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涯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必要性研究

2016-05-30周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生涯模块化

周妍

[摘 要]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职业角色体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价值澄清、职业决策导向等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功能。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并从生涯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学生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的必要性。

[关 键 词] 生涯发展;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26-02

随着北京奥运会、青奥会、世博会等大型赛事和活动的开展,“志愿者”三个字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一项新兴的事业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尤其在高校,志愿服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中重要的一个载体。

笔者以志愿服务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人群,旨在审视和解读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问题所在,并就模块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生涯教育视角的模块设计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设计从生涯发展教育视角出发,以志愿服务活动为研究对象,问卷共分为三大部分:基本信息、现状及问题、模块化管理必要性及方法探析。题目紧扣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4份,调研人群为本专科学生,其中低年级学生占67.03%(740人),高年级学生占32.97%(364人);党团员占96.84%(1072人),群众占2.9%(32人)。被调查者中经济学背景学生占31%,工学背景学生占21%,理学背景学生占13%,艺术学背景学生占20%,文学和管理学学生各占7%,哲学背景学生占1%,被调查人群涵盖了各个层次、各个学科,调研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志愿服务现状及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现在大学生基本都参加过一次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但规律性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且长期坚持的学生只有9%,其他学生基本都是临时性或者阶段性地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比如:调研人群中13%的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参加过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专项等),27%的学生则只参加过一、两次活动,并且只是体验一下而已(敬老院、福利院服务等),而剩下的绝大多数学生(52%)则一直在不规律地被安排着、参加着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规律性、主动性都是不够的。

笔者也在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志愿服务主动性的调查,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差。正是由于主动性差的原因,也导致了19%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13%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的活动管理差,随意性很大,28%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与组织者、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是无效的。

(一)志愿服务流于形式,教育有效性较低

现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流于形式、服务内容单一等现象,活动类型主要包括支教、敬老院、福利院服务、义捐、义卖、义演、协助政府机关或其他社会团体开展大型活动等。而对大众比较关心的就业、个人成长涉及的志愿服务就比较少,一些专业的、专项服务更是缺乏,如农民工法律援助、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鲜少有人问津。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公益宣传(占25%)、大型活动服务(占20%)、环境保护活动(占17%)、青少年、儿童教育服务(占10%)、社会调研服务(占9%)、法律或心理咨询服务(占5%)、医疗卫生服务(占5%)、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占2%)、其他(占7%)。

(二)志愿服务管理薄弱,教育黏合性较低

目前志愿服务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分散性,也有集中性,就高校而言,基本都由学校团组织下属志愿者服务部集中管理,这些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调研中我们发现,79%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因为团组织或者社团组织,11%的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是自己寻找的,剩下的学生是自己开发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真正加入一个固定的志愿服务组织的学生只有34%。学生凭着一时的热情办了一件好事,志愿者从招募、培训到管理,都没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数据显示,只有34%的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前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从事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占39%)、从事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技能(占31%)、培养对志愿服务团队的归属感(占20%),其他(占10%)。

调查表明,只有9%的人非常关注志愿服務,32%比较关注,48%一般关注,11%基本不关注,从下图中也可以看到宣传力度和资金不够都是志愿服务受阻的主要原因。

(三)志愿服务认同不够,教育参与性较低

对于志愿服务而言,社会认可度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18%的学生认为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另外,46%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与学习、工作冲突是志愿服务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社会认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志愿者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体的私利,崇尚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是物质利益的获取,社会公众的赞同和认可是对志愿者最大的精神勉励和支持。

三、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必要性探究

笔者对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必要性进行了研究,88%的人认为有必要,12%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研究中发现,组织志愿服务的团队应该有针对性,志愿服务应该向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发展更多的“草根”组织或社团,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

(一)提供专业培训是模块化管理的基础

27%的人认为缺乏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能是志愿服务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有12%的人认为没有在志愿服务开始之前说明志愿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导致了盲目的服务,也是志愿服务不能坚持的主要原因,因此提供专业的培训,在志愿服务开始之前就设定好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学生普遍(86%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前接受培训是有必要的,只有14%的学生认为培训是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的。因此提供专业培训是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提供了专业培训才可以让志愿者清楚自己的志愿服务需要达到的效果。

(二)生涯教育功能是模块化管理的内涵

青年学生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一段时间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有规划地提供志愿服务行为,这个过程是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提高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正式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过渡和体验,因此志愿服务中承载着生涯发展教育中的自我认识、环境分析、职业定位等重要环节。调查中发现26%的人群对结合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的志愿服务项目感兴趣,24%的人群对能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项目感兴趣,11%的人群对结合专业背景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感兴趣。

(三)做好项目设计是模块化管理的关键

做好志愿服务项目模块化管理要从生涯发展视角入手,剖析得出志愿服务承载着的职业角色体验、职业能力培养、职业价值澄清、职业决策导向等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功能,并形成要素清单。再从功能要素清单入手,设计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应具备的功能模块,以模块化的方式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大类的横向分类,并对志愿服务项目本身的过程进行纵向分段,形成纵横交错的模块化管理模式,从而达到改善志愿服务体系的效果。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本身是有可提升的成长空间的。在全社会的大力倡导、高校的重视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大学生志愿活动将作为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继续存在,研究基于生涯发展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块化管理是有必要的,也具有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惠海旭,张革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功能研究[J].中国市场,2015(27).

[2]许钰晨.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分析: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查[J].文教资料,2013(20).

[3]王顺茗.论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人民论坛,2010(10).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生涯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吐槽退役生涯
模块化住宅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