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05-30常金玉朱永青

学理论·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路径选择改革

常金玉 朱永青

摘 要: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以文化原创性、文化特殊性、文化大众化的时代性为视角审视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尝试以“倡导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倡导建设‘官民协调发展的文化道路;倡导创新文化‘投入——生产——消费型文化发展机制”,来探究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及改革路径。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03-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研究我国目前“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势在必行,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不竭动力。另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中的内容之一,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系列改革协同完成改革任务的总思路,也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参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期内,及时梳理总结过去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并将其优化创新定位在新时期全社会“五位一体”建设的全局中,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为充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进而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机制。

当前,探究“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既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新形势的战略思考,又是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通常文化体制,意指一种文化管理制度,即文化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文化权限划分等方面的机制、制度安排、管理方式的总称。相对应文化体制改革,多指对现存的文化管理体制弊端所做的调整和革新,是实现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对原有文化体制大变革和大发展,二是与时俱进迎合时代发展形势,对文化领域凸显矛盾的大调整。本文主要是对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现状以及面临的新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试图对文化体制改革路径的抉择问题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一、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世界文化强国、大国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尚不发达,文化事业尚不完善,总体呈现出文化体制相对滞后的局面。我国文化体制虽几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有成效,推动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朝和谐道路前进,但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坚守着闭关自守的文化意识,尤其是全社会对文化建设关注度不够,最终致使文化改革长期呈若隐若现的态势,改革力度不够、进度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与具体实践难以同步而行。尽管我国对文化体制的改革工作可以追溯至1980年2月,全国文化局长会议初次提出要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尔后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2014年,文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均得到了提升和推进。如,中央财政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6.73亿元;全国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从业人员132.32万人;营业收入1 613.52亿元[2];但是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分,一切均按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运行,未能实现彻底的“事业型”向“市场型”转型,文化市场经营性地位不突出,行政权力干预越线,难以做大、做强、做活文化产业。此外,还存在文化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失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综上,无论从力度还是成效看,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无法媲美,改革过程中有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

二、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唯有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深入全面科学地改革文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才有可能立于世界文化强国之林。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沿着合乎规律、符合人类利益的方向运动的。诚然,当前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文化需求做出的,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开始高度重视是改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文化发展给予了相应关注,出台过相关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政策等,如党的十六大首次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做了全面部署和设计,要求“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融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元素,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自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各级文化部门立足文化体制机制的实际,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关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社会掀起了各种文化机制创新活动。可见,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普通民众都开始关注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这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改革的根本动力。毋庸讳言,任何领域的改革,都必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阻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国外文化思潮不可避免地对国内文化提出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整合传播至全球,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主动地给“所谓世界潮流的意识形态”[3]有力的回击,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此外,随着国家的富裕程度和个人财富的增长,人们物质资料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呈递减趋势,相反对精神资料的消费会呈现递增甚至是加速度式的增长。如今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迅速增长,由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对文化投入、消费等加大关注力度,使之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机遇和挑战亦如此。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经营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事业体制管理、财政经费划拨阶段和人事安排等政治主导性文化建设层面。难以使文化运行机制与文化自身建设协调发展。诸如,文化管理体制存在“文化决策的多层次化、文化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不够,过多注重文化事业的政治职能和意识形态属性……管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多数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管理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生产传播单位”[4]等诸多问题。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影响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文化的发展需要有自我发展空间,应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开发出自己的品牌文化产品,逐步改革原有的依靠“政府文件、领导重视”来建设文化的路子。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根本的途径在于创新。文化的创新受制度的制约,没有充分调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化成果缺乏创新,只是简单重复和盲目照搬照抄,创作脱离了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没有民族的文化精品,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不强。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是5 300亿,距离以上的理论需求(10 900亿元)有5 600亿元缺口。如果继续以目前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仅能达到29 460亿元,距离以上计算的理论需求(42 400亿)的缺口将达到12 940亿元”[5]。目前文化市场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消费水平低、潜力低、类型单一。从消费主体看,文化工作者(如学生、教师及其他人员)多是玩游戏、看电影等,很少参与其他实体文化消费;从消费区域看,消费资源严重失衡,如城市文化市场供给资源丰富多样,有大型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展览厅等,而农村文化资源短缺,文化设施不健全,相应的文化消费品匮乏。

(三)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确保主流文化的发展。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改革过程中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始终加强和完善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权,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制度保障,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各种腐朽文化传播。

2.坚持文化创作创新与文化发展理念更新相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文化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创作急需创新,应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文化的发展理念也应随之更新,冲破旧的思想观念束缚,及时汲取文化发展实践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做法,鼓励首创精神,因时制宜,不断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真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大繁荣局面,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3.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问题,既要强调改革的整体性成效,又要兼顾各方的改革能力,绝不能搞一刀切。就当代国情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因此文化体制改革应依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进行,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原则,先在经济较发达、改革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验试点,再根据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后从整体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进步,实现质的飞跃。

三、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建议及思考

新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体制,无论对党的执政理念,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继承,都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以便顺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

(一)更新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文化体系

我国长期以来文化建设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因素,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属性,没有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文化发展具有多重属性这一本质规律。原有的文化体制是党执政初期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而当前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八大报告分析了新时期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并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无疑说明了党的建设目标任务、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新的转变,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完善。同理,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契机进行文化机制体制改革是时代的必然。从传统的文化体制中解放出来,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主体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元文化体制,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格局,充满活力。这样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使其他优秀文化得以发展,同时凸显了文化的多重色彩、多重声音、多种选择,真正体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建设“官民和谐发展”的文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如何领导文化建设,人民选择何种文化?这是关乎国家发展所亟须回答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几乎都在计划经济的指挥棒下运行,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无论是党的文化执政理念还是党的文化执政能力都与计划经济体制密不可分,“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立之初的文化建设路线的选择与文化制度的选择”[6]。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当时的文化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阻碍文化健康发展。“以往的文化发展之事,都是由政府主导或包办,很大程度上的确把握了社会的舆论方向,保证了党的文化领导权、政府的文化管理权,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往往呈现出文化发展形式单一,原创性文化产品匮乏,文化运行管理方式僵化,文化市场失灵等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的态势”。毋庸置疑,要打破旧的文化体制藩篱,须改变原有文化行政部门“一言堂”式的文化管理建设观念,逐渐转变成国家文化行政部门为文化“领头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文化新机制,形成文化宣传教育功能、文化娱乐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社会实用功能等多功能并举的文化新机制。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社会、个人共同之事。所以构建“官民和谐发展”的文化机制,既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梦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财富的追求。

(三)创新“投入—生产—消费”型文化发展机制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主张建设“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并强调文化源于群众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化建设机制不断发现、创新、与时俱进,对原有的文化建设路径不断进行反思。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利弊,坚持创新的过程。我国原有的文化建设事业对管理和宣传较为重视,却对文化的投资、生产和消费关注不足,出现了“文化事业相对落后、文化产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同时文化产业的投入、生产、消费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因此必须改革体制,加大文化投入、生产、消费的引导创新机制,振兴文化市场。一是创新文化产品。艺术源于生活,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现实化、生活化,鼓励文化产品的原创性,有利于推动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二是创新文化投资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投资不均衡。尽管近年来有所增长,但总体上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明显偏低,中西部地区远低于东部地区。如“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583.4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38%,人均占有42.65元”“2014年,东部地区占41.6%,中西部地区分别占22.9%、29.3%”[2]。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和保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文化资源科学化配置机制、加快制度建设等多种措施完善文化投资机制。三是创新文化消费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深入化和经济社会时代化的趋势,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长,自身文化权益享有意识逐渐增强,文化消费能力提升。尽管国家文化投资有所增长,但因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市场不活、现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不平衡,市场消费疲软。如“2014年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58册,远远低于国际图书联合会人均1.5—2.5册的标准。全国文化部门组织政府采购的公益演出10.58万场,观众9 893.36万人次。流动舞台车演出10.62万场次,观众9 900.64万人次。各级剧团农村演出场次114.04万场,人均每年观看演出不到半场。”[2]因此,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搞活文化市场、供给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品,使人民群众有能力消费、愿意消费,这样才能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外,培养、重视文化人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焦点。人才问题,自古以来就关系到社会盛衰、国家强弱、民族兴亡。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核心环节,人才乃文化产业发展繁荣之本,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切实贯彻人才兴文战略。凡是要改革(文化体制),都要有利于稳定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重视人才,有利于发挥优秀人才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为重要的是国家、社会要为他们提供较为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相对自由的文化创作氛围。国家要努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艺术创作人才、新闻采编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科技人才等,着力加强国际、国内人才交流,引进一批优秀产业人才和领军人物,同时注重广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重视,建立“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人才机制。“文化强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是一一对应的,文化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支撑,人才的培养需要文化为基础,无论是文化的进步,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任何时期人才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积极扶持和表彰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7]。优秀文化的挖掘和传播,需积极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文化环境。

总之,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现阶段的问题,并且要预期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准确地、实事求是地结合国际文化发展形势和国内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路径及长效改革机制,以期能够使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全面的实质性进展。逐步构建起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形成“官民协调发展”的文化机制;文化投入、生产、消费机制得以发展创新,覆盖更广泛的文化服务者和消费者;真正让文化人才在文化繁荣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价值。我们相信不断认真总结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周全华.新时期30年文化体制改革述略[J].桂海论丛,2011,27(2):1.

[2]文化部财务司.2014年度文化部部门决算[EB/OL].[2015-

07-17].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507/t2015071

7_30402.html.

[3]房宁.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J].复旦政治学评论,2006(00).

[4]陶彦霓.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新[J].云南社会科学,2004(4):122.

[5]尚婷.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D].吉林:吉林大学,2005.

[6]胡惠林.论文化体制改革[J].开发研究,2005(4):6.

[7]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