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学前教育ぷㄒ笛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6-05-30丁玲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艺术鉴赏学前教育能力

丁玲

摘 要: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明确提出了艺术技能的学习,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具备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基础上。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艺术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144-01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设置”一栏中写有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一门课程,明确提出了艺术技能(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的学习。这就要求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

一、艺术鉴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作用

我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艺术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丰子恺先生主张通过鉴赏来肯定艺术,通过鉴赏来促进艺术的繁荣。

艺术鉴赏是指对艺术的欣赏,主要是指人们在接触或者创作艺术作品时,对艺术作品美感的理解、感知、享受和评价的一个活动过程,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或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艺术鉴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审美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也是一种对艺术欣赏和品鉴的能力。受到鉴赏者学识、修养和造诣的影响,这种能力不会与生俱来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培养出的一种欣赏和判断的能力。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不仅可以让他们与艺术进行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引发其自身潜在的艺术创造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艺术技能奠定更深厚的基础。因此,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应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现状

目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来自非艺术类普通高中毕业生,在进入该专业学习前,几乎都没有艺术基础。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从2010级到2015级共875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仅有17人在入学前(小学或中学)接受过艺术方面的培训:如舞蹈、钢琴、绘画等,艺术基础薄弱,对艺术缺乏根本的了解,确切地说基本是零起点。导致学生在艺术技能课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和倦怠情绪,产生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为:对艺术缺乏了解、兴趣不大,对自身能学好艺术有怀疑、不自信。

以美术鉴赏为例,笔者对本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66名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其中的一条是说出三名以上的画家名字及其代表作品,有8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20%的学生回答了问题,可没有一人完全答对。这一结果表明,学前专业学生在美术鉴赏基础知识方面的匮乏。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一)完善培养方案,科学建构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所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增强艺术技能课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以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为例,其内容主要包括绘画基础、手工和简笔画,但美术相关的理论基础与鉴赏并不在课程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只会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画、去制作,在过程中根本没有对艺术美的创造、欣赏和感受,完全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也不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应当强调学前教育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安排课程,按照实际需要对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理论课的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必要时可设置独立的学前专业课程体系。

(二)调动学生学习艺术鉴赏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才会愿意学、才会感受到艺术中蕴含的魅力、才会在学习中心情愉悦,大大提高学习艺术的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对于艺术课接触太少,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后,艺术成为了他们的专业必修课,大部分学生心理上有畏惧、担心的情绪,怕自己学不好。我们可以在现有的艺术技能课中设计一些适宜的艺术鉴赏内容,以美术绘画教学为例,可适当插入讲解相关类型绘画风格的大师及其代表作,并解释创作背景、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出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在学习水粉画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学生对于这幅画相对较熟悉,然后教师抛出问题:“这幅画为什么这么有名?你觉得其特别之处在哪儿?蒙娜丽莎到底是谁,为什么说她的微笑神秘?等等”引起学生好奇,让他们产生对艺术鉴赏的兴趣。

(三)加强对历史文化的学习

时代不同、地区不同,都会产生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观念,而艺术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艺术作品则是根据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审美观念而创造的,学生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的学习,理解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创造艺术作品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景等,才能正确感受和鉴赏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图并培养艺术修养。

例如古希腊的雕塑多是裸体,这是因为希腊的人体雕塑主要是希腊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当时战争的频繁与体育的盛行紧密相关。大约在3000年前,爱琴海一带出现了无数城邦,各个城邦都想占有其他城邦,因此当时的公民只有两个职责,就是公共事务和战争。那时战争全凭肉搏,每个士兵都得锻炼好身体,愈强壮愈矫健愈好。而战争带来了体育的盛行,古希腊各个城邦每逢节日都要举行体育竞赛,从中挑选出最有气力、身手最敏捷的青年。在当时的运动会上,人们并不以裸体为耻,青年男女为了显示自己健美的体魄,常常把衣服脱光。对于运动会上的优胜者,人们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姑娘会向他献上鲜花桂冠,诗人为他作诗,雕塑家为他塑像。久而久之所形成的特殊审美观念,即万物之中,人最美。如果不了解古希腊的历史、时代背景和民族特点就不能了解其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黄麒.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5

[2]李晓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鉴赏素养分析[J].学术论坛,2014,05:76

[3]李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08,08:222

[4]杨达.高师学前专业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65

猜你喜欢

艺术鉴赏学前教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美术课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