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闲话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之收藏
2016-05-30陈海波
陈海波
近年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在市场中的频频露面和出彩表现,许多人开始重视和认可这个厚积而薄发的板块。
“这是不是一个值得收藏和投资的板块?”有不少人这么问。从我自身以往的经验来看,投资效益无疑是可观的。譬如2011年我在匡时713万拍下王步的青花嬉禽图笔洗之后的一小时便接到愿意加价50万电话,更有甚者半年后寻上门来愿意加价500万,只是我实在珍惜这件作品始终不愿出手。又譬如再早一些,2002-2004年间我以2000元左右的价格收藏了一批李一新老师的作品,到2013年末北京一家艺术品公司以单件5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二件作品,算一算投资收益,10年时间从2000元到50万,其间的增长倍率是可观的。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能成为我鼓励大家也走进来的一个原因。因为,收藏始终要以兴趣为主,当你喜欢一件艺术品,再来考虑收藏和投资才更加正确和理性。但我十分推荐大家去了解它,先去了解陶瓷在近现代的种种发展和成就,然后再评判它、考虑它是不是合自己的眼缘。总之,它是征服了我。
我对当代艺术陶瓷的了解是从人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和众多“厚古薄今”的“传统”藏家一样,仅仅痴迷于古瓷。但是自从1995年开始,在陆续认识王锡良老师、周国桢教授等艺术家之后,我对于中国近现代陶瓷艺术的认识也彻底地改变。那时,以他们为首的一批实力老中青艺术家给我的收藏观念和对当代艺术陶瓷的理解带来新的养分。
当年,时代和市场都还未给这些艺术家和作品过多的重视,但在景德镇大大小小的瓷厂和作坊里,不管是寒天冻地、还是盛夏酷暑,许多艺术家始终心甘情愿、平心静气地提笔创作和创新。当时传统派还占环境的大部分,老艺人领着徒弟们,一杯茶、一支笔、一画就是一整天,不匆不忙,画得认真且精细。学院派的新风也在那时小荷露尖角,生机勃勃。周国桢、施予人、姚永康教授等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学院派的开山鼻祖把美术专业、当代思维的种子植入景德镇这片陶瓷圣地的土壤。一开始,他们并不全都走得一帆风顺,譬如周国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外来的“叛逆者”,然而他和相同志向的一群艺术家在质疑声中执着留守,从此为中国陶瓷的历史开创出新的局面。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闫国桢教授已经迈入80多岁,他还对艺术保持着满腔激情,更是先后一口答应随我去北极、冰岛、英国见证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走出去”,在众多国外媒体的镜头前他自豪地讲解、在众多的博物馆里他又潜心观赏、提问和学习,甚至如今他还能拿着写生板在动物园里画上一下午。正是和这样的艺术家相处,让我对当代艺术陶瓷的喜爱愈发深切,也让我更深入地体会作品上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釉色的用心,并被它们打动。
2008年,我为嘉德拍卖圈定了第一场中国当代艺术陶瓷专场的大名单,尔后的几年国内的各大拍卖行纷纷意识到这匹黑马的存在、积极加入。这些年,我也组织了不少大型的展览和以当代瓷为主体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就是希望能将中国当代的艺术陶瓷更好展现给更多人。
不过,正如很多报道中所“用力”批评过的一样,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浮躁而不和谐的音符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包括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秩序的不健全也造成了当代艺术陶瓷在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坎”。有人说,这两年的陶瓷市场在回落、之前的不少泡沫纷纷破碎。确实如此,但这样的调整期在我看来却来得很是时候,甚至是必要。这种平静更多是在释放理性信息。观察2015年春拍发现,作品成交价接近市场预期。大量中青年实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3万-6万元的正常价格区间内,而早期某些被炒作艺术家的作品不再出现上百万元的高价,有的流拍,有的仅以往年价格的一半成交。可是一旦好作品面世,还是能受到市场和买家的肯定和追捧,譬如民国青花大王王步所做的青花粉彩九桃莱菔瓶以851万元成交,大受瞩目。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整体已经迎来一个富有冲击和挑战的时代。艺术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己,藏家和投资人的眼光也越来越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更多充满艺术能量的陶瓷作品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而艺术品的爱好者也有机会能进行合理的收藏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