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

2016-05-30王金茹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英语教学

摘 要:当前,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不爱学英语的学生逐渐增多,一些学生对英语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恶情绪,导致英语成绩差,我们把这样的学生称为英语学困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成绩不仅让授课教师为难,而且给整个班级学风带来影响。如何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态度发生转变,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对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英语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让学困生发生转变的现实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转化学困生有利于老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减少这些学生给课堂带来的负能量。面对英语学困生,对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如果能顺利转化学困生,新老师可以从中找到自信,积累教学经验。

二、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英语学困生,正如大多数老师所言,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1)英语基础差,无法适应高中的教学进度。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

3)英语学科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很多内容需要大量的记忆、重复记忆。而且一旦被落下,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别人。

4)学困生本身的个性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如果学了很长时间都没赶上其他人,他们会很容易放弃。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转变学困生观念,学习持之以恒

首先,应该先从思想上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了解每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多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你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交流时注意要用词得当,小心谨慎,不要说一些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

其次,让他们认识英语学科的特点,清楚地告诉他们,即使从现在开始天天学英语,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英语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要努力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一定要建立学习恒心。

(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何让学困生对英语感兴趣?

首先,先给他们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轻松完成,找回自信。完成任务之后适当的给一些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心情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

其次,通过接触,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只要他们进步了, 就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们,让他们对自己所做的感到骄傲。

最后,跟每个学困生家长勤沟通,把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进步表现告知家长,让家长给孩子表扬。得到父母的认可,学困生会信心十足的去学习。

(三)培养学习习惯,强化学习技巧

首先,习惯的养成靠坚持。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学好英语更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英语单词的记忆需要每天不断地背诵,像小溪流水一样。例如:让学生每天早上抽出固定的时间,背10个单词。每天睡觉前考一遍自己早上背的单词,长此以往单词就能达到一定量的积累。这样依次类推地学习其它的英语知识,正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這样对培养学习习惯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强化英语学习技巧。有句俗语说的好,熟能生巧。英语做题的技巧很重要,教师反复的讲解做题技巧,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做各种题型,总结做题经验。再和教师进行交流,进行验证。这好比是学习游泳一样,如果游泳教练只是在岸边手舞足蹈的去比划怎样游泳,而不让运动员到水里去实践,运动员们永远不会游泳。哪怕他们到水里呛几口水,都对下一次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任何科目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各种练习不是盲目的,需要做完练习之后不断的反思、总结,掌握各种做题方法。有人说英语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则不然,英语的学习也需要做题技巧,这些技巧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练习得出。

(四)对学困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所谓的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做到: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

学困生是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采取特殊的方法对待他们,不能在教学上搞“一刀切”。每个学困生的辅导都应单独计划,单独进行指导。即使是同一个人也要多留意他每天的情绪变化,教师应该做到耐心的讲解,认真的总结学困生的反应和变化。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教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从内心深处让他们感动,这样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支持他们有勇气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成绩。

(五)教师尽量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形式,使人感到枯燥。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学困生有一个共同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让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做准备。

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举例子,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滋有味的,让他们沉浸在欢乐课堂的氛围中,时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做点小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编一个情景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者讲一个幽默笑话逗大家开心。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英语课是轻松愉快的,课后也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英语,虽然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在游戏中获胜,或者在进行角色表演时更逼真,但对学习英语起到积极意义。

四、结语

总之,学困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而艰巨的。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需要教师以更多的爱心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人。学困生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愿意把知心话跟教师诉说。这样教师在给他们做辅导时会少一层障碍,多一层了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工作。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把学困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顾培养他们,这些学生会很快的脱“困”。

参考文献:

[1] 于世献.浅谈后进生转化策略.莒县刘官庄镇第二中学,2007,9.

[2] 李洪元,陆士杰.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6.

作者简介:王金茹(1976-),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英语教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