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遮光器

2016-05-30丁泽龙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10期
关键词:照相机阻值透镜

丁泽龙

白天,遇到某个美好瞬间想用照相机及时拍摄时,往往难以拍出好的效果,如被拍摄物体过暗而背景光源等过亮,这也是典型的逆光拍摄的弊端。而在夜晚却恰恰相反,光打在被拍摄物体上使得背景几乎一片黑暗。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照相机工作时只能根据整幅画面的平均亮度调节光圈快门,很难拍出亮度差较大的画面。

因此,我设计制作局部遮光器弥补这个缺点。

一、设计方案

如图1所示,被拍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快门光圈的调节,再经过照相机镜头内的透镜组(透镜A、B、C)后直接成像于感光元件上,部分通光量较高的区域则会形成曝光过度的白亮区域,而通光量不足的区域则会形成曝光不足的阴影。

若在透镜组最后一个透镜C与感光元件间紧贴着透镜C加一个局部遮光器(该位置不影响对焦),由于处在透镜C的右侧且透镜C与遮光器的距离小于焦距,因此局部遮光器只会起到遮光效果而不会在感光元件上成像。

1.方案一

拍摄物体前,照相机原本自带的多点测光(在此先以五点为例)先对各点画面亮度进行测算(如图2中A、B、C、D、E五点),再将测算信号由照相机自身的处理器转化为与其亮度相对应的阻值数(亮度越高,电阻越小),传入局部遮光器相对应位置的电路中。

局部遮光器纵面图如图3所示(以一个凸柱所在电路为例)。由ITO薄膜围成的密闭空间中,有许多极微小、极易被吸引的颗粒物,背光侧薄膜上有因ITO薄膜的凸起而形成的凸柱,凸柱在局部遮光器上的位置与测光点在被拍摄画面中的位置相同。

凸柱上有用透明导线或极细的导线缠绕形成的线圈,导线所在的电路中有电源和变阻器,每个测光点对应的变阻器阻值即为照相机自身处理器所传出的对应点的阻值。

所示为局部遮光器工作时的平面图。在画面中,A、B所在电路阻值小,电流较大,凸柱处所形成的电磁铁磁场强度较大,因此吸引到A、B处的颗粒物较多,从而使A、B处的通光量减小。

而C、D、E处亮度适中,电路中电流过小,磁场强度也小,几乎不影响所处位置的通光量。多余的颗粒物则被画面外的F、G处固定电磁铁吸引,且不影响画面内的通光量,达到局部遮光的效果。

2.方案二

如果只需粗略遮光,省略测光步骤,可直接在凸柱上缠绕光敏电阻线圈,两端用透明导线或极细的导线连接电源,其他结构不变。

A、B处较亮,使该处光敏电阻阻值减小,A、B所在电路电流较大,凸柱上形成的电磁铁磁感应强度较大,吸引的颗粒物较多,通光量减少。而C、D、E处亮度较低,光敏电阻阻值大,吸引颗粒物较少,几乎不影响通光量。画面外的F、G处的固定电磁铁吸引多余的颗粒物,不影响画面内的通光量,达到粗略局部遮光的效果。

二、注意事项

使用局部遮光器时,无法增大暗处的通光量,应通过调节光圈、快门使通光量增加,从而使过亮的区域亮度降低。

为减少光线通过局部遮光器时折射造成的偏差,局部遮光器的厚度应较薄,凸柱稍小。为精确控制整体画面的通光量,局部遮光器上的凸柱应适量增加。颗粒物尽量选用白色,避免其他颜色物质反射单色光形成的有色光点影响感光元件。

导线最好为透明导线,且在不影响电路电流的情况下越细越好,以减小导线遮光对画面的影响。为节省照相机空间,可将多个凸柱并联在同一电源上。

猜你喜欢

照相机阻值透镜
四线制阻值检测电路实验研究
励磁线圈对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影响
低电阻碳膜板制作及其阻值的优化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最早的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