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训练
2016-05-30赵艳丽
赵艳丽
摘 要: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支美丽的花朵。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就与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英语学习中,也需要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1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25
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型选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教学重点从单纯地传授给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起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抓好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思维训练。
一、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任何科目都肩负着渗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责任,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教师仍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利用现有的教学素材,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向深一层次发展,能更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只浮于表面。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例文进行拓展,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其本身所包含的新知识,还可以引申出更多的问题,深入挖掘出更多教材上没有的东西。例如(《看,听,学》)一书中的课文故事跟生活紧密联系,上完一篇课文后,我总会问学生一些“题外话”,例如第一册的Lesson 61 Birds nest,结尾是爸爸在烟囱上取下一只鸟窝,里面有3只鸟蛋。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Why cant Jim light the fire?”学生答:“Because theres a birds nest in the chimney.”我又进一步追问:“Why cant he light the fire if theres a nest in the chimney?”这使得学生学会了进一步探究,使得教学跨出了教材的范畴,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同时,语言学习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二、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扼制学生的天马行空,不能对他们的突发奇想抱以怀疑或者否定的态度,要保护好学生这颗童心,并且利用好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思维优势。现有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进行训练。比如一些课文结尾是开放式的,教师就可以将这些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例如,PEP3 Unit1中的Story Time里,讲了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而教师正在上课,文中有问道: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 正好这只蜜蜂停在了横线上,学生说道:Theres a bee on the board. 教师说:Ah, yes. Its really a bee. 故事这时嘎然而止。这时,我就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接故事的结尾。
当然,如果书本没有可用的相关资源,教师当然也可以自己编些“头”, 让学生接“尾”。 例如我在一年级的一堂复习可中,复习句型I see… 和一些动物的单词。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头”无“尾”的故事,要他们自己编完故事的结尾。虽然只是处在孩童阶段的小学生,但他们在编故事这件事上,有着自己的设想与思考,他们很认真,表达出来的是他们思考后的东西,语言也是经过重组后说出来的。
如今我们教材中的故事都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很多课外读物也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儿童本身,他们赋予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和很强的口头表达动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课堂训练,既扩展了学生的思路,又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其实,语言教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教材只是获得语言能力的一个桥梁、一个工具,如果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学生则很难有语言和思维能力扩展的机会。
三、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质疑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最大限度地活跃人的脑细胞,让它们快速运转起来,从而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继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心理平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的头脑始终处于英语思考和提问的状态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问,使用英语及时向教师反馈,使得用英语提问、表达和解决问题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习惯,并使之逐渐深入到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去,形成一种质疑精神。例如现在的英语教材很多都配有插图(教学挂图),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图作为我们创设情境的有效辅助手段,引导学生去观察图上的内容,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发出各种疑问,对图中的疑点主动发问。学生的问题很多,一节课下来,他们把图片里的各个细节都提到了,甚至连故事外隐含的内容都考虑到了,例如季节、地方、狐狸说葡萄酸的原因、鸟的性格、狐狸的性格,等等。当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学习,效果就会好很多。这样的方式既使学生学习了英语语言技能,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了他们的胆量,建立了他们的自信。
参考文献:
[1] 郭金玉.例说小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江西教育,2005(24).
[2] 王娟娟.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1(5).
[3] 耿周霖.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校园英语,2014(24).
[4] 潘莉. 展开想象的翅膀——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发散性思维训练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5] 杨美榕.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两点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3).
[6] 孙丽君. 小问题,大智慧——论中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4(17).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