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不同身体形态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的影响

2016-05-30董金果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身体形态指标

董金果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高校女大学生不同身体形态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身体形态分组存在组内区间过窄,组间互相重叠的现象;体重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是最大的,在肺活量上表现出高度正相关,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表现出高度负相关。

关键词:高校女生;身体形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07年起将其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从同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新《标准》的实施对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和指导的作用,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更为关注个体健康的发展阶段。本文拟对赤峰学院本科女生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主要从身体形态对身体素质及机能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落实《标准》实施工作及切实提高学生健康体质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一年级至四年级本科女生5326人,测试时间为2015年3月—2015年7月。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络数据库,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进70余篇。

2)测试指标:a.形态(身高、体重);b.机能(肺活量、台阶测试);c.身体素质(立定跳远、仰卧起坐);d.派生指标(BMI、肺活量/体重,以下简称肺活量指数)。

3)测试仪器:身高体重计、电子肺活量仪、电子立定跳远仪、台阶(25厘米)、仰卧起坐仪等,以上测试仪器均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所有测试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且均按照体质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和操作。

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运用ExceL2003统计软件处理,各组间指标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相关系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及机能、素质现状

将被测试女生按照身体形态(根据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查分表)分为肥胖(225人)、超重(281人)、正常(2981人)、偏瘦(1772人)、营养不良(208人)五类,列出测试项目与成绩及指标间显著性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身高在肥胖与超重、正常与偏瘦体重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体重在各组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肺活量指标除肥胖组与超重组外,其余各组间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且表现出随体重降低,肺活量也同步减少的趋势。肺活量体重指数间各组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但随着体重的下降,其指数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项目均表现在肥胖组与超重组、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偏瘦体重组与营养不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台阶试验只是在肥胖组与正常组、肥胖组与偏瘦组及超重组与偏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

2.2 女大学生不同身体形态各单项指标间得分及总得分的比较

比较结果可见,在女子身体机能与素质上,肥胖组各单项在所有组别中均处于最后一名,且只有1项单项分数达到60分以上,平均总分也仅为57.59分,没有达到及格分。超重组各单项在所有组别中均处在第4名,只有2项单项的分数达到60分以上,平均分数刚刚及格。其它3组情况比较复杂,正常组各单项在所有组别中有2项处于第2名,2项处于第3名,没有一项进入第1名,有1项没达到60分。偏瘦体重组在所有组别中有3项处于第1名,1项处于第2名,在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比较中,偏瘦组是最好的,全部单项得分均处在60分以上。营养不良组各单项在所有组别中分别有1项处于第1名和第2名,另有2项处于第3名,有1项得分处在60分以下。如果把身体素质、机能各单项的名次相加,则偏瘦组名次之和为5,位居第1,其次为营养不良组,名次和为9,第3名为正常组,名次和为10,超重组和肥胖组名次和分别为16和20,位居最后。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机能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这符合体质健康测定的一般规律,为何出现形态得分与素质、机能得分相背离的局面?本研究认为可能与形态的得分计算方法、方式有关。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及WHO的建议,对我国成年人的分类标准为,BMI低于18.5为体重过轻,18.5~23.9为正常,24~28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我们发现新《标准》学生身体形态分组存在组内区间过窄,组间互相重叠的现象。如超重组的BMI区间为23.05~26.10,小于24~28的区间,正常组最小值19.63和最大值24.76分别小于偏瘦体重组20.87的最大值和大于超重组的最小值23.05。进一步分析发现,女子超重组BMI小于24的有37人,占该组人数的9.95%,而偏瘦体重组BMI大于18.5的人数达到1879人,占该组人数的76.79%。以上分析显示,女生有相当一部分按WHO标准为合理体重的大学生被划为非正常组,而且正常组和其他组间存在得分差过大的现象。

3 结论

1)肺活量除肥胖组和超重组外,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指标在各组间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肺活量表现为随体重增加而增加,肺活量指数有非常明显的随体重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2)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均表现为超重与肥胖组、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偏瘦组与营养不良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各组间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3)台阶试验只是在肥胖组与正常组、肥胖组与偏瘦组及超重组与偏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4 建议

取消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方法,以国际通用的BMI方法来划分身体形态区间及判定得分。体重因素对机能得分影响过大,不利于判定各组间学生实际的机能水平,不利于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解和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

猜你喜欢

身体形态指标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瑜伽练习对产妇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综述
近三年来安顺市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理机能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析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选材
关于练习瑜伽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KPI与指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