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相国 放眼世界
2016-05-30刘嘉捷
刘嘉捷
今天是纪念我父诞辰一百年,也是学术研讨会。我们安波子女中只有一个算是半路出家参加音乐工作的。今天我代表讲话主要是介绍安波生活中父亲形象。
安波生长在胶东牟平,童年时曾因避险到过当地的教堂,因此对宗教音乐不陌生,也就是说对西方以十二平均律派生出的和声体系有着童年的深刻记忆。
同时当地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一直联系很密切。后来据我们了解,我奶奶会唱民歌,我二大妈年轻时就爱唱平剧(当时当地叫法,是京剧)还登台表演,我父亲还老管人家这爱好,差点闹出人命来,胶东秧歌也是全国三大名派之一。
我爷带着我三个伯父去东北、海参崴、韩国等地打工,经商。他就和嫂子们和我姑一起度过少年时期。因此传统文化气氛对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学期间,有一密友林浩(尹硅章)可说是我父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他也是牟平人。我看过我父自传,他们地下党在济南、曲阜、费县活动时都与其保持联系。我父读的一直是师范。到费县以教员名义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时,也教国文和音乐。因此他对中国以五声为系统的民族音乐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尤其他自认为的特长是对子写得好,就是对音韵掌握的熟练,这对于他以后写歌词和作曲的音乐形象树立和扩展都有很大的支持。我记得在60年代初,毛主席诗词贺卡书签刚发行。长条的,他给我买了一套十二首诗让我背下来。他读蝶恋花中的——泪飞化作倾盆雨。雨念乳。读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念绥。反复跟我说,过去诗词不像现在这样读音。可能想激起我这方面的爱好吧,他能像电影里早年私塾先生那样读古诗词,我当时觉得很可笑。实际上这是他古文的功底。
在器乐方面,我听到他能演奏的有几种,首推大三弦。弹奏激越,能弹很多他熟悉的曲牌和革命历史歌曲,这与他经历过程中常用有关。在住辽艺时期家中有个大三弦来着。后来没啦。
我觉得他的三弦弹得很专业,比我见过的业余的都强。指法类似琵琶,轮指很熟练的,左手把位音也准。另外是筝,家中有俩,有一个好的他最爱,他逝后捐给学院啦。他能弹古曲和上世纪60年代沈音灌塑胶唱片的《鱼舟唱晚》等现代曲目。压指滑音,挑和弦,轮指弹像竖琴一样的华彩。尤其韵味十足,对能弹出古琴一样的意境,颇为自我欣赏,陶醉其中。奏完还大喘气半天,我指的是他还意犹未尽。二胡也能拉,不过拉旋律,味道正,风格还行,现代曲目他拉不了,原因是他的左手指法像拉京胡、京二胡一样的老式曲种的压指法触弦。我家有个二手的德国汉堡钢琴,五十年代中期买的。平时他很少有时间练琴,在创作歌剧《草原烽火》和歌曲时见他弹过,跑不起来,就能弹旋律和自选的左手和弦。我看是为了校对音程,调式选择和转调乃至歌剧复调创作之用。且弹奏起来音色不讲究,但他创作时激情高涨,很认真投入,绝没些许花架子。他常为行政事务繁忙而不能存时间上有更多的投入。以在音乐上再有所作为和享受而苦恼。他的歌唱水平不敢恭维,带有浓重鼻音且带胶东口音,不符合头腔共鸣的要求。带点戏曲的头腔共鸣。但唱起来感情丰富,轻重缓急、节奏感是很清晰的。他会用不同节奏,反复比较来挑选最佳效果。我觉得他那么忙的一个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记得60年代初,他写《睡过一夜是早晨》歌曲时的样子,是配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写完了自己唱,豪情满怀。我觉得他那代人真正是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他对于美的追求,目标是代表中国人的英气、豪迈,尽管有时带有土腥味道,而不是风花雪月、悲慽卿卿的私下抒发拿到桌面上展示。当然他对古曲中的大气磅礴,清新激越,超脱缥缈是很欣赏的,那意境中寄托了他升华了的理想。同时也欣赏、不排斥对生活中美好的赞歌。如电影《十字街头》里的主题曲“朗里格朗”,百代公司特谙黎莉莉小姐唱的《凤阳歌》等老唱片常听。
我父亲为什么对英勇那么钟情,对同情那么用意深刻表现,对真诚、忠实那么一以贯之地愿意在作品中表现呢?相对对男女之爱这所谓永恒的题材和个人悲伤境际描写不多,这里有个人经历的原因。他在费县地下活动期间,曾躲在墙后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同志被反动势力逮捕并杀害,而无力营救。而自己就是这个系统当地负责人。责任心、同志心和当时历史条件下并不掌握的情报的复杂性等,这都是革命斗争过程中每个人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对他是很大刺激。因而不愿夸张描述悲伤和委屈,而是转为同情、赞美英勇和坚定。尤其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洗礼和学习了毛主席代表党中央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经历了解放战争那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过程,被敌围困,发动群众,战场运送弹药,救伤员,参加整军运动、诉苦大会,更升华了这种认识。但他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从来保有敏感,因为那是人民的,而不是敌人的。他逝世后,“文革”期间我家其他人都去了外地。我曾一本本地看过他的日记。他对同志的亲切感情,回忆贺龙元帅到河防前线慰问文艺工作者,送几个人每人一双胶鞋,关切吃喝。对赵毅敏老领导对工作上、艺术、教学、业务上的支持感激不尽。还有在北京饭馆遇到陈老总、柯庆施、谷牧等人,问他是接着搞文艺,还是转搞外事等谈话。甚至在越南当专家期间,对国内女同志的艳羡之心,但立即转换为对美好感情的永久思念。他对一些精英、专家对土包子出身的创新活动的轻慢感到委屈。但他又是自信的,因为他没私心,只是时间和精力有点不够用而已。他在追求建立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他的探索和音乐与戏曲创新活动都是与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联系着。他从不排斥西方的音乐体系,只是考虑怎样吸纳,用较科学的方法建设自己的培养人才的方式。他在辽宁支持歌剧和沈音建设的实践活动就是证明,辽歌和沈音的乐队音乐风格有明显差异。
在安波的一生中,他要自己首先像陈云同志要求的,做合格中国共产党员。他一直好学,工作到下半夜是常事,我在家中是老大,初小四年级前与父母睡的多。我记得在沈阳育才读书时语文课作文《我最敬爱的人》上过一同榜,写父亲工作,因从三好街公社小学转过去,学习成绩上不去,父亲很关切,我汇报上榜是范文,他看了说,有进步,但写自家人,有自吹自擂之嫌。
他为培养下一代,教育上也是很有办法的。带我们看戏法、下澡堂子,出差回来给买帆布面做的军鼓。前面提到本人因搬家转学成绩一度整体三分。我父提出半年全五分给予重奖,我提出跟李星影老师学了四年的钢琴不学了,他同意,结果五年级我就全五分了。还获奖励集邮册三本、开国大典等邮票几套。后来搬家到北京,我是留在沈阳上完小学才来的,比我家晚一年。直到北京,我父亲病重时,在北京医院病床上,我汇报做数学题的路子有些不明白,他还耐心地给我讲:先审题,再仔细看条件,琢磨它们的关系,再动手。
百年已四代。让我们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为让中国的音乐事业配得上它的大国地位而努力,让我们不是这专业的人也感受到精神上的文明,传给我们的后人。
(责任编辑 吴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