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三因素研究

2016-05-30卢斌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要素大学生

卢斌

【摘要】当前,高校学风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影响学风建设的三个关键因素入手,探讨了强化学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其中三个因素分别为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辅导员因素。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能力 要素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其本质工作。通过系统学习,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在加上与实践教学合作,保证学生有效的将知识加以运用。为了保证学生進行良好学习,需要对高校学风进行有效建设。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建设良好学风,需要系统分析因素学风的关键因素。进而在关键因素方面开展工作,可以有效推动学风建设。

一、 概念界定

李宇飞(2005)认为学风就是学习风气,其中包括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效益、学习原则、学习效果、学习风格、学习方法等。王巧玲(2007)认为学风即为学习风气,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的等。杨晓东(2003)认为学风包括学术风气、治学风气、学风风气等。尹燕萍(2007)认为学风是一种集中体现,包括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目的等,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整体风貌。宋明江、李德全(2007)认为学习风气是学校的精神面貌、办学理念、文化传统的整体表现,是学校治学原则、态度、精神的综合显现。

综合以上表述,学风是一所学校学术风气、学习风气、教学风气、管理风气、精神面貌等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风气,所以在文中特征学习风气。学风建设旨在依据一定的方式方法,打造校园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因素分析

1.学生因素。学生因素指学生自身影响学风的因素。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学习状态、考试及外部干扰。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自己态度端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本人会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环境,学校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圈子中,如果学习上进心强的同学较多,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自己学习。教学环境、图书馆环境较为舒适,也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进而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是指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状态好,学习进步快,学习成就感多,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考试及外部干扰对影响学风,考试频率高、外部环境干扰大、考试难度大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因素。教师因素是指教师对学风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授课态度、课后指导、教学管理。授课态度,是指教师上课态度。教师上课积极性高、上课认真、责任心强、有激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较好帮助提升学习上课专注力,进而促进学风建设。课后指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外利用课下进行指导。如果教师有这方面的行为,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很负责,继而会促使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不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有利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踊跃性。教学管理,是指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管理。教师在布置任务后,加强监督;在课堂上,强化管理,及时劝勉不认真学习的同学,进而有助于保证有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进而保证学习学习风气。

3.辅导员因素。辅导员因素是指辅导员对学习风气影响的因素。其中包括走访宿舍、学生活动、日常监督。辅导员要经常走访宿舍,关心学生寝室生活,了解学生寝室氛围,对不利于团结、学习的寝室行为,要要及时制止,进而保证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辅导员经常参加学生活动,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于那些不积极参加活动同学,要及时发现,了解原因,采取办法,提高积极性。学生活动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进而会提升整体的学习风气。同时,辅导员要注意对活方案进行指导,对活动形式进行监督,保证整体活动效果,才有助于提升学生兴趣,进而改善学习风气。辅导员加强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学生,并进行积极引导。另外,采取办法,对后进学生进行帮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改变学习方法,进而有效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对后百分之二十同学强化管理与监督,可以改变提升集体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习风气改善。

三、结束语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艰巨任务。当前,信息来源广,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力不高,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因此,高校要采取各种手段,强化学风建设,改善校园学习风气。从学生、教师、辅导员三个群体入手,可以有效改善学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宇飞.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J]. 江苏高教,2005,01:119-120.

[2]尹燕萍. 关于高校强化学风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7,08:21-22.

[3]王巧玲. 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1:119-121.

[4]宋明江,李德全. 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08:80-82.

[5]杨晓东.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03,09:62-63.

[6]陈玉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J]. 高教探索,2014,04:92-96.

[7]梅荣.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学风建设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8]罗滌.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09-112.

[9]刘彦,董俊杰. 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78-80.

猜你喜欢

要素大学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大学生之歌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新大学生之歌
也谈做人的要素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