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校园艺术活动还给全体师生
2016-05-30赵翠芹
赵翠芹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可见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正是学生音乐实践活动得以实施的理想平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把校园艺术节还给全体师生,是我们组织每一次活动的宗旨。
【关键词】音乐课程;校园艺术;艺术实践活动
一、校园艺术活动迫切需要改革
(一)音乐课堂教学实践需要校园艺术活动做后盾
作为正在尝试教改的音乐教师经常遇到如下情况:在音乐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兴趣也非常浓厚,但当老师适时地建议大家课下搜集一些资料时,发现他们的收获并不大。经过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学生们还缺乏搜集音乐资料的意识和能力,而作为音乐教师单靠每周一两节课的时间去培养这种意识和能力就需要一定的时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需要各学科的相互配合与渗透。而校园艺术活动正是推进音乐课堂教改实践的突破口,也是课堂音乐教学实践的后盾。音乐与许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校园艺术活动的单一化需要改革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基层各学校音乐艺术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应付上级的各项任务,比如县里、市里每年都必须搞的大型艺术节评奖和汇演任务;一是重大节假日,学校组织的各种庆典活动,如庆“六一”“迎新年”等文艺演出。所以音乐兴趣小组也就成了应付任务的工具,为了应付这些活动而组建,更是以搞好这些活动为目的。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在校生有三千多名,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队员共计仅有一百二十名左右,只占全体在校生的百分之四,可以看出兴趣小组面对的不是全体学生,而是优中再选优的极少数的特长生,大部分学生很少有音乐课外实践活动。所以校园里迫切需要丰富多彩、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活动。
二、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分析现状,我们认为设计校园艺术节活动从学期初就开展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兴趣,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立活动的宗旨
开展活动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组织机构。我们请校长、书记担任艺术节领导小组组长,成员有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少队辅导员及各位教研组长和班主任,调动了学校所有的力量。我们首先确定活动的宗旨为: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参与。这一宗旨符合教改的要求,顺应了广大师生的意愿。实践证明,不论搞什么活动,领导的支持和师生的广泛参与都是成功的关键。
(二)健全评价体系,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
恰当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活动健康开展的保证。我们健全了校园艺术节的评价体系,从艺术节构思到节目的展演,每一个环节都设立分数进行评价。校园艺术节所评出的奖项与学校模范班集体、模范班主任的综合评比挂钩,给学生设立创意奖、表演奖等,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学期下来,全校所有的在校生都参与了班内节目的构思和评选,每个班、每个年级都进行了至少一次节目汇演,师生的艺术素养和对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三)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所有活动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在班内自评阶段,学校设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创作奖,提前要求每个同学为自己班以什么形式参加艺术节比赛构思,中高年级要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学校组织班主任在同一时间以专题班会的形式组织班内展示、评比。学校组织评委巡回监督,并为其班集体整体的活动形式、效果等打分,最后由学生自己评出本班内的最佳创意奖参加同年级的比赛。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在评分标准中学生的参与量也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这就促使班内活动的策划者会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各尽其能。使每个同学都能有一种演员的成就感。从侧面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改革活动形式,贴近师生的生活
以往的县市艺术节只是由学校音乐教师组织音乐特长生去完成任务、取得奖项,我们的艺术节却是贯穿整个学期的一项大规模群众性艺术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多样,非常贴近收拾生活。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班内自评阶段;第二阶段为同年级评比;第三阶段为全校大型的展演活动。同年级评比时,同年级的全体学生当观众,场地就设在校园的一角或操场上,不需要太多的布置和设备,一台录音机,一个接线电源就足够了,既节省了开支,又拉近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东关分校一年级二班表演舞蹈《金孔雀》时,一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竟然在观众席上跟着音乐动情地伴唱起来,这种感人的情景也只有在这种形式下的艺术节中才能见到。
(五)体现家校合作的现代教育意识
《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一书中指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在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实现。”“事实已经证明,缺乏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在艺术节活动期间,众多家长自始至终参与了我们的活动。以往那些演出露脸的机会只落在极少数孩子的身上,现在自己的孩子也要当小演员、小导演了,而且肩负着为班集体争荣誉的重任,所以家长们参与自己孩子对班级节目的构思,陪孩子到音像店去选资料,甚至参与排练、化妆等,有的家长还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观看演出,所以在整个校园艺术节汇演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拍照、录像的家长,那情景比在舞台上的正规演出一点也不逊色。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演出的效果,还在于学生从构思到演出这个过程,关注孩子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无形中受到的熏陶和感染。
(六)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构思往往被采纳,富有创造性的节目也最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五(三)班的课本剧,从音乐的选用到道具的设计,都很有新意;五(四)班的配乐诗朗诵中加进了别出心裁的背景伴舞;五(八)班的舞蹈一出场先来了一个很独特的造型亮相;一(三)班的《上学歌》、二(三)班的《小海螺》是师生同演等等。有的创新体现在服装道具上,有的体现在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上,许多班级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诗歌等是师生们自己创作的。
(七)形成了校园教改氛围,促进了各学科交流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地安排设计。但所有的改革都需要突破口,艺术节就是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艺术节期间,音乐课上老师每节课拿出几分钟的时间,作为“艺术节”的专题讨论,内容和形式不定,比如所涉及到的舞台效果、音乐选材、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音乐与诗歌的联系等等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许多班主任反映,是校园艺术节使他们发现了班内有各种类型的人才,师生之间变得容易沟通了,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活动过后各学科之间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了,音乐走进了语文课堂、数学课堂、美术课堂、英语课堂。以前,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不放人,现在变成了老师也主动参加充电活动了,常常有其它学科的老师来音乐组找一些他们课堂上所需要的音乐方面的资料。活动过后有的班级在语文课上发动学生写了参加艺术节的感想,许多同学都觉得艺术不再显得那么深奥了,它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人人可以伸手抓住它,享有它。
总之,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校园艺术活动为课堂音乐教改提供了实践的舞台,校园良好的艺术氛围也为学生的发展和各学科的教改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相信,我们的校园艺术活动会越搞越红火,越搞效果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