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常见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

2016-05-30郑伟伟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压力自我意识价值观

郑伟伟

摘 要:高中阶段是初中与大学的连接,是人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由于学习特点、学生生理特点及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学生常常出现一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管理经验、相关文献及同行交流,尝试归纳出高中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得出一些对策,旨在为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我意识;学习压力;价值观;外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59-01

一、高中的学生生理特点、学习特点以及家长存在问题

高中生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比较复杂,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容易迷茫而又难以听从家长的教诲,加之高中课程难度大、知识容量大等特点以及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的现状,都容易使高中生出现学习、心理和交往等方面问题。

(一)生理特点。高中生身心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希望摆脱束缚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烈,但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心理上处于摆脱父母的断乳期,加之高中生本身抗挫折能力差,如果没有教师关注引导,他们很容易困惑,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二)学习特点。高中的学习难度加大,在知识系统性、综合性、知识跨度方面都较大,家长,老师等殷切的希望都使他们的压力加大。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些学习、心理和交往方面的问题。

(三)家长存在的问题。近七成高中生与家长沟通存在障碍。缺乏沟通会减少他们释放压力的途径,间接导致他们压力增加,加之部分家长对学生寄予过高期望,或者不考虑学生的想法自己拿主意,都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出现问题。

二、高中生常见的问题

高中生常见的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学习、心理和交往。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学习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学习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而且可以延伸出心理和交往问题,所以学习问题是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心理和交往问题又会影响到学习,所以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学习方面问题。学习是高中生最重要的任务,也是笔者所探讨的最重要的问题。目前,高中生存在学习态度被动,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学习态度,指学生学习中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通常从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力等方面说明。高中生学习态度被动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课上无心学习,考试舞弊等,根本原因是高中生价值观出现偏差,不能科学的认识学习。学习动力,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尤其是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继续学习的内因,这种动力对学生学习起激励、引导的作用。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在老师逼、家长压等外在影响下,才能勉强学习,具体表现为自制力差、时间观念差等。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在于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有一定联系。

(二)心理方面问题。部分高中生存在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这导致他们出现不接受师长教导、难以融入群体、郁郁寡欢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他们自身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压力、缺乏师长的关心及周围人沟通交流太少。

(三)人际交往方面问题。高中生一般都是寄宿制,这使他们与教师、同学以及周围人的相处的机会增多,这对高中生的交往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与教师、与同学、甚至与家长关系紧张。具体表现为不尊敬师长、不听从师长的教诲,同学产生矛盾或恋爱等。这些问题与学生家庭环境有直接的联系,尤其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很容易使他们形成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感受等处事方式,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

三、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高中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求教师既要对症下药,又要多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帮助。笔者认为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去解决这些问题,内因方面要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增加师长与学生的沟通,外因方面则要加强监督、宽严相济的教育学生,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教育效果,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一)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才是成才。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即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成绩提高有辅助作用的价值观。对于屡次违反纪律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如果单纯从学习意义入手教育学生,效果往往不理想,因为这种教育难以引起共鸣。教师应对其进行明是非、知荣辱、自尊自爱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提高成绩、尊敬师长等才是光荣的事情,转变其原有的错误的价值观,这才是治本之策。

(二)教师以身作则,融入学生生活。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高中生自制力、抗挫折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外部监督影响他们的习惯。教师应当融入学生生活,加大对他们的监督力度同时以身作则,这才能使学生尽快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辅助他们的身心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家校联合,加强沟通。教育需要综合的力量,对于问题学生,教师应当关注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尽量较少家庭带给他的消极影响,这就是教师与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必不可少的原因,另外,教师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教师和家长都要与学生有足够的沟通,这样即释放了学生的一些压力,又能使师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从而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家校联合能够拓展对学生教育的时空,使得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进步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四)宽严相济,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教师要想教育学生,首先应当走进他的内心。学习过程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而在生活中教师应当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多关心学生的冷暖。在学生真正面临困难或困惑时,教师和家长应当给予他们格外的理解和关心,化解师长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使他们产生信心与力量,从而减少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总之,高中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着综合性的原因,这些原因和问题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要解决高中生存在的问题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成绩提高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需要我们继续观察、分析和探究。

猜你喜欢

学习压力自我意识价值观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