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案分析
2016-05-30鲁媛媛
鲁媛媛
【摘 要】如今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步伐日渐加快,如若教师仍旧沿用过往鸭架式口语灌输手段,势必严重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激活成果,最终令其无法顺利应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困境。面对此类状况,笔者决定以人本服务理念为基础,联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丰富的教学情境创设,令原本复杂的数学概念得以简化,激活学生整体感知兴致,使其愿意在课堂上自行分组并加以探讨论证。长此以往,令高中生自然地培养起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减少其高中阶段过于沉重的应试升学压力,并建立起明确的人生奋斗指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理念 教学引导 措施内容
前言:所谓的新课程,就是要求教师时刻将自身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学生本体层面之上,要求其在课堂上自主进行问题探索、实践验证和合作交流,在此期间,体验发现和创造数学知识的高尚成就感。在数学结论自行探索整理过程中,高中生清晰得感受着数学知识形成、应用的时间、空间特性,最终真正达到要学、会学、学好、会用数学等目的。
一、为了充分地激发高中生数学课程感知兴致,首要任务便是做好精彩引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的精彩引入,实质上就是创设多元化教学引导情境,顺势激发学生个体强烈的学习探索兴致。因此,作为专业化高中数学指导教师,其必须时刻关注数学课程的本质性特征,同时适当地进行教学方案形式化改造,避免引入内容的突兀反应,全程树立起严格的针对、趣味、启发、简易、铺垫性规划原则。
首先,联合数学文化体系下的谚语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情境搭设。其核心功用在于尽快辅助高中生个体理清教材内容,启发他们进行课题中心导出,方便后续新课程内容的流畅性衔接。如在讲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课题期间,教师可以将”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谚语导入,并设定诸葛亮解决问题的几率为0.8,第一个臭皮匠解决问题几率为0.6,第二个为0.5,第三个为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一个人成功解题的概率和诸葛亮顺利解题概率相比,哪个更大一些。
其次,依靠生活常见现象和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化感知情境。新课程理念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时刻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社会现象和数学知识有机融合,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影片,令学生维持注意力集中结果基础上,全面感悟各类创新知识内容,长期维持高中数学课堂和谐有趣的合作交流氛围,避免个体身心压力过重而产生任何不适反应,影响后期应试成绩和专业发展前景。如在进行“不等式证明”课题讲解期间,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类问题:“在一杯糖水中加入适量的糖,糖水是否会因此变得更甜?原因何在?”学生由此可抽象出课本中的例题,理清已知、并且、则在不等式证明中的衔接。
二、组织高中生布置实施和数学课程相关的实践项目,形成完善的概念体系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全面认同数学概念的指导价值。实际上数学概念过于抽象且难以精准化掌控。教材中不过提供相关定义,对于形成过程分析明显省略,教师如若不带领学生加以理清,必然会令其今后陷入较深的学习困境之中。所以,指导教师有必要联合数学概念形成规律进行生动情境搭建,鼓舞学生依照已有生活经验和网络搜集整理的背景材料,进一步主动体验和自主演示概念的产生过程,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知结果,从中映射出高中数学概念的一切本质性特征。如在研究“球面距离”课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依据以下工序流程引导学生形成特定概念结构。
第一,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以下资料:我国东方航空公司MU583喷气式客机,由上海向美国洛杉矶飞行,途中受到的气流影响较深,无奈在阿拉斯加州留申群岛某空军基地急降。之后借助多媒体或是地球仪向高中生提问,由上海向美国洛杉矶行驶飞机,在地图上明显沿着北纬的圆直行是最近的线路,为何飞机会选择在东北方向阿拉斯加降落呢。
第二,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和交流。主要就是要求高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加以自由划分,同时借助橡皮泥、图形计算器、地球仪等器具,进行实践探究,一旦思维模糊时则由教师负责提供启发线索。指导学生探索上述问题时要同步界定类比联想、航线选择标准、空间平面转化等标准,憑借AB公共弦,判定在劣弧最短情况下,对应的圆是哪一个?
第三,推理论证并得出最终结论。第一,航线的选取标准,尽量保证行程距离维持在最短范畴之内。第二,距离概念时刻保留最小存在、唯一特性。第三,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是经过两点的大圆在此两点之间的一段劣弧长度,该类弧长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
三、进行例题难度深度的适当拓展,促进高中生数学思维创新能效
要求教师依照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规范内容,进行各项例题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角度精细解析,确保最终应用例题的教育引导价值。归根结底,教材始终是知识体系的精华,从中映射出各类知识间的衔接关系,高中生如若能够将其完整梳理,日后高考成绩必然大幅度提升。所以说,通过拓展、联系建立、知识整合、思想提炼等方式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布置,能够更加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
通过这样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可看到不同知识点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形成知识链),还可看到不同人思维的差异(从别人的思维中获得启迪),还可看到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意义重大。在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拓展中,学生们看到了多题一法,看到了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达到解一题、通一片、提高一步的目的,并从中体验到数学发现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全新的规范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全新课程内容,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化感知情境,令学生思维更加灵活,愿意主动验证总结数学文化存在价值。而作为新时代高中生,不单单要依照教师指导路线进行数学概念吸纳整理,同时要在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渠道搜集学习更多数学知识,同时予以适当的创新改良融合,避免在今后小组探究和合作实践中,产生任何突兀反应。
参考文献
[1]王红霞.聚焦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7(36):77-89
[2]李珍.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3,33(32):120-134
[3]吴贞凤.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4,14(02):13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