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点燃语文课堂教学的火花
2016-05-30刘鑫
刘鑫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要求教学求真、求实。本文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思想,通过对“教学走进真实生活”,教师要有“真情实感”和学生要有“真知灼见”等三方面的论述,展现语文课堂的生活化。
關键词:生活化;真实生活;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扎实有效地学习。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辛苦,学生在台下学得乏味。浮于表面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无实效可言。要使语文课堂变得扎实而有效,就必须要把握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原则。
一、走进“真实生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通过纯粹的语言和文字来唤起他们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语文课上学生学习的只是零星的生字词语,如不联系实际生活,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则只能停留在表面,学生的认知和领悟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倡导让课堂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使生活的真实情境再现于语文课堂中,用生活诠释课堂。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中有这些词语:夜晚、繁星、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萤火虫、牵牛等词。如果单独把这些词语拿出来理解,对于“爷爷”这些称谓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对于其他的词语许多学生并不了解,更不可能将这些词语联系起来组成一幅画面,切身感受到这些词语的妙处。一年级教师就必须要尝试将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带入这些词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爷爷、奶奶和小丁丁正坐在竹子编成的竹椅上摇着蒲扇乘凉。小丁丁抬头看看天空,夜晚的天空中繁星点点。这是牵牛星,那是织女星,还有北斗星,亮晶晶的,一闪一闪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看得小丁丁的眼睛都快花了,再加上身边那么多的萤火虫在黑夜中闪耀着光辉,它们与天空中的繁星交相辉映,使夜晚更加美丽迷人。通过联想想象,很快学生就能够进入相关的情境,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这些词语所带来的美妙体验。这样贴近生活的课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师的“真情实感”,筑起语文课堂的坚固堡垒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投入的多少和学生收获了多少是成正比的。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提问,每一个评价都需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够打动学生,才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深处,从而引发共鸣。教师在课堂上传真情,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真知,拥有美好的情感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赶海》一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本文无需教师制作多么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也无需教师在课堂上用多少好词好句,只需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也当作一名赶海的人,和学生一起来到海边,跟着作者一起去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与学生一起回到童年,和学生一起分享赶海的快乐,一起奔跑,一起欢笑。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将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赶海之趣。师生的共同参与,使语文课堂变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有了这样的堡垒,学生就能够在语文课中学到更多,获得更多。
三、学生的“真知灼见”,锻造语文课堂的无价真金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学,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依然喜欢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需要记住教师传授的标准答案,无需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只要完成教学任务这堂课就算是比较成功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由此可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会越来越弱,最终只能成为做作业的机器。殊不知,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真知灼见才是这堂课的无价真金,是学生的一次次发问、一次次反思让课堂灵光四现,充满生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出色的语文课需要学生的真知灼见。
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鸟语》一课,可以用省略填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和句式训练。例如练习题目:“从 那里,我认识到_____;从_____那里,我懂得了_____;從_____那里,我学到了_____。”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从反哺的乌鸦那里,我懂得了孝敬长辈的道理。”“从为树木除虫的啄木鸟那里,我学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的真知灼见让整个课堂精彩起来。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的颤动,每一次出奇的质疑,每一次大胆的想象都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都是语文课堂中的无价真金。
只有走进真实生活,教师在课堂上袒露真情实感,引导学生表达真知灼见,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扎实有效,学生才会在学习之路上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梁伯琦.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