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春晓》三个英译本中的词汇应用
2016-05-30赵雪陶嘉玮
赵雪 陶嘉玮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文本,不仅可以研究文本的特征,也可以研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译者更贴切的理解文本,更深层次的发觉文本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比分析的手法,主要从词汇方面对孟浩然的《春晓》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分析,得出词汇选取对其翻译效果的重要影响。
文体学翻译对比分析文体学这门学科早在古希腊时期已有发展,到目前为止,将文体学应用于翻译的做法仍相当少见,博厄斯·贝耶尔也指出,一直以来文体学的研究对翻译的影响甚小,翻译研究也鲜有文体学的元素。
所以,本篇论文探讨将文体学应用于翻译分析文本,特别是从文学文体学分析文本翻译中词汇的应用,恰当地选择对应的词汇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体特征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的整体质量,在文体意义和审美价值上对翻译影响深远。
一、文学文体学定义及指导意义
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一门新兴学科,一门研究文本的文体风格和语言技巧的综合学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文学文体学是文体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文学体裁,即包括了语言学对语言本身的描写,同时也包括了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分析,是一门介于文学评论与语言学的跨领域学科。文体学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文本特征,而且也要了解文本的某些特征在表达作者思想和感染读者方面所起的作用。申丹指出,文学文体学指以诠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文体学派。它是语言学与文学批评之间的桥梁和结点,着重研究作者怎样通过语言来表现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汉语和英语作为不同语系的语种,它们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这使得汉语和英语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在文体学的研究中,文体的变化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突出的,而文体的变化之一体现在词汇的变异。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原作文体中词汇的变异文体,对其有一定的敏感度。在词汇的属性、词汇的意义上找到与之匹配关联的词汇,并基于这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技巧,这才是对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春晓》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时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经过了一夜的酣睡之后对春天的早晨的所闻所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整首诗语言平实,清新自然,但诗意隐约曲折。首句说明他一夜酣睡,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第二句写他醒后听觉的感受,即听到鸟啼声,展现出一幅百鸟争鸣的百鸟图;第三句是写写他昨夜睡梦中听觉的记忆,这里是指风雨声,同时在此句诗人的语气突降;最后一句是诗人对春晓的意识反应,“花落知多少”,这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花开花落、变化不定的顿悟,也是对大自然的淡漠的发现。并且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此处的“知”应当为“不知”,表示诗人的推想,不知道有多少花落。春花如此娇美,却不知在昨夜的风雨中有多少凋零,作者的心情是由喜春到怜春再到惜春,这样一种起伏颠荡的变化。
三、文本分析
以《英汉对照唐诗100首》中张廷琛的译文;《诗词翻译的艺术》中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以及《英汉对照唐诗300首新译》中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例,说明词汇选取对翻译效果的影响。
(1) Spring Dawn
Oversleeping in spring I missed the dawn;
Now everywhere the cries of birds are heard.
Tumult of wind and rain had filled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fell during the storm?
(张廷琛译,2007)
(2) Spring Dawn
I slept in spring not conscious of the dawn,
But heard the gay birds chattering all around,
I remember, there was a storm at night.
Pray,how many blossoms have fallen down?
(翁显良译,1986)
(3)A Spr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许渊冲译,1988)
《春晓》是一篇采用听觉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内心对大自然热爱的惜春之作。因此,在翻译时,译者选取的词汇需体现出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大雨过后春天早晨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风声、雨声、落花交织,并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及之后感情的转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词汇的选取来看三篇译文对原诗感情基调的把握。在此首先是作者早晨的酣睡,译文(1)的“oversleeping”一词点题,恰如其分得体现出作者的酣睡场面以及诗人的“不觉晓”。译文(2)和(3)在第一句中的“not conscious of”和“in bed Im lying”,感情基调过于平淡并未表现出作者的酣睡场景。其次,是由诗人听觉而绘出的百鸟争鸣图,原诗中的“啼”字,基本意思是鸟兽的鸣叫,表现诗人的喜悦。译文(1)和(3)中用“cry”表示大声叫,译者偏向于伤春这一感情的流露,并且在译文(3)中第二句中不仅没有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听到百鸟的啼声而使其欢欣愉悦的心情,相反,有一种被鸟叫声吵醒的厌烦。而译文(2)中译为“chattering”表示鸟的啁啾声,此处诗人表达喜悦之情,很明显“chattering”更为合理一些,而且译文(2)中用“gay”来形容鸟,更加突出诗人的欣喜。第三句是“风雨声”,译文(1)中为“Tumult of wind and rain”,译文(2)用“storm”相比较而言译文(1)更加具体也更加切合听觉的角度。在最后一句中,译文(2)添加了“pray”,这在很大程度上把诗人的惜春伤春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此三首诗的比较,很显然,词汇的选取决定了译文的感情基调,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选取同样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译文的“信、达、雅”。
其次,词汇的选取对译文的韵律也有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中国诗歌最讲究韵律,原诗每行为五个字,首联,颔联和尾联都押/ao/音,押韵形式为aaba,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相对,轻重相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对照以上三篇译文,读者不难发现,最明显的是译文(3)中每句诗的结尾词的选取。此译文的每句结尾词为“lying”“crying”“showers”“flowers”,这样每连续两行押韵,在英语中被称为联韵,符合英语的押韵格式。也使读者阅读时,朗朗上口,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译文(1)和(2)在韵律上则稍逊一筹。如果我们的译文体现不出韵律,那么也就无法体现中国诗歌的精妙之处。但这三首都是成功之作,各有千秋。
四、结论
通过对以上3个例子中词汇选取的对比,反映听觉的特征和诗人情感的起伏颠荡,以及词汇体现译文音律上的效果。让我们体会到,文体虽然只是作为语言的另一种形式而存在,但是译者们也需对其相当重视,若想译出原文的内容、思想和形式,应对原文本的文体有着高度的敏感,在译文中同样采取类似或相似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以达到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原文的神韵,这才是做到对原文的充分尊重。
总地来说,虽然译文都有得有失,但译者应该很好的学会从文体把握文本,基于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上差异的研究,并对词汇的应用有相当高的灵活性,使译文在最大限度与原文的表达的主题意义贴近,能使译文和原文在文体的美学价值方面更加匹配。
参考文献:
[1]博厄斯·贝耶尔.翻译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胡壮麟.理论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林兴宅.超脱、宁静的意趣——孟浩然《春晓》赏析[J].名作欣赏,1985,(05).
[4]刘世生.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