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化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2016-05-30曾星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园区建设

曾星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手段,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建立的工业聚集区域,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2014年,怀化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提出把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第一大主战场”,大力实施产业园区“三年倍增计划”。作为后发展地区,怀化产业的“短板”在工业,潜力也在工业,因此怀化发展产业及产业园区重点在发展工业和工业园区。

一、怀化工业园区发展的现实基础

1.区位交通有优势。怀化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柳州这一半径500公里内大中城市的网络中心点,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物资、经济技术流转的必经之地,其经济辐射面可达湘、鄂、渝、黔、桂五省约10万平方公里1500多万人口的广大区域。湘黔、枝柳、渝怀三条铁路干线在市区形成“大”字型交汇,沪昆高铁提升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交通能力;320、209、319三条国道过境12个县(市、区),沪昆高速、包茂高速在怀化交汇;芷江机场开通了至北京、长沙、广州、上海、昆明的航线。

2.自然资源有禀赋。怀化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居全省首位;风能和石煤资源丰富,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矿产储藏丰富,黄金、铜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其中黄金已探明储量40吨,占全省的20%;溆浦的硅砂、新晃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7.14%,森林蓄积量达6691万立方米,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市内有各类中药材2000余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国重点中药材资源的有175种,年产100吨以上的大宗中药材130余种,其中茯苓、天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全市水果种植面积5.62万公顷,年产水果70万吨左右,其中柑橘、冰糖橙、金秋梨、辰州香柚、木洞杨梅等驰名中外。

3.园区发展有基础。怀化首个工业园区——怀化生态工业园设立于2003年7月,2006年4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湖南怀化工业园。建园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亿元,实现引资400亿元,注册企业121家,开工投产63家,逐步形成了以生物产业、食品、新材料、新能源、森工及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在这个工业园的辐射带动下,目前怀化已初步建成市属省级园区2个,县属省级工业园1个、工业集中区12个。到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78.9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5.5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06亿元。

二、怀化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1.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怀化工业园区起步于本世纪初,正逢国家对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错过了全国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机,致使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举步维艰。比如怀化工业园,目前规划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入园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全国500强企业较少。与怀化工业园、经开区相比,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更是不尽人意,芷江、会同、靖州、麻阳等县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破题。2014年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达14家,怀化仍是空白区;省级开发区66家,占县(市、区)总数的一半以上,而怀化只有3家;纳入省级统计口径的工业集中区54家,怀化只有

新晃、沅陵、通道被纳入;全市工业园区实现的技工贸总收入,只占全省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的2.21%。

2.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集群远未形成。园区内相当部分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整体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雷同、层次低下、规模偏小、污染比较严重等普遍性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型增长。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虽然少数企业在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森工等支柱行业已经形成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但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只是同行业内中小企业的集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较窄。

3.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突出。资金方面,近年来国家持续对各级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顿,园区开发建设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別是大部分县属工业集中区,都是近几年才批复建设,正好碰上国家收紧政府平台融资“闸门”,开发建设进程非常缓慢。同时,受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企业创业意向、投资意向普遍不高,招商引资效果十分有限。以怀化工业园为例,除娃哈哈等个别企业外,骏泰浆纸、千源铝业等绝大部分企业都面临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局,无法扩大再生产。人才方面,市内大中专院校的人才培育供给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期脱节,各级政府在人才引进、培育方面的政策环境不具备“洼地效应”;园区大部分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不稳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不健全,招人难、留人更难、引人才难上加难。

4.管理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全市工业园区均属政府主导型园区,且开发建设主体与运营管理主体未分离,行政管理色彩非常浓厚,办事效率、市场效率比较低下。行政、财政、人事等权力均在当地政府,园区不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管理缺乏激励机制,项目审批、商事办理环节多、效率差。

三、怀化工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1.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后发展地区,怀化跨越发展最稀缺的就是创新,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推动园区跨越发展。重视“智慧园区”建设,通过建设互联网、数据网、政务网,实现工业园区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园区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加快园区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重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创业投资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后期突出抓好公共实验室、技术服务中心、交易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园区各种创新平台建设,尤其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研发社区、孵化器、加速器和总部基地,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把园区招商引资置于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视野去思考、谋划和运作,

2.推进投融资创新。在园区开发建设投融资方面,管理主体与开发主体相分离,地方政府和园区共同出资成立专门的平台公司,或通过园区和民间资本共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采取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争取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在产业发展投融资方面,改善园区信贷服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深化银政、银园、银企合作,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创业难问题。同时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3.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理顺和创新管理体制,园区与所在乡镇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县两级园区管理机构行政级别分别明确为正、副处级,并将市县相关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授权下放给园区,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和绩效工资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创新园区管理与服务机制,正确处理开放式社会管理与封闭式园区运营的关系,建立园区用地审批“直通车”制度和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度,形成产业项目快速审批、联动推进机制,着力构建项目审批、项目建设、项目投产三大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园区建设
磐安工业园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