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科学精神 播撒科学种子

2016-05-30潘友星段韬

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潘友星 段韬

整整一百年前,1916年1月,本刊2卷1期在首篇文章位置,刊出了《科学精神论》一文,作者是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去年,本刊67卷6期又加注重新发表。

本刊前辈首论“科学精神”

这篇文章创用了“科学精神”这一中文词汇,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自任鸿隽首次使用以来,“科学精神”一词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今天已成常用词汇,具有了丰富的含义。

什么是科学精神?本刊前辈作者多有精到的论述。

在《科学精神论》中,任鸿隽一言中的地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他还指出,科学精神是“学人性理中事,非摹拟仿效所能为功”,而且“舍此而言科学,是拔本而求木之茂,塞源而冀泉之流”。也就是说,他认为不能舍却这个“求真理”的“学人性理中事”来谈“科学”,舍却了便无“科学”的“木之茂”和“泉之流”。

1922年,本刊7卷9期,梁启超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也有点睛之笔:“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

1935年,本刊19卷11期,竺可桢在《利害与是非》中指出:“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1939年2月,他把“求是”定为浙江大学的“校训”,并解释道:“何谓求是?英文是Faith of Truth。”可见,“求是”是“求真”的另一种说法。

这些对“科学”和“科学精神”以及两者关系的概括,都抓住了本质,触及核心。

看待“科学”,人们容易见其“成果”,而忽视其“精神”。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科学的成果到处可见,倘若只在意这些物化成果或知识成果,而无心了解其中的科学精神,恰如只在乎科学的躯壳,而无视其活的灵魂。

国人认识科学本质和灵魂的沉重步履

回溯历史,我们中国人认识“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步履沉重。

近代科学在西方诞生不久,即随西方传教士的“知识传教”东渐而来,在与国人的“实学思潮”交会的近两百年中,国人是以传统的术语和“西学中源”的立场,来俯视这些东来的“西学”的,科举考试仍然以四书五经为主,一些经世治国必需的科学知识却乏人知晓。

19世纪,欧洲进入“科学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宇宙的整个观念改变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科学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开始显现,欧洲出现了一批世界强国。列强用科学的成果——坚船利炮来敲中国的大门,国人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不敢再俯视“西学”,转而欲“取西人制造之长”,“中体西用”地办洋务,来买科学的成果。结果甲午惨败,洋务告终。面对国耻,国人又急切地“求知识于域外”,开始关注科学的理论成果——知识。随着科举废。新学起,国人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然而受传统的影响,多将科学视为分科之学,归于“技”“艺”之流,日心说、进化论、元素周期律等科学的核心思想和观念未得普遍理解。至于那些让国人震惊的“技”“艺”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用视科学为“奇技淫巧”的“政本艺末”观念,是始终无法弄明白的。

到了20世纪初年,才有严复等对“政本艺末”论提出批判,指出科学不是“末”而是“本”,发出了呼唤重新定位“科学”的罕稀先声。直到1915年,《科学》杂志与《青年杂志》(次年改名《新青年》)先后创刊,新文化运动兴起,才有了任鸿隽等先行者关于“科学”和“科学精神”本质的深刻见解,国人才开始把近代科学看作一个整体,当作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来认识,来传播,进而来建制化。正是有了这样一种飞跃,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才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求真思维方式是科学精神的内核

这步履沉重的历程告诉我们,认识“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得到具有活的灵魂的科学,也决非简单地“摹拟仿效所能为功”。

这是因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乃是“学人性理中事”。无论是通过学习实践获得人类已有的“有系统之真知识”,还是通过探索实践获得人类本来未知的新的“有系统之真知识”,都离不开“学人性理中事”,都要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所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其实就是“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思维活动方式,即“求真”或“求是”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科学精神的内核。

其实,“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这个“学人性理中事”,做的就是产生知识,创新知识的事。这种事就是科学探索的社会实践,通常由科学家来做。“社会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精神参与其中的物质性的活动。”在科学探索这一社会实践中,更有极为活跃、丰富的精神活动参与。科学家在这种社会实践中,“激扬求是之心”,形成了产生“系统之真知识”的思维方式,即“科学中的思维方式”(the way of thinking in science)。这种科学探索者实现知识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活动的结果,又可以“引发致用之理”,通过原始创新,引领社会、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科学在世界范围成功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科学活动不是在文化真空中进行的,人的头脑也不是彼此隔绝的。随着科学活动的成果——知识的和物化的成果,在社会上日益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科学中的思维方式”这个“学人性理中事”,必然会向社会上扩展,进入人们的头脑,改造人们的思想。其集中体现就是在社会上形成“思维的科学方式”(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社会生活中,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在面对和处理涉及求知求真问题的时候,就需要运用“思维的科学方式”来思考。它常常能给出优化的,甚而是创新的答案。人们在人生旅途上,总要寻求发展,也总会遇到困难,这当中一定存在着求知求真的问题。所以,不是科学家的社会公众也需要运用“思维的科学方式”来面对人生,需要具备这种思维能力来求得发展,解决困难。

“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科学方式”,两者的思维主体虽然不同(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社会公众),但两者中都贯穿着“科学精神”,或者说都贯穿着“科学思维方式”(the way of scientific thinking)。“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中的思维方式”经过一个向“思维的科学方式”转换的过程,才在完整意义上确立的。科学思维方式源于产生知识、创新知识的社会实践,自然富含创新的元素。科技人员可以用它在自己的活动空间中进行科技创新,社会公众也可以用它在自己的活动空间中创业、创新。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而参与创新实践的精神活动又需要可持续的创新文化来孕育。“思维方式乃是构成一个文化体系最深层、最关键的因素”,富含创新元素的科学思维方式,应该是现代创新文化“最深层、最关键的因素”。营造现代创新文化,应该抓住这个最关键的因素,做好弘扬科学精神这件事。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维方式,是一项播撒科学种子、创新种子的基础性工作。虽然接受了科学精神的感染、科学思维方式的熏陶,不等于自然有创新成果,还要经受创新实践的锤炼;但可断言,违反科学精神,缺失科学思维方式,必然难有健康的创新文化。

复刊后的努力与愿景

本刊初创之时便立下了“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帜志,前辈编者还为之贯注了“弘扬科学精神”的灵魂。1985年复刊以后,新一代编者仍秉承帜志,继承精神,并随着对“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方式”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加强了阐释“科学思维方式”的工作。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这件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的工作,本刊近几年来,陆续向有专门研究的学者,组织了一批专题文章。

这些文章中,有的讨论了思维方式的本质和特征,指出“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更多的则讨论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内涵,它的结构、生成、历史背景以及本体论预设等等。

在阐述科学思维方式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科学对‘思维的科学方式的塑造,主要是科学的前提、方法和概念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扩散,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实现:(1)科学知识建构了一幅世界图景,为人们把握经验世界提供了精确的概念工具;科学知识所暗含的本体论预设成为人们对自然的基本看法。(2)科学知识被看作是唯一有效的知识,科学的认识模式成了其他认识活动的典范;力图达到‘科学的认识活动争相仿效科学方法。(3)科学的价值和合理性标准成为理论‘科学性,的基本判据。”

在历史上,“科学”对“思维的科学方式”的塑造过程,也就是“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向“思维的科学方式”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科学在社会上的传播普及来实现的。既然这个社会普及过程存在三条途径,而且“观念、知识、方法、情感与意志、语言和思维习惯等要素,是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构成所必具备的,它们在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那么在科学思维方式发展成熟的今天,做好传播“科学思维方式”,播撒科学种子的社会普及工作,就有迹可循了。

人的思维离不开知识,知识当然越多越好。然而,人生有限,知识却无法穷尽。相对于知识的多寡,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结构,“知识结构从思维的总体规模、性质和功能指向、反映世界的深度以及思维能力的强弱等方面制约并规定着思维方式,构成了思维方式的基础。”因此,传播科学知识的时候,需要留意公众的基本知识结构状况,在有利于现代公民基本科学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更新上下功夫。

“科学世界图景在具体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这一点不管是对普通人还是对科学家都是一样的”,而随着科学视野的扩展和研究前沿的推进,科学世界图景也在丰富或改变。科学世界图景是由科学知识建构的,因此“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应留意描绘好科学世界图景的最新疆界。

“用概念思考是人类理性的普遍性特征”嗣,而“主体正是按照自己已有的概念框架——认知结构来把握客观事物、现象的”。设法把以探索为核心的“科学”概念、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概念,以及“空间”“时间”“变化”“守恒”等一系列通用的基本科学概念说明白,应该是培植科学理性思维的一项基本工作。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有预设的。科学的本体论(ontology)预设,就是作为科学认识活动前提和起点的关于实在(reality)的观念,它们构成了科学思维方式的观念成分”,“它们为科学认识活动提供基本的解释模型和概念框架,这些方面同样也影响了日常的认识活动”。例如,齐一性原理排斥奇迹,就将科学与巫术划清了界线:实体原理则意味着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万物寂灭:而因果性原理认为变化是有原因的,它与齐一性原理结合起来就意味着世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样科学定律和理论的建立就有了根据。“本体论预设”是个“冷”字眼,又暗含在各门科学知识之中,要说清楚它们的内涵及其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实非易事。然而这却是理解科学思维方式的关键。设法在阐释各种科学知识的作品中,让读者意识到这些暗含的预设,并让它们变成读者看待自然的基本观念,确实是一件有难度的科普工作。

“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操作层面的工具性要素”,“也是思维方式中最具革命性、变动性的要素”,它能促使主体开拓思维,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学会科学方法,才能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近代科学确立过程中常用到一些基本的思想工具,这其中主要的是实验、数学和分析”,“科学方法还包括理论评价的准则”,“通过理性证明和经验检验,是科学理论的基本价值规范”。用历史或现代的素材,解说科学家怎样进行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数学建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理性假说和经验证明,是传播普及科学方法的一种经常有效的形式,值得坚持。

科学知识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从“私人”阶段到“公众”阶段的转化过程,这“是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化互动批判过程,其结果是尽可能消除知识中的主体因素,实现知识的客观化和系统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个过程才使科学研究活动成为科学的”。在这个系统化、客观化的互动过程中,关于知识的准确表述、知识交流的规则,以及知识被接受或被公认的标准,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规范。这些规范也值得社会公众在涉及求真的认知、表达和交流的行为中借鉴。介绍这些规范不应成为科普工作的盲点,特别是在表达和语言上,科普媒体本身就应为这种借鉴做出示范。

情感和意志虽为非理性因素,却是理性的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它不仅“从宏观、整体上调节着思维活动的程序和路线。更为重要的是,情感能够将构成思维方式的其他要素有机地‘粘连成一个统一体”。在人类的科学探索道路上,留下了许多显现探索者们旺盛的求知欲、求真的责任心、敢于质疑、服从真理的情怀等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情感因素的生动事例。用这些生动的事例感染读者,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科学的情感和意志,把科学知识、科学世界图景、基本自然观念、科学方法和评价准则等要素有机地联成一个科学思维的统一体。

人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有依据常识“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常识是宝贵的,违背了,轻则遭人白眼,重则闹出天怒人怨的事来。值得注意的是,“常识和科学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常识基本上是囿于直接的经验,它对经验本身不加辨别和思考:常识本身是非批判的,它对知识的信任来源于知识的经验效用,对知识的理由不感兴趣”。科学的普及传播工作常常需要做常识化的表达,而常识的非解释性和非批判性又会给伪科学的谬种流传保留土壤,所以“常识和科学作为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区分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为了铲除伪科学谬种流传的土壤,需要通过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认真地把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分变成常识,让科学思维的解释性(系统性)和批判性成为更多人的思维习惯。

2001年,一位中国科学社史的研究者满怀感情地希望本刊:“作为弘扬科学精神的一面旗帜,在20世纪中国的史页上,记载着《科学》的光荣。在刚刚迈进新世纪的门坎时,祝愿《科学》在新的征程中,把科学精神的旗帜举得更高!”

十多年过去了,本刊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的工作没有停,探求也没有停。在纪念《科学精神论》发表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相信,研究“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向“思维的科学方式”转换的社会普及规律,孜孜不倦地“激扬求是之心,引发致用之理”,总可以实现以下的愿景——

科学知识暗含的本体论预设,成为更多国人对自然的基本看法;科学知识建构的科学世界图景,成为更多国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包括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概念和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概念,成为更多国人把握现实世界的可靠概念工具;科学的认识模式和科学方法,能为更多国人借鉴和仿效;科学的价值观和合理性标准,成为更多国人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判据;科学的伦理和道德规范,得到包括科学界在内的全社会的更多共识和遵循:科学思维方式成为更多国人求知求真的思维习惯,它与常识、哲学等其他思维方式的区别,成为更多国人的常识。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蜗牛看牙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拿出精神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