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6-05-30张嫦莉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就业

【摘要】本文立足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实践,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就业单位需求及二者契合度角度入手,围绕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职能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如何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Analysis on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Zhang Chang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practice, employment and the two f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bilities, and around the school, graduates, employers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s discussed, analysis of how to improve the coping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employment of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在2016年6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持续推动就业、着力抓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推送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内容成为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性文件,该《通知》中还就做好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指导工作作出强调。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与就业始终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尽管存在争议,就业数据也是衡量我国高考后初次升入大学学生对高校志愿选择与填报的依据之一。正是就业工作情况在高考考生志愿填报、大学毕业后去向甚至大学办学中的专业设置中的诸多客观影响,招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内各大中专院校官网均被单列高校管理工作职能板块,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就业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围绕所负责的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就经管类大学生就业中的常见问题做一些基本梳理和分析,并尝试性提出一些改善措施与对策。

1.就业常见问题及特征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并非仅仅存在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早在“包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性就已是各届毕业生中的常态化问题,因成绩排序导致的大学毕业选择与自身去向问题,在当时大学统分制度安排下被内化。随着就业机制的放開,因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供给显示出较大灵活性,就业范围选择扩大、就业目标追求泛化、薪资标准诉求也凸显出来。灵活的就业选择机制也催生人才市场严肃的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所负责的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在选择与去向上,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情况。

1.1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政策理解度分析

事实上,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涉及范围非常广,就业中存在问题类型和形成原因也较为集中。总体来看,就业政策导向掌握不明确、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不足和用人单位需求多样性三个方面是造成目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所在。

就业政策对合理规划就业中常见困境的解决具有平台作用和效果,主要呈现于诸如签约与违约责任界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就业宏观指导意见针对性高等方面。在我国近三十余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就业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分配到就业、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几个关键特征的转变。目前来看,我国就业政策的模式转变进程远远尚未完成一个周期性循环,特别是创新创业的提出,也给过去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较为重视的入职就业模式,打开一扇崭新的视野之窗,自我就业将会成为未来经管类大学生择业选择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上述几个发展过程中,就业政策无论从方向还是内容,均呈现出重大改变,一套适应市场机制、具有高屋建瓴指导性地位的总体就业大纲文件亟待出台。

1.2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准备困境分析

大学生自身能力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学风领域和学业成绩方面。“书到用時方恨少”式境遇在大学生面临就业时一览无余。相当比例能够娴熟的处理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大学生群体,在面临近乎“陌生”的社会企业招聘时,所呈现出的“茫然”与“无知”,常常让作为就业指导老师的自己有种束手无策的感慨。经管类大学生外向型的校园内性格和反差极大的内向型社会应聘时性格往往成为他们职场就业面试中的掣肘因素。究其原因,社会实践参与过少,缺乏有效的校园到社会过渡环境和衔接机制。

1.3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中的用人单位需求成因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行各业人才能力的诉求呈现出用人单位日益严苛的趋势,这一现象也与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优秀人才队伍培养和形成过程更为艰辛有着必然联系。例如,有的用人岗位是对营销类毕业生的诉求为主,此类学生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就要体现出更具韧性的性格特征和具有承压心理的思想准备。这与营销类岗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诉求关系较大。同样的,需要团队工作模式的用人单位,特别是诸如工程造价或工程管理类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紧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工程概预算或工程管理项目各个环节的,一个能够富有亲和力和管理才华的毕业生将是对方人才需求中尤为看重的部分。

2.经管类大学生就业中的全面储备

2.1 政策文件信息储备是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展的重要环节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单位往往侧重于非具体技术性的管理、财务、营销、科研等工作岗位。这就需要经管类毕业生能够深刻掌握就业过程中,地方政府信息平台的发布,例如2015年国税局全国范围的公务员人才招聘活动,为经管类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条路线選择的思路。再如当前教育部、地方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提出的政策扶持、信息供给和创业扶持项目资金等,为大学生从事就业工作提供了保障性的政策文件支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经管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对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高端就业渠道与平台的关注。总之,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支持为大学生拓展未来职场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要素。

2.2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供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经管类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是决定就业成败的关键要素。大学毕业生立足自身专业素养,在拟选择单位之间进行有效取舍无可厚非,前提是量力而行才能使自身就业成功有保障。在大学期间有无参加过社会实践、从事过班委或学生会干事等职务,这些要素均为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做了基础性铺垫。做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不做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经管类毕业生走向社会所经历的第一次历练。在就业指导中,将礼节教育、尊重与自重教育、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同一高度来看待,是保证在校大学生就业成功并取得職场发展前景的关键要素。

2.3 设立实习、实践和企业导师制度来完善企业对人才诉求的重心

用人单位的人才引进需要经历较为长期的培养和提供过程。在此过程中,部分已签约人也存在就业双向选择后打退堂鼓的行为或可能性。基于此,通过用人单位实习、实践邀请,潜在签约同学积极参与到用人单位各项工作事务中去,进行全面、高效的大学生素质考察和用人单位水平考察。事实上,这样更容易实现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局面的打开。

3.小结

经管类毕业生同样在高校扩招进程中拥有了较为可观的数量,这一数据在近几年很难呈现下滑趋势。因此,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储备、用人单位工作机会提供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开展此方面的研究,促进经管类毕业生就业有更好的开局,也促使就业工作目标更容易达成。

参考文献:

[1]段敏.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06)

作者简介:张嫦莉,1989年7月,女,重庆,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就业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