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6-05-30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仅危害番茄。塑料大棚、温室栽培的番茄,受害重于露地,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叶霉病传染力强,一旦发生,铲除比较困难。在发生早且严重的塑料大棚,番茄产量可减产二、三成。近年来,黑龙江省此病发展很快,危害极大。
1 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和果实也可遭到危害,叶片病斑淡黄色或黄绿色,无一定形,边缘不明显,在叶背产生初呈灰白色,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的霉层。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干枯。嫩茎及果柄病斑与叶片相似,并延至花部,引起花器凋萎和幼果脱落。果实上病斑常环绕蒂部,呈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2 侵染途径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里越冬。第二年从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后的菌丝产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番茄初次感染发病。另一方面,带菌种子播种以后,若选苗不严也会引起田间初次发病。田间发病后,发病植株病部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造成再侵染,扩大危害。病菌孢子萌发生,从寄主叶背的气孔侵入,苗丝在细胞间蔓延,产生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寄主的水分和养分;病菌也可以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
3 发病条件
①温、湿度:叶霉病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为9~34℃,最适温度为20~25℃。一般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和病害发生,相对湿度低于80%时,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病菌侵染和病斑扩展。该病从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只需半个月左右。②环境条件: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排水不良、湿度过大等容易发生叶霉病。③栽培条件:土质通透性差、多年连作、密度过大等容易发生叶霉病。④番茄不同品种间对叶霉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4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病品种: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有:合作906、以色列番茄、双抗2号、佳红等。
4.2 种子消毒处理: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可杀死附在种子表面和入侵种皮的病菌。消毒后,晾干种子即可播种。
4.3 实行轮作:叶霉病重发区,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
4.4 棚室消毒:连年发病严重的温室和旧址塑料大棚,在番茄定植前进行消毒处理。按111.1平方米(1000平方尺)的面积,用硫磺粉250克,锯末粉500克,混合后分几处点火密闭熏蒸一夜。
4.5 合理密植:每公顷保苗45000~52500株,不能过密。
4.6 消除菌原:棚室定植前,每50米3空间,应用硫磺粉0.12千克、锯末0.25千克,混合后用木炭或烧红的煤球点燃,密闭熏蒸24小时。
4.7 生态防治:经常通风换气、适当控制浇水,浇水最好采用膜下节水灌溉法,水后及时排湿,及时整枝打杈、按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以提高植株抗性。
4.8 药剂防治:勤检查,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后喷药防治。可用50%多硫悬浮剂700~8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等防治,每隔7~10天交替喷洒1次,共喷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