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要分清古人的出生地与祖籍
2016-05-30肖忠纯
肖忠纯
摘 要 现今在历史教学中,容易混淆古人的出生地与祖籍。如两唐书记载安禄山、李光弼为“营州柳城(治今辽宁朝阳)人”,因此认为二人出生地在朝阳。根据文献考证,朝阳只是其祖籍所在地。总之,古史记载人物多言其祖籍与郡望,很少指明其出生地。
关键词 出生地 祖籍 安禄山 李光弼 营州柳城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4.066
Abstract Today in history teaching, easily confused ancient birthplace and ancestral home. As two of the Tang dynasty recorded An Lushan, Li Guangbi as "Yingzhou Liucheng (imabari Chaoyang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people", so that two people born in Chaoyang. According to textual research, Chaoyang is the ancestral home. In a word, ancient history records many words its ancestral character and location, rarely specify its birthplace.
Key words birthplace; ancestral home; An Lushan; Li Guangbi; Yingzhou Liucheng
現今社会对于历史人物的故里非常重视,经常出现数地共争一人的现象,因此分清古人的出生地与祖籍是有必要的。安禄山、李光弼是唐代历史名人,两唐书记载二人为“营州柳城人”,营州柳城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因此网络上流行二人出生地在朝阳的说法。但根据文献考证二人的出身与经历,发现许多疑点,有必要就此问题予以澄清。否则以讹传讹,流毒非浅。
1 安禄山出生地献疑
安禄山(703-757),唐玄宗时期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了重大影响,其出生地可以通过他的成长经历进行分析。
据《新唐书》卷225上《安禄山传》:“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安禄山的父亲是康姓胡人,据姓氏来看可能是中亚“昭武诸国”中的康国人,现今也可以笼统地称之为粟特人。而其母阿史德则为突厥巫师,以占卜为业。相传她一直没有怀孕,“祷子于轧荦山,虏所谓斗战神者。既而妊。……母以神所命,遂字轧荦山。”①《资治通鉴》称其“初名阿荦山”,②此名读音与安禄山三字极其相近,应有沿袭关系。
安禄山出生时的经历可以说非常惊险,《新唐书·安禄山传》载:“及生,有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望气者言其祥。范阳节度使张仁愿遣搜庐帐,欲尽杀之,匿而免。”唐代姚汝能所撰《安禄山事迹》卷上记载:“是夜赤光傍照,群兽四鸣,望气者见妖星芒炽落其穹庐。时张韩公使人搜其庐,不获,长幼并杀之。禄山为人藏匿,得免。”出生时的怪异征兆现今看来过于玄虚,但范阳节度使派人搜查并大肆杀戮之事还是可信的。
关于安禄山的出生年代,可以进行推算。《安禄山事迹》卷下记载:“(禄山)至德二年(757)丁酉正月被杀,……年五十五。”公元757年往上推算55年是公元702年,但古人年龄习惯上以虚岁计算,故安禄山应于公元703年出生,时为武则天长安三年。
安禄山的出生日期也有明确记载,他与史思明是同乡,而且生日只差一天。《旧唐书·史思明传》记载:“史思明,本名窣于,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与安禄山同乡里,先禄山一日生,思明除日(除夕)生,禄山岁日(初一)生。”③
至于安禄山的出生地点,两唐书及《资治通鉴》都称其为营州柳城(今朝阳)人。看来似乎出生于柳城,其实大可商榷。实际上,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1)安禄山出生时,范阳节度使张仁愿曾经派人搜查部落并大肆杀戮。唐代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安禄山出生地点靠近范阳,而不能是地隔千里的营州柳城。
(2)安禄山与史思明是同乡,而史思明是宁夷州的突厥人,与今朝阳无关。宁夷州的地理位置现今难以考证,但绝非营州柳城,估计地近于范阳(今北京)。
(3)安禄山的童年与少年时期的经历与营州柳城也没有任何联系。安禄山的父亲死得早,他从小随母亲在突厥部族生活,大约十岁左右迁居山西岚州并改姓为安。《旧唐书·安禄山传》载:“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约713年),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道买次男贞节为岚州(今山西岚县北)别驾,收获之。年十余岁,以与其兄及延偃相携而出,感愧之,约与思顺等并为兄弟,冒姓为安。”即安禄山继父为安延偃,因突厥部落破败,开元初携其投奔时任岚州别驾的安贞节。安禄山与安贞节、安思顺等人约为兄弟,并改姓为安。安禄山“年十余岁”,辗转来到山西岚州,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光。
因此,虽然安禄山与今朝阳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有理由认为其出生地不在今朝阳市,只是由于史料所限,具体地点待考。那么,两唐书称安禄山为营州柳城人的说法应该理解为安禄山祖籍柳城,即其父辈曾经居住于柳城。
2 李光弼出生地考
李光弼(708-764)是与郭子仪并称的唐代中兴名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其出生地可以通过其家世与籍贯进行分析。
《新唐书》卷136《李光弼传》载:“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可知李光弼是契丹贵族之后,祖上赐姓为李,其父李楷洛为契丹部落首领,到武则天时期由营州柳城入朝居官。
《全唐文》卷422所载唐代杨炎撰写的《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和《唐赠范阳大都督忠烈公李公神道碑铭并序》二碑,关于李光弼之父李楷洛事迹的记述比较清楚。李楷洛曾参与松漠都督李尽忠于万岁通天中(696)发动的营州叛乱,叛乱被基本平定之后,久视中(700),武则天“有命招谕,楷洛遂于是岁以控弦之士七百骑“解甲来朝”,授玉钤卫将军。其后,在武则天晚年至唐玄宗开元年间,累次遗出征讨,北击后突厥、靺鞨、契丹、奚等,西御吐蕃,授云麾将军。天宝元年(742)“薨于怀远县(今宁夏银川市)之师次,春秋六十七”,肃宗朝 “谥日忠烈,赠司空、范阳大都督”。
必须提到的是,李楷洛入朝后,在契丹又冒出了个姓名为“李楷洛(落、雒)”的酋长,二者并非一人。《新唐书》卷219《契丹传》记载,天宝四载,松漠都督李怀秀“杀公主叛去”,玄宗“更封其酋楷落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此李楷落出自契丹大贺氏王室,属于在蕃蕃将,与入朝蕃将李楷洛只是姓名读音相同,二者不可混为一谈。④李光弼不是松漠都督李楷落之子,而且松漠都督府管辖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通辽一带(即今西拉木伦河及其支流老哈河流域)与營州柳城距离亦较远。
至于李光弼的生母,《全唐文》卷342《李光弼碑》记载:
初,天后(武则天)万岁(通天)中,大将军燕国公武楷固为国大将,威振北陲,有女曰今韩国太夫人,才淑冠族,尝鉴之曰:“尔后必生公侯之子。”因择蓟公(李楷洛)配焉,后果生公。
据此,是光弼之母为武楷固之女武氏也。那么,武楷固为何许人物呢?《旧唐书·狄仁杰传》介绍说:“圣历三年(700)六月,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余众,擒之,献俘于含枢殿。则天大悦,特赐楷固姓武氏。楷固、务整,并契丹李尽忠之别帅也。初,尽忠之作乱,楷固等率兵以陷官军,后兵败来降,有司断以极法,仁杰议以为楷固等并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节,又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制并从之。”可知武楷固本为李楷固,武则天时期赐姓武氏。可想而知,唐中宗复位后,又改回李姓。李楷固为李光弼的外祖父,故《旧唐书·李光弼传》谓:“母李氏,……以子贵,封韩国太夫人。”
李楷固先降于武周,其后公元700年李楷洛亦解甲来朝。又数年后,李光弼出生。《全唐文》卷342《李光弼碑》云:“公即蓟国公之第四子也。”《旧唐书》卷110《李光弼传》记:“广德二年(764)七月,薨于徐州,时年五十七。”据此推算李光弼应生于公元708年。此时李楷洛已经举家迁到长安约八年矣,因此李光弼出生地可能在长安,而不可能在营州柳城。两唐书的《李光弼传》皆言其为“营州柳城人”,实际上是指其祖籍为营州柳城。
3 出生地、居住地、祖籍与郡望
历史上不少人的出生地、长期居住地与祖辈的籍贯地并不一致,古代文献记叙人物多言其祖籍。两唐书记载安禄山、李光弼为“营州柳城人”,柳城只是其祖籍所在地。两唐书中类似的记载很多,如李商隐生于今郑州荥阳,《旧唐书·李商隐传》称其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沁阳为其祖籍。白居易祖父居家河南新郑,他出生在新郑,死后葬于洛阳。《旧唐书·白居易传》称其为“太原人”,即其祖籍山西太原。后代文献亦如此记载,如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其五世以上居于中山博野,高祖程羽移居开封,父程垧迁居洛阳,二人皆出生在湖北黄陂,死后葬于伊川。《宋史·程颢传》记载“程颢,字伯淳,世据中山”,即言其祖籍,而不是出生地。
而且,史上不乏以“郡望代籍贯”的现象,容易引发一些历史名人籍里纠纷。2009年版《辞海》解释"郡望"云:“意为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魏晋至隋唐时期很多人在述及自己家世时常用郡望,甚至仅讲郡望而不提实际籍贯。如刘禹锡为洛阳人,但他自称中山人,因中山为其郡望。《旧唐书》称他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有学者指出“彭城是刘姓的郡望,《旧唐书》盖误以彭城为刘禹锡的郡望。”⑤韩愈为今河南孟州(一说修武)人,《旧唐书·韩愈传》称“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昌黎为其郡望,而非指其出生地。
中国古代重视籍贯与郡望,因此大部分古代文献记叙人物时习惯于记其籍贯与郡望,而出生地则要具体分析了。在现今社会,人们如果对之考察不清,很可能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出生地,从而发生错误,甚至引发争议。
基金项目:2015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隋唐至明清时期大凌河流域移民与城市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15BZS003)
注释
① 新唐书(卷225上).安禄山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6411.
② 资治通鉴(卷214).唐纪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2:6816.
③ 旧唐书(卷200上).史思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376.
④ 马驰.李光弼生父生母考[J].唐史论丛,1995(6).
⑤ 辛志贤.古人籍贯今介考辨——中国人名人辞典(历史人物卷)札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