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与意识的培养

2016-05-30李柏

写作(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战术队员篮球

李柏

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每种运动项目都具有专项意识。在篮球运动中,新运动员通过学习老运动员在训练和赛场上应对复杂攻守态势或其他复杂情况时的应对经验而日渐在脑海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就称之为“篮球意识”。具有较高篮球意识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全面观察场上的各种情况,并根据场上的情况及时调整行动和战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和队伍的优势,最大程度的限制对方的能力。篮球意识并不是经过长期练习就能提高的,还要经过正确的指导,在正确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练习,篮球意识才能不断的成长提高。当运动员拥有较强的专项意识时,才能将该项运动表现的淋漓尽致,练就的炉火纯青。篮球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抽象的,其主要表现在篮球技巧和战术的使用和转变中,比如人尽皆知的美国NBA篮球运动员艾弗森,尽管他身高只有183cM,但是却能在众多拥有身高优势的运动员中进退自如,得分如探囊取物.这恰恰是由于他具有较强的篮球意识和非常精熟的技术,可以依据场上的比赛情形,选择相应的行动并结合他自己的特点,将自己和队伍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以断球快攻为例,艾弗森在断球后就能判断出对手的下一步行动,会对自己进行全力追防,所以他利用变速技巧和变向技术来限制防守者,他那驚人的起动速度才可以尽情发挥,轻松突破对方的防守,不给对方封盖的机会,漂亮地得分。因为意识的强弱取决于平常实战和在训练过程当中经验的累积,是以增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育与训练是很必要的。少年时期恰长身体和培养篮球意识的好时期,他们比较长于学习新东西而且模仿能力强,可是没有目的性,容易被别的因素干扰,从而动作做的不标准不规范,等到以后再改就非常困难了。近几年,我通过对保定市第三中学学生篮球比赛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第10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发现中国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篮球意识不强,比如:

经常背向对手,视线完全脱离对手,不能及时调整行动。太过注重防守,不懂得进攻,漏入后不立即进行追防。协防只注重看球,不看其余的人,没有补防意识。赛场上比赛节奏控制不好,在快攻快下的战术中,经常出现等球现象,丢失得分机会。团队协作能力差,队员之间的行动连接不流畅,目的性不强,战术实行能力差,行动较为盲目,配合意识弱。比赛的运行节奏掌控不了,只是求快,没有行动效率,错失很多绝佳的得分机会。抢篮板球时没有抢位意识,不去冲抢。

因此,篮球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靠自然形成,必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进行正确的培养。很多人认为只要多打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就会自然而然的越来越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果运动员在练习的过程中习惯和定型是错误的,那么经过长久的训练,只能是越来越差,等到习惯已经形成再改就相当困难了。对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来讲,球技是取胜的根本,战术是制胜的方法,靠整体的力量和素质来作为保障的。篮球项目也不例外,其意识的培育与训练应注重三个方面:准确的使用各项基本技巧的意识;团体战术共同参与的意识和加入篮球活动的思想意识。团体意识就是要目的明确、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准确使用各项技术的意识,便是熟练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将该能力转化为条件反射,比赛时可以根据比赛实际情况准确、及时以及熟练地使用各种技能。整体的战术配合意识就是比赛时每个运动员都自觉地采用布置好的战术,并且能与同伴默契的配合,使全队形成一个战术集体,使己方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身优势,限制对手,削弱对方的力量战胜对手,取得勝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篮球意识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意义和如何加强青少年篮球意识和训练方法。使青少年运动员对篮球意识提起重视。本文主要提出现代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的问题、篮球意识的作用、特点以及训练方法等。

2.专家访谈法。对篮球教练以及学术专家进行访谈与学习。

3.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实际训练的观察,以及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综合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

二、篮球意识的作用

球场上篮球运动员在自身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会进行一系列的正确的客观反应,在训练和比赛中,这些正确的客观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

(一)支配性作用

一名拥有篮球认识的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自身动作就会被自己脑海中潜在的精确的篮球意识所驾驭。例如对应变时机的掌握和判断,对场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以及对自己的思路和行动进行及时的决策和调整,从而更加自如的正确运用自己的篮球技巧,并结合全队各个队员的特长,针对性地、有效的全面发挥自己和全队的优势,表现出高度意识下的主观行动,能动性功用和对篮球技能、策略与技术纯熟运用的作用,达到在剧烈繁杂的竞赛对抗下永远掌控全局的主动权。

(二)动作选择作用

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在自身正确的篮球意识引导下,会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轻重缓急、有选择的进行攻守,会意识到攻守并不是笼统的。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自己潜意识的驱动下,对当时的攻守对抗态势较为清楚明了,在复杂的情况下,能快速的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意向所连带的一系列的他人的反应信息,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为整个团队的攻守目标和个人战术行动做出正确的定向。

(三)动作遇见作用

运动员的篮球认识不只是比赛对抗实现情景的积极地反应,还能可预见到攻守态势的下一步发展和某种情况。通过对攻守态势发展和下一步发展的某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来对个人战术行动进行决策,从而实现对技术和战术行动的主动调节。

三、篮球意识的特点

(一)潜在性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具有潜在性。不是客观以实体的形象来表现的,看不见也摸不着,是通过运动员在长期的篮球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说汲取的经验一步步累积而来的,以一种观念的形势存在于运动员的头脑中,也可以称之为经过后天的不断培养与训练所而形成条件反射。

(二)能动性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具有能动性。篮球运动员行动前积极地反应攻守情形,并在意识的支配下主动地、创造性地调解和改进自身的战术策略;最大程度的发挥己方优势,最大范围的限制对方的能力,从而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三)持续性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具有连续性。篮球比赛的攻防行动基本都是双方的,极少有单一的,攻防行动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彼此相互联系的。持续的不中断的动作是要不间断的认识来进行支配的,运动员在竞赛中的种种攻守行动,战术行为等等都是在篮球意识的支配下进展的。

(四)瞬间性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具有瞬间性。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各种行动大多都只发生在转瞬间,如扣篮,空中接力等高难度动作都只发生在零点几秒钟。这就要求运动员的意识活动必须快速敏捷,这样行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一气呵成的华丽完成。从态势的察看、判别、思维到决定等一系列认识活动必需刹时间完成,不然,将会贻误战机。

(五)择优性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具有择优性。在竞赛过程中,当呈现较为混乱的战术局势时,运动员会通过篮球意识的作用,飞速判断几种可行的行动计划,并马上选择其利大弊小的行动方式。篮球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全部动作决策,都表现出“利取其大,弊取其小”的择优性特性。

四、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途径

篮球意识的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是经过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对篮球运动有了自己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实践,再认知,是认识不断进步升华,实力不断增加。运动员要想增强篮球意识,就要经由专业人士进行长时间的科学指导,经过合理的训练和在比赛中一点一点积累心得,再将实践中所积累东西进行总结,在下次的训练和比赛中,将自己的行动、技术、战术等等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篮球意识。

(一)在日常的训练中对运动员不断的进行篮球意识培养与训练

使运动员在篮球意识的驱动下,能在球场上只觉得观察场面态势,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战术。但最初正确的技术基础训练是重中之重。

1.基础动作训练。在进行基础动作训练时,运动员要对基础动作进行重复练习,掌握其本质,好比手腕和手指控制篮球的能力、手感等。但是对于进本动作的训练时间要合理,根据比赛的规律将其与别的技术相结合,要考虑赛场上的各种情况,提出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设置障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上场时就主動的观测场上情形,提前预计赛场上的可变情形和因素,灵便的运用技巧。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结合每个队员的能力进行单独辅导,在队员对整个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对动作进行分解练习,反复训练使其可以正确定型。在训练中教练员及时恰当的对运动员姿势和形体进行剖析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守防训练时经常强调“耳胸相齐”这一防守技巧,再向比较厉害的防守队员学习防守技巧,队员在防守对手时要放低重心,如果重心不低的话或者站立防守容易被对手击破。

2.培养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篮球意识的基础。在比赛或训练中,运动员对任何一个技巧动作的行使与应变,先要取决于可否精密地快速的作出准确的反应。

(1)加强视野训练,提高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篮球场上的情况是瞬间万变的,绝大多数时间队员是用余光来观察全场情况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在练习运球技术时,要求运动员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观察重点是场上双方全面的攻守情况;练习传球技术时,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加防守>练习,要求用余光观察接球人及防守者的位置,接球后快速准确的传给同伴。

(2)培养视觉选择力:就是要训练队员把场上其他队员的行动收入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并从中进行选择与分辨,以便正确决策行动。如抢到后场篮板时,观察的规律是:首先观察前场,然后是中场,最后观察后场的“观察模式”;在突破和投籃时,要重点观察篮下的变化;抢篮板时,在篮下要积极抢占有利的位置,如果离篮筐较远,要积极的冲抢篮板。

3.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在篮球比赛中,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每个技术动作的运用都取决于场上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青少年自觉性较差,没有明确的目的,对自己的实力也不了解,喜欢模仿明星的高难度动作,认为那样做才酷、才叫打篮球。不可否认花哨的篮球动作,在现在青少年篮球队员中非常受欢迎,但花哨的动作很多时候加大队员的在运球和投篮上的难度。这就需要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规范自己的动作,并且可以熟练运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应变性和实效性,运用简单适时的技术动作去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教练员在规范运动员基础动作的水平上,进一步加强队员技术动作使用的特征、能力、适用情况及变换规律,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合理运用与应变技术、创新发展出有队员自己特点的绝招技术打下基础。

(二)战术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培养、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

战术培养的目的是增强运动员自身和团队的集体作战意识和战术行动实力,增强运动员团体竞争能力。战术运用具有以下的特点:

1.战术运用具有针对性。篮球运动是团队比赛的项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战术,发挥整个团队的优势,否则全队水平很难提高。除了结合团队中每个运动员的意识和正确的技术动作训练外,组织运动员参加实战比赛,是培养战术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赛可以使队员正确的分析复杂的比赛情况,清楚的知道对手的下一步动作,培养队员之间的默契,可以根据场上的变化情况来运用动作技巧和战术,针对对手的弱点进行进攻和防守,有针对性的具体运用,使己方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如对手的内线队员实力强大,但外线得分能力一般,可以采用抱夹等方式,让其投篮难度加大,使其选择勉强出手投篮或将球打到外线,限制其在内线的威胁力等。

2.战术运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不管是在平时训练中还是在实战中,战术的使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任务,不仅要让队员能依照预定的战术进行动做,还要让队员意会为何要这样做,教练员要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讲解篮球比赛的规律和知识,培养队员的观测判断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快攻“二打一”时,应依据场上的转变即刻采取相对的动作,当防守者封盖时,使用运球或假动作吸引防守者,再传球给空档处的搭档上篮得分;当防守者能力较差或已多犯规,可强攻上篮,使对方犯规;如对方联防阵严整时,应该采用“运动战”,不断的向外围倒手,并且适当的在内部穿插,搅乱对方的阵型,当对方出现漏洞时,进行快速的攻击。大部分的篮球战术都出于《孙子兵法》比如“空切”、“传切”、“突分”、“快攻”等与“暗渡陈仓”、“声东击西”、“兵贵神速”、“避实就虚”等战略思想相似。若是连系比赛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能大大提高学员对战术用意的理解能力。在平常的训练中要多用二、三个人的组合套路,增加配合意识。教练员在平常训练和比赛中不可能对所有队员一样,应当重点的队员来进行练,结合每个队员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

(三)增強学习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丰富篮球意识

现在科技水平较高发展迅速,体育也深受其影响,各个学习科目的相互作用也推动着专项体育运动的成长,篮球运动自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如果运动员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广,了解程度深,那么整个球队的知识结构水平就比较高。老师就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既专业又合理的指导。打篮球不仅要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还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智慧,这也是我国不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如我国参与第10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中国女子篮球队在比赛中就反映出技术粗糙,思想作风散漫,战术意识较差等不好的问题;但从队员本身文化素质来看,大部分队员都是各省省体校抽出来的,由于体校一般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看重的只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运动员对自身的文化修养上的不足,这也是中国运动员的培养上的不足之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有有胆识、有技术、有智慧、善思考,不断超越自我,充实自我。加强青少年文化理论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和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让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的自我反省,提高水平。

(四)运用心理训练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

赛场上的情况瞬息萬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其影响,会随着比赛的变化而变化,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着现场的发挥水平,往往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就可能将队员的心理击的溃不成军,导致赛场上发挥失常,所以稳定的心理素质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球员的必要条件。对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以下的训练方法:

放松训练:利用心理暗示让肌肉放松下来,最终使心理变得安宁。模拟训练:人为地设置某些对象、景况、环境等,让运动员处其环境中训练或实战,使之适应,利于在赛场上保持情绪稳定。催眠术:通过语言和动作暗示,激发运动员精神力量,提高信心,克服紧张和恐惧情绪。

(五)注重意识培育与风格训练相结合

激烈对抗是如今篮球赛事中最大特点,所以在赛场上顽强的团队风格是采取正确行动的屏障,也就是说,意识强、风格强、技能厉害、体力好,才能队伍能力好、队员综合能力强,最后构成整体实力强悍。但风格强并非莽撞蛮干,而是“谋略”与“胆识”综合起来。在作风培养上,由于个人的性格差异,需要教练区别对待。对不同的队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但都应该围绕着“更快、更强、更高”而进行训练。如对抗训练时,队员在篮下做动作不坚决,这时教练一定要停下训练,让队员明白“离篮筐越近投篮命中率越高,但命中率越高的地方也是防守最严的地方,在这样的区域做动作犹豫不决,只会导致失误”。明白这个道理,队员处理起球来就会果断而理智。如遇到比自己高的,就用步伐来找到投篮点。比自己矮的就硬上等等。

五、结论

中国不是没有好苗子球员,而是这些好苗子球员在他们的黄金时期,没有遇到好的教练,错过了让球技能更进一步的好时机。现在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练好基本功,学好知识。想要训练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细心、用心的培养,认真对待,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拉近中国与世界篮球水平的差距。

猜你喜欢

战术队员篮球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中间战术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