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6-05-30王晋岚

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暗物质高能悟空

王晋岚

[本刊讯]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进入到全面探索阶段。12月24日,“悟空”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经过2个月的在轨测试和标定后,“悟空”将进入在轨运行阶段,开始为期2年的巡天观测和1年的定向观测。“悟空”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并成为首发星。“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暗物质是当前基础物理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其概念起始于1930年代,为了解释后发星系团(Coma Clus-ter)中边缘星系旋转速度的奇异,天文学家兹威基(F.Zwicky)引入了“暗物质”的概念。近些年的天文观测为暗物质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些观测包括引力透镜效应测定的星系团中的物质分布,星系红移巡天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观测,欧洲空间局(EuropeanSpace Agency,ESA)的普朗克卫星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等。根据2013年普朗克卫星的测量结果,当今宇宙的组分包括4.9%的普通物质,26.8%的暗物质以及68.3%的暗能量。换言之,暗物质总质量是普通物质总质量的5倍多。

关于暗物质的构成,目前有众多理论模型,主流观点是暗物质主要由一类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粒子组成,这类粒子被称作“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WIMP)。WIMP与普通物质的作用非常微弱,所以虽然数量巨大,但从未被观测到过,除引力相互作用外,其只参与弱相互作用(或其他未知的强度不大于弱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形式)。对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将会加深我们对物质的微观组成以及宇宙起源、演化的理解,并可能带来基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目前世界上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实验主要有三种:地下低温或惰性液体探测器的直接探测,如我国锦屏山地下实验的PandaX和CDMX项目;通过探测宇宙中γ射线、高能反物质粒子等的反常现象而间接实现对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如美国费米γ射线太空望远镜(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FGST),意大利PAMELA空间计划,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等;利用大型对撞机制造、探测暗物质粒子,如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

“悟空”是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属于上述第二种探测实验。探测卫星拥有4个子探测器: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以及中子探测器,它们联合工作可以测量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以及电荷,并且可以对粒子的种类进行鉴别。实验工程的总体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卫星系统由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负责研制;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整体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参与研制;地面支撑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负责,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等单位参加;科学应用系统的研发、建设、运行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对高能电子和γ射线进行空间高分辨率、宽波段的观测,以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对太电子伏(TeV)能量以上的高能电子及重核进行观测,研究宇宙射线物理;精确测量高能γ射线能谱,开展γ射线天文研究。

猜你喜欢

暗物质高能悟空
前方高能!战机怼睑
清代悟空戏考述
“帅”悟空来也
搞笑秀
暗能量VS暗物质(下)
“悟空”之道
什么是暗物质
《高能少年团》少年 未来可期
什么是暗物质
悟空已被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