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2016-05-30黄璇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黄璇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结构的整合和重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紧密相连。本文通过分析理想教育的构成,调查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现状,探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点,以求在正确的理论目标引导下,形成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理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想教育,自古就成为教育学领域中最高层次的目标。无论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是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从出人头地,还是到胜者为王。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理想具体化的体现。这与教育所追求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殊途同归。因此,高校学生理想教育应该具有时代性及前瞻性。

一、理想教育的构成。

高校理想教育有异于初高中的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如果说单纯的理论教学仅仅只是绝对认知的话,高校理想教育的实施就应该建立在项目干预的基础上。绝对认知,是“强记教材内容的做法”[1],它“默认了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认为权威认知是已知的,确定的”[2]。学生从绝对认知到项目干预一般经历4个过程。“项目干预是一种以学生个人或学生团体为基础、用以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推动个人发展的规划性活动”[3]。

高校理想教育应该包括:学习能力,领导力以及学习能力与领导力双驱动力下的愿景,最终达到个人特色理想的形成。

1、學习能力是形成个人理想的基本能力。

在褚祖旺教授翻译的《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这本专著里,它把大学期间的学术发展,也就是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除了之前提到的绝对认知,它还包括了过渡认知,独立认知和语境认知。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基本属于绝对认知。随着自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对认知会逐渐减少,逐渐被过渡认知替代。”[4]特别是理解知识取代记忆知识阶段,学生对于现有的认知产生怀疑态度,在不断质疑、争论和结论的过程中,过渡认知就此形成。随着质疑的情况增多,“他们转而质疑大部分知识,即独立认知”[5]。语境认知是大学学习阶段的高级学习能力,即“综合考虑环境中的各种迹象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

2、领导力是实现理想的终身能力。

领导力与一个组织的领导人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区别。领导及领导力的诸多问题一直以来在各个领域变化和演进。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教育领域中,领导力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有达到的能力,即教育目标。

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领导力的培养方式比较单一。除了“伟人示范”的光环效应教育之外,就是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培养及教育。实际上,从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向,我们能够得到启示,项目干预是培养每一个高校学生领导力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制定项目目标与兴趣投影,指导学生在项目设计、制定及实施、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一定执行力,若干执行力的积累,最终形成个人领导力。

3、学习能力与领导力双驱动力下的愿景。

“愿景是学生事务工作的要素之一”。“愿景是一种前瞻的过程”因此,学习能力和领导力的培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想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首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的目标。学生进入高校学习首要目标就是要学习更加高等的专业知识,使自身的职业技能更加专业、高端和特殊化。学生在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之后,进一步要求的就是自身人格的提升和完善。然而,自身人格的提升和完善由于其意识形态的流体型及内在性特征,成为理想教育的难点。

其次。领导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被视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大学生终生发展的理性诉求。”这就规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方向。

然而,在培养大学生领导力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普遍存在的困难,比如“大学生领导力相关理论知识匮乏;大学生领导意识不强烈;激励与沟通能力欠佳、领导特质欠佳;领导过程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在总结和归纳一些专家学者理论和经验,以及综合日常工作实践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机构,选拔专业指导老师;将领导力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优化家庭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及净化社会风气;注重校际、校企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领导力。这一系列平台方向进行课程设置、项目设计以及实习实践。

最后,学习能力和领导力培养的双驱动为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实用性工具。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陌生领域及环境时,能够迅速习得并熟悉所要掌握的经验;较强的领导力能使大学生无论是在熟悉还是陌生的人际交往中迅速找到群体定位,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学习能力与领导力的双驱动为理想教育对象提供了能力保障。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现状分析

在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前提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性架构方面。在进行理想教育之前,我们要掌握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主要不足:学习能力中等偏下,对自身认识不足,人际交往存在误区、对未来生活没有实际规划等。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意志力弱化。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意志力弱化体现在到课率或者听课率不高,寝室大面积沉溺电子游戏现象严重,寝室卫生需要长时间督促、寝室文化氛围不浓,生活自觉性不高。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主要通过严格日常生活管理措施来实现,如课堂考勤制度,寝室安全及卫生检查制度,寝室文化建立制度等。

2、学习能力退化。民办高校大学生在高中階段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然而,在经过大学自主学习生活的阶段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会有一定退化的。这和意志力弱化的过程是同步的。由于环境的因素及学生主观因素的干扰,学生想要努力学习的愿望与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逐渐占具心理优势,学习能力相应产生退化。一般采取的措施为:每周班会制度,辅导员谈话制度,开展学习优秀学生表彰及各类学习经验交流会活动等。

3、领导力缺乏。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之高中时期较为广泛。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特征十分明显。他们试探阶段较长,深度交往阶段固着,终结阶段迅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培养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求达到领导力的习得,最终促进理想教育的达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理想教育的汇合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教学都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理论为指导。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意识形态上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公民的理想都要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爱国主义始终是理想教育的前提和主旋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推动大学生在知识的领域和生活中勇攀高峰的动力。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也要求高校学生在自身修养要求方面始终和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理想教育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融合。

第一,高校学生需要全面认识自己,要求自己,发展自己。在高校理想教育过程中,按照教育过程规律,自我教育属于内化过程占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在理想教育过程中属于矫正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矫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为理想教育铺就正轨。

第二,个人理想要和国家社会理想紧密相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作为高校学生,个人命运更是要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高校理想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时事新闻,教育学生知法懂法,自觉遵守社会法制公德,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青年学生是祖国建设的领军人和主要力量。心怀国家,投身现代化,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高校学生学习工作的首要意志品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学生必备的精神前提。大学生的理想必须要建立在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基础上。

第四,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教育内容。随着社会体制转型,经济转轨与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状况复杂难以掌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不高。理想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引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前提。

高校理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的一个工作方向。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领导力和理想建立的构建,可以使他们具备实现个人人生理想的现实能力。然而个人的理想必须要和国家社会理想命运前途为前提,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科学实践。

注释:

[1]《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顿,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第206页

[2]《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顿,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第206页

[3]《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頓,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第218页

[4]《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顿,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第206页

[5]《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顿,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第207页

参考文献:

《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化论》(美)温斯顿, 储祖旺,胡志红 译 科学出版社 2010-6-1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