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2016-05-30王志远周恺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绩效评估

王志远 周恺

【摘要】本文以项目管理中的绩效评估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从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中包括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活动文化五个方面确定了关键绩效指标,并通过确定权重和标准进行量化处理,得出绩效评估的结果。

【关键词】文化校园;绩效;评估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cultur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Zhiyuan,Zhou Kai

Zhejiang Tong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 Academy, Zhejiang Hangzhou, 31123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y in project management as a guide, in-depth study of university culture of the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o build. From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cluded in the system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and cultural five aspects to determin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d standards, and determining the weigh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Key words: cultural campu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成为教育界的重要工程。在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绩效,是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薄弱环节。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开展评估?评估指标和标准是什么?评估的程序有哪些?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以项目的绩效评估为出发点,应用项目管理中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践,以构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为目标,以期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

高校校园文化是具备高等院校特点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按照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态和设计划分,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有三个层面:内层为制度文化层,中层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外层为活动文化和行为文化层。

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主导着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制度文化是学校在行政规章和制度规定的层面上建立起来的,由相关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要求、实施细则、相关办法等组成的规范要求,体现的是该制度实施主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度文化决定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要求,决定了活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容。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是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表现。从大的角度来讲,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规划布局等内容;从小的角度来讲,物质文化包括校园里的建筑、设施、道路、风景等诸多方面。物质文化直接反应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能够直观的表达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物质文化也决定了社会对高校的初始印象。

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精神文化主要反映在高校环境中的人头脑或者思想里所产生的信念、观念和感念,可以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三观”思想、管理者的顶层设计思路等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制度文化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活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内在参考。

活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呈现方式。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方式就通过活动文化呈现了出来。活动文化主要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反映的是该校校园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学生活动反映的是该校校园文化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的表现。活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

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直接反映,主要是由在校园活动中因人际交往或者个人习惯而产生的文化,通过校园人的衣着服装、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表现好的行为文化有积极热情、文明礼貌等,表现不好的行为文化有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最终的成果。

高校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整体。

三、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的指标构建

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是根据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来进行的,因此确定科学正确的关键指标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核心环节。笔者通过访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来设计关键指标,通过与各高校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此作为确定关键指标的依据。

根据前文所述,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要从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要从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高校校园文化的五个文化内容,笔者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确定了五个重要的一级指标,并对每一个一级指标进行细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標。

第一一级指标: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在行政规章和制度规定的层面上建立起来的,由相关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要求、实施细则、相关办法等组成的规范要求,体现的是该制度实施主体的思想和精神。制度文化下包含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两个二级指标;组织建设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方案计划、经费保障等四个三级指标,制度建设下包括制度完善、制度落实两个三级指标。

第二一级指标: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是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表现。物质文化指标下包括规划布局、场地设备、环境氛围等三个指标;其中规划布局下有整体规划、景观景点等两个指标,场地设备下有区域场所、设备设施等兩个指标,环境氛围下有室外环境、室内环境等两个指标。

第三一级指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精神文化主要反映在高校环境中的人头脑或者思想里所产生的信念、观念和感念,可以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三观”思想、管理者的顶层设计思路等等。精神文化下有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人际关系等四个二级指标:校风建设指标下有表现形式和成果展示等两个三级指标,教风建设指标下有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三个三级指标,学风建设下有评奖评优、科技竞赛、等级考试、毕业就业等四个三级指标,人际关系下有领导班子、教职员工、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等四个三级指标。

第四一级指标:活动文化

活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呈现方式。活动文化下有德育活动、学生活动、实践活动等三个二级指标;其中德育活动下有德育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三个三级指标,学生活动下有传统活动、创新活动等两个三级指标,实践活动下有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等两个三级指标。

第五一级指标: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直接反映,主要是由在校园活动中因人际交往或者个人习惯而产生的文化,通过校园人的衣着服装、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行为文化下有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等两个二级指标,其中行为习惯下有个人文明、公共场所、寝室卫生等三个三级指标,遵纪守法下有违纪行为和违法行为两个三级指标。

四、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来构建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确定绩效评估体系的关键指标是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核心环节,那么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和标准的制定就是该体系的重要保证。权重是反应关键绩效指标在整个评估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筛选出的各指标重要程度,按比例换算百分比,得出个指标的权重。本研究的关键指标有三级,一级指标下面包含多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也包含多个三级指标。標准是和权重配套适用,反应某一个关键绩效指标对整个项目的影响程度。在高校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标标准是能够对校园文化起到积极影响的要求。根据学校的不同,校园文化发展的阶段不同,标准的设定也有所不同。

五、结语

在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物质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化生活的提高要加快脚步。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高校校园文化,也在当代得到了教育专家和管理者们的重视。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如何合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并能在学校发展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构建一套基于绩效评估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蒋旭.项目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的新抓手[J].当代教育论坛,2008,(24).

作者简介:

王志远,1985年,山西晋中,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项目管理、教育管理

周恺,1983年,浙江绍兴,助理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绩效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基于SCP范式对我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的分析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评估依据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