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种植技术

2016-05-30

农村百事通 2016年1期
关键词:根茎覆土株距

一、选地整地

大黄怕热喜冷,一般适合种植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大黄是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30~45厘米,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褐土和沙壤土为好,黏重土壤不宜栽培。选好地后要精细整地,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与火土灰45~60吨,翻埋土中作基肥,深耕30厘米以上。大黄种植需要经过4~5年的轮作周期,不可连作。适合与马铃薯、豆科、油菜等作物轮作。移栽之后的第一年建议在行间套种玉米、韭菜、大豆、紫苏、薄荷、红花等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二、繁殖

1.种子繁殖:大黄主要用种子繁殖,种子的寿命仅为1年,不要使用陈种子繁殖。种子繁殖包括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种子直播:在早春或者初秋时进行,按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播,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厚2厘米左右。

育苗移栽:在不适合直播或者春季干旱的地区可采取育苗移栽繁殖。一般应选择土质疏松、不易积水、向阳背风的畦地。将阳畦地做成宽1.3~1.5米、高10~15厘米、畦间距30厘米,四周挖好排水沟。条播:在畦上横向开沟,沟距20厘米、播幅10厘米、深5厘米,播种间距2厘米左右,撒播均匀,覆土厚2~3厘米。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间距2~3厘米,再均匀地撒上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以在畦面上覆盖一层长松针或稻草,并经常浇水保湿。

2.子芽繁殖:在大黄采收时,选择产量较高、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切下母株周围的根茎,每个切割的根茎上带有3~4个芽眼,将草木灰涂抹在芽眼或者分离的子芽上,然后种植在苗床上。子芽繁殖较适合于小面积栽培。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采用种子直播的,当苗高8~10厘米时进行间苗,苗高15厘米以上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采用育苗移栽的一般在春、秋季节移栽,春节前后最佳,边挖边移栽。定植行株距70厘米×50厘米,穴深35~40厘米,呈“品”字形定植。每穴栽1株,覆土厚5厘米,压紧,浇缓苗水。

2.培土除草:大黄栽植3~4年才可采挖,种植周期较长。要想获得高产,在种植周期内应做好除草和培土工作。移栽后第一年,大黄幼苗较小,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视土壤板结和草害情况,除草3~4次。第二至第三年,植株生长健壮,在春、秋季各进行一次除草。第四年在春季进行一次除草。除草可以和培土同时进行,自下向上将土壤培成馒头形状,以促进大黄根茎生长膨大。

3.追肥:大黄为喜肥植物,除施基肥外,每年还应该追施化肥和农家肥1~2次,可以结合除草进行。化肥主要是磷肥和钾肥。农家肥主要是腐熟的油饼肥。第一年先施两次清粪水,待秋季倒苗后,每公顷施腐熟饼肥750公斤、过磷酸钙150~300公斤。第二至第三年各追肥两次,分别于每年的5—6月和10—11月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钙300~450公斤、氯化钾150~300公斤,施后覆土、浇水。

4.打薹:大黄移栽后,抽薹开花时间为第二年5—6月,抽薹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大黄产量和质量,应及时打薹。打薹不宜在阴雨天进行,否则雨水易进入茎秆,导致根茎腐烂。应当在晴天时用小刀从薹基部切除,打薹后及时培土覆盖。

四、采收与加工

1.种子采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采种。当种子有部分变成褐色时,将植株割下挂在通风处,收集种子后应立即在当年秋季播种或者置于室内干燥处储存,待春季播种。

2.大黄采收与加工:在大黄种植2~3年之后的10月下旬,当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时便可收获。先割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挑除已腐烂的大黄,刮去根及根茎周围的泥土和栓皮,切成6~8厘米的大块,晒干或烘干。一般每公顷可产鲜根茎22.5吨。

烘干:先将大黄晾晒至切口处收缩并有黄白色油状物滴落,单层摆放,厚度大约10厘米,送入烘房烘干。一般应该连续烘干7~10天,每天翻动1次,温度调至45~50℃。待大黄切口处无油状物流出,再将温度升高至55~58℃,烘制20~30天即可成为干品。切记烘房内温度不能超过60℃,烘烤到表皮显干时,要适量降温使其发汗回潮之后才能继续烘干,这样反复操作直至大黄全干为止。

大黄全干之后,将其转入装药设备或者木箱中用力冲撞,直至粗皮被撞去露出黄色为止。大黄干燥之后外表为黄棕色、坚实,纵纹上有明显的星点,有油性,味微苦、不涩,有清香气味。大黄储藏应该放置于干燥通风处,用木箱包装完整,防止虫蛀和霉变。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肖启银   邮编:626000)

猜你喜欢

根茎覆土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百病傻
巧解“植树问题”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