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6-05-30万秋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因子

万秋红

[摘 要] 为了探讨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比较体验式教学和传统式教学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比传统心理教学课更有效,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学能显著降低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量表躯体化、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依赖、偏执、冲动、精神病倾向十个因子,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 键 词] 高职新生;体验式教学;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11-03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心理健康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经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重灌输、轻体验,忽略了目前教育对象主要为“95后”的大学生,他们更乐于表达,更有主见,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感到厌倦。另外高职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即尚未从应试教育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自信心不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探索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为了探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以我院2016级电气工程与信息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比较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和传统式教学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探索和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将来顺利走上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2015年9月~2016年12月,选取2016级电气工程与信息系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90份进行前测,筛选无效问卷和心理异常的问卷14份。对照班和实验班干预人数各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信效度较高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郑日昌等人于2005年编制,由104个项目组成,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自卑、强迫、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依赖、冲动、精神病、说谎13个分量表,专门用于评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实验组成员采用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视频教学、心理游戏等,对照组则按传统理论讲授为主的形式教学。两组学生均接受前测、后测两次测验。为了控制额外变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同样主题内容进行干预,涉及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与挫折应对、恋爱与性心理、人格塑造、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等十二个主题,并且授课学时一致,均为24课时。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作统计分析:运用T检验处理和分析样本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義。

二、研究结果

对两组在体验式教学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变化进行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水平的9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焦虑、偏执、社交攻击3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的心理健康程度上基本上是同质。教学后T检验表明,两组在躯体化、自卑、抑郁、社交退缩、偏执、冲动、依赖、精神病倾向8个因子上实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焦虑、社交攻击这两个因子得分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没有达到显著的两个因子上,实验组的均值也比对照组要低,这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心理健康状况比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也就是说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比传统教学的心理课更有效。

对两组各自前后测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经过体验式心理课堂教学后,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两个因子上,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在其他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P<0.05),这说明干预有效,三个月的体验式心理健康课短期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照组前后测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进行以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后,对照组在12个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心理障碍、冲动、强迫这3个因子上有所改善,但是改善还达不到统计学水平,说明对照组即以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在一个学期的上课后并没有达到明显效果。可见,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能提高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比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有效。

三、讨论

(一)体验式心理健康课能提高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实验组的前后测对比结果来看,经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社交攻击、依赖、偏执、冲动、精神病倾向这十个因子上有了极其显著的效果,在性心理障碍和强迫两个因子上有显著效果。在实验前,实验组除了在强迫、冲动、精神病倾向这三个因子上分数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外,其余九个因子分数都高于常模,在实验后,十二个因子分数都低于常模水平。这表明体验式心理健康课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课程,部分老师也照本宣科,再加上师资力量良莠不齐,课时及教学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只开设了心理健康的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課,不能保证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得到心理健康课程的辅导,更别提对课程改革融入体验式教学了。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很有必要,不但能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更能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与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比较,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更有效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来看,实验组后测在十二个因子上都显著高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在十二个因子上差异都不显著。尽管前测中,实验组均值高于对照组,且三个因子差异显著,但在后测中发现,实验组十二个因子都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三个月的教学里,传统教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并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而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明显很有效。经过对湘潭几所高职院校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大部分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研室,以大班教学,教师讲授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不受大多学生的喜欢,大多学生都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来上课。实验组采取的是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其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活动性、趣味性、体验性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加活动体验、感悟分享、整合运用,认识自己,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更喜欢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与传统的心理课程相比,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课更有效,不但关注知识获得,更关注学生的感受,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更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开展体验式教学中,需授课教师不断学习与提升。改变教师为主讲的方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设计不同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需求,将知识传授、活动体验、行为训练融为一体,充当活动的引导者,促进师生与生生互动。

2.重视体验的分享、讨论和总结

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要明确主题活动的意义所在,注重体验的分享、讨论和总结,教师在学生的分享中也可以适当表露自己的一些感受,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最后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分析、解释和总结,将感性的内容提升到理论的层次,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内化、整合、提升。一般自己親身经历的事情是最难忘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使用體验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师生积极互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开设以活动体验为主的心理健康必修课能提高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验式心理健康课比传统的心理健康课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应在今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邓丽芳.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

[2]闫蕾,吴佳男,丁庆如.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

[3]高晓露.心理辅导活动课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体验式心理健康因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