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子散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2016-05-30王峥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教学

王峥

摘 要: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瑰宝,它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其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具有严密的逻辑,同时在语言上独具一格,对我国文学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先秦诸子散文被逐渐引用至课本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上述知识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现状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35-02

国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其中以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为主体,先秦诸子散文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对学生的思维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这才是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阐述了先秦诸子散文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论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对策,谨以此为之后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情况分析,随着国学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兴起,先秦诸子散文被逐渐编著在教材之中,对学生的思维的启发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这也使得先秦诸子散文文化得以传承下去。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分析,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开展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诸子散文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影响因素。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其实质上阐述的是论辩求真精神,这一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显然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来,除此之外,先秦诸子是在论辩中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自己的治国策略,他们各成体系,对于自己的思想坚决拥护,捍卫真理,这与学生探究知识不谋而合,因而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现阶段教学中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总的来说,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在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意义深远,教师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借助上述知识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对策

(一)实施课堂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探究活动,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够吸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节选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判断信息内容,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学习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不能立刻抛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去分析判断,去伪求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学生在质疑探究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学习的印象,逐步转变成内在能力。例如:某教师在进行《劝学》教学时,在课前向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问题,在《劝学》中有“学不可以己”,这句话与现代汉语中的“终身学习”有无关联性?阐述你的观点。学生在课下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且翻阅了很多课外资料,在当天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学生阐述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在旁进行指引。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提高其思辨能力,能够更透彻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查询资料时汲取更多的知识,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在课堂探究中得到了深入学习。

(二)课堂教学不断追求创新,开发学生思维

随着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实施,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课堂教学逐渐向开放式迈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改革中逐步形成,并且呈现对话状态,继而开发学生思维。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存在非常多的对话,这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课堂教学形式不再拘泥于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出击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应该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氛围更为轻松,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更积极主动的开发思维,使学生逐渐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会,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开发思维的意识,加深广度与深度,培养其思考能力。例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教学时,某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型辩论会,主题围绕“愚公移山的做法笨不笨?”教师将学生进行分为正反两组,正方观点:愚公不愚,反方观点:愚公笨。辩论会进行非常的激烈,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会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大脑思维得以不断开发,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逐步提升,并且逐渐向高度与深度扩展。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益处多多。

(三)谈古论今,开拓学生思维

先秦诸子散文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财富,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极具思辨性,这不仅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起到非常大的助力,而且对于学生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生活经验着手,调动其知识累积,借助现代教学理念去了解古代文化,这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的“和”字,在发展过程中于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学生根据自身储备的知识展开交流探讨,有的学生给出这样的观点:在现代汉语中,“和”字代表的是“和谐”,比如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教师在学生发表完观点给予正确评价,对于学生的阐述给予肯定,现代汉语与古代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先秦诸子散文。

(四)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或是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而不是拘泥于固有思维。发散思维要求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探索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多向性,富有变通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问题设置的技巧,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多元化,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论语>十则》时,教师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着手,从多个层面分析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的涵盖了怎样的哲理?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联系实际生活深刻感悟句子的含义,多角度看待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

三、结语

总体来说,先秦诸子散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瑰宝在教材中得到了广泛引用,并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先秦诸子散文在现代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且对于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文中简要介绍了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宋祥,曹书杰.先秦诸子劝学思想摭谈[J].文艺评论,2011(06).

[2]赵小伟.中学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3]唐衍.对《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教与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3(28).

[4]李顺琴,潘玉华,李兴奎.先秦诸子散文颜色词语法及认知特点[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5]陈文君.诵读诸子经典,探究文化内涵——《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教法探析[J].科技展望,2015(0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