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

2016-05-30仝淑荣

中国经贸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风险防范对策商业银行

仝淑荣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商业银行在会计运营工作上的风险日益凸显,针对会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还没有一个全面、深入地分析,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中小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中小商业银行应该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加快自身的战略发展与管理转型,全面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专业性、系统性、抗風险性。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引言

目前,会计风险是中小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防范的风险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当深入、全面地分析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形成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发现当下会计工作中的风险,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成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这类风险的继续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详细、系统化的风险防御体系。客观来看,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下,银行业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作为银行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将遇到新的问题,尤其是在大量中小商业银行涌入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之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与日俱增,各家商业银行不得不绞尽脑汁创新产品、革新技术、更新理念、优化模式,以便以更加强大的姿态来应对来自同业的挑战。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为基本的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各项交易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鉴于此,会计业务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会计运营管理如果出现风险,那么将会在极大程度上诱发商业银行的运营风险,如果不及时加以防范和解决,甚至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二、中小商业银行会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

1.会计核算业务产生的风险

商业银行核算机制和工作准则如果出现问题,就十分容易引发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风险。如果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人员由于专业技能不扎实、工作责任感缺失等问题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就会造成会计核算的风险。比如,当两家控股子公司需要共同编织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需要对具体合并的范围进行客观、真实的披露。如果反映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就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还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为了在利息核算上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操作,在会计帐务处理过程中不顾真实性原则的约束,擅自延长本行针对会计利息的核算期限,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大幅度增加,长此以往,将会对银行未来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不利影响。在贷款核算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的不良贷款产生,由于不能及时回收资金,致使银行筹资成本激增,风险难以避免。

2.会计结算业务产生的风险

中小商业银行由于会计人员在同债权人、债务人进行结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引发的损失风险被称为会计结算风险。例如,针对银行存款结算账户,这类账户通常是存款人在经办行开立的主要用于办理各类资金收付结算事项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存款人的主要类型划分。众所周知,银行账户是任何一家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银行结算账户的主要风险类型包括开户资料审核风险、客户印鉴风险、大额现金异常收付风险、挂失风险、挂账资金清算风险、对账风险等等。以上任何一种风险都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带来较大损失,并对中小商业的声誉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以对账风险为例,如果对账人对账不及时、对账单回收率不足,那么对账环节就存在潜在风险,容易滋生银行内外部人员相互勾结作案。

3.出纳业务产生的风险

通常来说,很多人一旦想到中小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就会容易跟巨额资金产生关联。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每天都需要接触到大量的银行现金,其最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兑现支票、接受各类存款、完成货款付款、完成提款服务等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商业银行出纳人员的工作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一些新兴业务逐步发展,诸如出售储蓄债款、出售旅行支票、处理存款单的文书、支付客户的功用事业账单与签账卡的支付等工作。鉴于此,如果中小商业银行的出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稍有差池,就容易产生出纳业务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由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可以要求付款人在见票或一定期间内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这是在实际经营业务中最广泛采用的信用结算工具,由于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和便利性,受到了很多企业客户的青睐。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看似高效的信用工具,如果不完善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则很容易引发风险。如果一家中小商业银行的收到票据时,未能对票据本身的真伪进行核对和专业鉴别,对票据上所记载的经济事项未能经过全面、细致的审核,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由于出纳人员的疏忽而形成的风险。

三、中小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针对会计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规范会计工作,防范会计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最基础的环节。首先,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必须以职责的全面落实为基础。在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岗位和环节都进行全面、有效地控制,并且严格按照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需要,详细梳理流程,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权责划分,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针对一些岗位十分核心的人员,还要严格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和检查制度,防止由于长时间在一个岗位,滋生出一些不正当行为,给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风险。除此之外,中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要重点关注会计工作的审批环节,尤其针对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要认真审核。对会计管理工作中出现过的各类问题,要全面总结,吸取经验。

2.重视对中小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

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再加之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具体情况,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尤其是需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都是中小商业银行提高会计队伍综合素养的主要努力方向。中小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能否真正发挥预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素养的影响。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在强化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的同时,加大思想教育宣传。在业务技能方面,可以通过各类进修、培训、讲座等形式,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及时帮助会计人员更新知识体系,从而能够掌握紧跟时代节奏的会计业务技能。对于会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重点提高其管理能力,使得他们可以善于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会计人员的潜力,从而能够强化对会计风险的控制。

3.鼓励金融创新,并在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强化风险控制

客观来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然而,会计电算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风险也需要警惕,需要中小商业银行加强管理。就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电算化风险来说,首要的是要加强对计算机作案的防范。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严格设计会计系统,只有经过严格开发和测试之后才能正式使用。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大方针下,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尝试利用严密的计算机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体系,对网络作案严加防范,从根本上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会计风险。

四、结语

中小商业银行在控制会计风险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风险防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且就遭遇到的风险问题,深入分析总结,同时强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努力推进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总体来说,中小商业银行应当对目前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类,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深入研讨会计风险的成因、类型,由此找到防范每一类型会计风险的具体对策。在此基础上,由点到面,在今后不断地经验积累中,对实施的各类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研究,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化的针对会计风险的风险防范系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风险防范工作体系,更加高效、准确地规避会计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促进商业银行的有力发展。可以说,唯有从根源上遏制风险的产生,才是中小商业银行防范会计风险的核心与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涛.我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及对策初探[J]. 企业导报,2015,3:143-144.

[2]陈才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92-93.

[3]程石.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黑龙江金融,2014,2:53-55.

猜你喜欢

会计风险防范对策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农商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探讨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问题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