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理上洞察“两学一做”的深刻意蕴
2016-05-30张晓明
张晓明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旨在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升党员服务能力,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做一个有远大追求、有战略定力、有正义感、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的合格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就在于其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其不仅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始终坚持把先进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人民所有,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只有把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结合在一起来考察党的工作,才能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本质。什么是党性,党性不仅要讲其阶级性,更要突出其人民性;不仅要讲生产力标准,也要讲人民利益标准。坚持党性就是最大的坚持人性,坚持党性就是真正坚持人民性,在中国,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党性与人性是高度统一的。
“两学一做”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延伸和深化,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不是一次活动,不是一阵风,不是走过程,不是喊口号,而是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从而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意识,进一步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树立风清气正,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以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导向,以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以上率下、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是具有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内在要求、具体原则的有机整体。对于这样一个知行合一、学做统一的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我们要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夯实学理基础,吃透主旨要义,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接续转化中担当起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担当的责任,树立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形象,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尽到的职责,从而发挥好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而不做,等于不学。学不是泛泛而学,而是全面地学,全面地学党章、学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党章、学党规,主要是学党的宗旨、知晓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两学一做”主要是重温党的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坚持,而是建立在共产主义在中国具有现实性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的现实性,不是说共产主义在某年某月某日一定会在中国实现,也不是不管我们是否相信、是否实践都会到来,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取决于我们相信她会实现,我们愿意为她的到来付出努力。共产主义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必需的,对我们人的发展来讲,共产主义是必需的,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从客观纯粹意义上来讲的,而是包含着我们的实践追求和实践努力。诚然,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共产主义尚未完全成为现实,但是,共产主义没有完全成为现实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运动没有进行。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不合理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有现实的前提产生,共产主义在中国没有完全成为现实,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共产主义的因素,作为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她是一种长远目标;作为要素的共产主义,她就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之中,在现时代,没有不是为共产主义努力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进行着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就是我们在现时代的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理想是远大的、美好的,同时也是与活生生的现实紧密相连的,今天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朝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勇前进的。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消费资料的按需分配;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高境界就是实现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我们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理想始终是高于现实的,现实始终是不完善的,所以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而我们要通过逐步改变现实来趋近于理想,也就是让理想趋于现实,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框架中的一个过程。共产主义是以现实方式实现现实目标的现实运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了解其主要内容,更要把握其精神实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放在一起来学,因为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一个伟大梦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三个倡导”“四个全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也就是“一二三四五”。贯穿这其中的政治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理想追求是共产主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学习其矢志不渝的民族担当、无私奉献的为民担当、坚定不移的改革担当、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互惠共赢的大国担当、强军兴军的治军担当、敢抓敢管的治党担当和好干部的为官担当。只有每个党员干部都意识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并且切实去履行职责,那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期待的、能够兑现的承诺。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中国人民应该对世界有所贡献;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后来,邓小平同志说,中国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那么怎样才算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后来,我们说,我们用那么少的土地养活了那么多的人,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结束了中国人民挨饿的局面,而且正在为推进中国人民全面小康而奋斗,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努力,这些努力所指向的就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经常讲,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党,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以及现在正在解决的中国富裕问题,关键都在我们党。
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以及正在领导中国人民逐步地走向富裕,不是因为我们党是神,不犯错误,而是因为我们党具有忧患意识,具有危机意识,具有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意愿与能力。我们党清楚地意识到,过去先进并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并不代表永远先进,过去拥有并不代表现在拥有,现在拥有并不代表永远拥有。我们党前瞻性地、未雨绸缪地看到自己在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面临着以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为内容的四大危险,面临着以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为内容的四大考验,面临着以塔西佗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为内容的三大风险,面临着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党明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大好事、办好大事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加强党自身思想建设的关键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真正地使马克思主义诉诸实践,就必须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制度,就必须善于学习,敢于学习,乐于学习,并且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学与做有机结合起来。“两学一做”旨在保持并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觉悟。在中国,不是离开人民性增强党性,不是离开人性增强党性,而是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坚持党性,在尊重人民性的基础上坚持党性,也就是说,在中国,党性与人民性、党性与人性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党,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带领人民摆脱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是人做自然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的历史,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党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坚持人民性,坚持党性就是真正地坚持人性。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