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面面俱到,宜主次分明
2016-05-30王淦生
王淦生
评价他人的生活,是错还是对?
上海一考生
有人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八卦”的时代。明星名人的婚恋隐私、衣食品味被人津津乐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人生活也被人评头论足。
喜欢评价别人生活的人,名声往往不太好。整天拿别人道德说事,是谓“卫道士”;整天刺探传播别人隐私,是谓“八婆”;整天挑拨是非,是谓“长舌妇”;刻薄尖酸、揭人短处,是谓“毒舌”——看看,都不是什么好词儿吧?
明知不好,还热衷于评价他人的生活,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价值观一旦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个人选择,“百花齐放”的同时,“众口难调”就难以避免。比如说以前人们的头发又黑又直,但后来有人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烫得比方便面还卷。站在不同立场、观点各异、好恶不一的人们,就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评头论足就在所难免。极端的人甚至还会付诸行动——据说当年喇叭裤刚流行时,就有反对者剪别人的裤腿。
“评价他人生活”到底是错还是对?不能一概而论。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这些规范要贯彻到生活中,社会评价必不可少。这样的评价能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得到褒扬;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言行受到贬抑,进而激浊扬清,匡扶世风。
但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品头论足一番,那不是健康的社会评价,而是庸俗八卦。评价他人的“度”是什么?一般认为,可以评价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属性的部分,不应评价属于私人属性的部分。比如在公共场合是否排队上车、随地吐痰,这些行为具有公共性,属于公共道德,就应该纳入到社会评价的范畴;但是那些私密生活、个人隐私,比如情感婚恋、个人偏好,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个人就可以自主决定,自由选择,别人不应该过多窥探,过多评价。
评价他人的生活还有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对一些先天决定、又容易引发争议的事项,不应过多评价。在欧美国家,最典型的就是种族肤色。在我们国家,当一个人的出生地域、身高相貌、阶层属性偏于负面,最好也不要评价。喋喋不休评论别人的出身和长相,开口闭口“地图炮”,不但“政治不正确”,还显得缺乏教养。
当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生活时,最好的原则是“慎言”。因为,“理解和宽容”是珍贵的美德。
【考场得分】 45分
内容:文章中心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能否评价他人的生活,围绕此展示论证。(18分)
表达:所用事例能够有论证层次,段落层层递进,但观点不够独到。(17分)
发展:文章语言较为生动,擅用修辞,表达有文采。(10分)
【场外分析】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思想,也较有深度。但是作者犯了在考场上常犯的错误:写议论文总是担心遭到阅卷老师和读者的“偏激”的诟病,而喜欢把文章写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不管提出什么观点,文章写到一半,总要来个“话说回来”,来个“辩证思考”。其结果是追求“面面俱到”,却使文章“面面俱不到”。因为仅仅800字的文章,要想把问题说深、说透,就必须集中笔力,重点突破。即便一定要“辩证分析”,也应要言不烦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