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的途径研究
2016-05-30金岩刘晓冉
金岩 刘晓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尤其是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理想、把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社会的“晴雨表”,学生又是其反应的“易感人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依旧是各个时期必须坚持,而且要不断创新完善的重要工作。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中,有一群较为特殊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被定义为“特殊群体”——艺术类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在高校中的二级学院(单位),有着单独的学院设置、独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这类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数量相比较小,但其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校园里时常被认为是“非主流”的主力军。
一、高校艺术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艺术生主要是指高考报名参加高校招生报考的艺术类学生,在本专科提前批录取,并不包括其他有艺术天分的各专业学生。走上艺术类学生有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本身具有艺术天赋,从小励志勤学,目标较为单一,后天为之不断努力,与高考关系较弱;二是先天有一定天分,文化课水平较高,由于高考想读更好的大学,在高中时期选择了艺考的道路;三是本身天赋并不好,由于爱好或者高考选择,走上了艺考道路。研究过程中,本文称其为专业艺术生、泛艺术生和具有艺术特质的学生。
专业艺术生的知识学习以增强艺术表达为出发点,其思想较开放,不易接受思想教育,易剑走偏锋,独立创作能力强,就业集中于艺术型岗位;泛艺术生相比专业艺术生艺术造诣有差距,专业通识学习较扎实,综合素质相比较高,在各行各业中都能发挥艺术生优势,就业较为广泛,行业专业性较差但事务性、社会性能能力较强,就业岗位广泛;有艺术气质的学生相比而言,专业素质较差,接受思想教育困难,学习主动性弱,成长环境复杂,社交能力较广、思维活跃,纪律性、规矩性较差,工作有韧性、克服困难能力强,就业岗位以社会型为主,广泛涉猎各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二、目前高校艺术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困难
1.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艺术生培养中重视程度不够。
2.艺术生的教师队伍与思想政治队伍在学生培养观念上不一致。
3.艺术类学生文化底子较薄,且其接触社会新鲜事物较前卫,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要求高、成效慢。
4.“学院-家庭-社会-网络”四角关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对称。
三、“互联网+”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校中蓬勃开展与网络思政课堂推进。马院利用互联网优势,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其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思政课堂的枯燥问题,把马克思等理论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互联网媒体。并且,还有针对性地开了网络思政选修、必修课,有效推进了思政工作的开展。
2.新媒体打破传统的宣传工作,学生工作队伍与时俱进,继续发挥基层一线重要作用。学生思政工作队伍通过新媒体模式,拉近网络中与学生距离,建立互动、及时、传播、教育等多维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引导青年思想活动,并试图培养学生群体中思政教育的积极分子。
3.注重学生群体思政教育的同时,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相关培训教育。高校对教师加强了意识形态教育,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开展互联网+思维工作,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等相统一,树立学生群体互联网+思维下学习、专业成长的意识。
四、“互联网+”思维解决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政教育内化效果途径
1.高校党政要重视艺术生思政教育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开辟艺术生网络空间的互动平台。
2.注意加强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教育和统战工作,尤其带动青年教师参与创造思政互联网平台。
3.提高学工队伍业务水平,发展、培养艺术群体中网络大V,在新媒体中发挥艺术群体优势特质。
4.在互联网中建设家校社“同心教育”交流平台。
互联网+时代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方面可以借助时代平台,创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艺术生密切联系家校社,广泛吸纳专业教师队伍参与,搭建互联网互动、交流、传播、宣传等平台,以核心价值为导向,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为艺术生创建良好的新型思想教育平台,内化实践效果,促进其健康、优质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子娟.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J].祖国,2016,(15).
[2]李杨,张璐璐.初探地方高等院校艺术生的德行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30).
[3]宋生贵.关于高等艺术教育问题的分析、思考及对策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