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向阅读的更深处漫溯

2016-05-30章利慧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奥特曼感兴趣三国演义

章利慧

从学生的阅读心理来看,阅读的原动力即为阅读的兴趣。閱读的兴趣又缘自于文本的趣味,缘自于读者的一种需要,缘自于一种有效的激励。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但是小学生不仅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对学生读课外书,教师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还应该加以引导,做好过滤,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

一、读书趣味引导要向更深处漫溯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课文阅读也不例外。因为兴趣,学生自会乐此不疲;因为兴趣,学生方能废寝忘食。但是,课外阅读仅仅依靠兴趣显然是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会有以下的弊端:

一是易偏。饮食中的偏食,除了少部分人的生理因素之外,很大程度是因为个人的饮食兴趣;喜欢的多吃啊,不喜欢的少吃,于是导致了营养不良。读书假设也这样,喜欢的就读,不喜欢的不读,也容易导致知识的“偏食”。鲁迅说读书如同酿蜜,采的花多了,才能酿出甜蜜的蜜,偏食必然导致学生精神营养不良。

二是易变。兴趣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态度和情绪”。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兴趣的不稳定性,朝三暮四的现象时常出现。今天喜欢这本书,明天又喜欢那本书,结果往往哪本书也没有读好。

因此,课外阅读从兴趣入手,我们有更长的路需要走。

首先是兴趣的深化。人的兴趣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感觉有趣,还只是停留在兴趣的浅层次,需要向高层次的“乐趣”“志趣”发展。学生的阅读,和成人的休闲阅读不同,他更多的应该着眼于积累、借鉴、构建,要让学生从感觉有趣,继而体验到“读书之乐”,最后领悟到“读书之法、读书之责”。

其次兴趣的转化。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兴趣可以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学生对一本书感兴趣,大多数是源自于直接兴趣——对插图和内容感兴趣。但是,当一本书阅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遇到困难,感到乏味,或者一开始就对某本书不感兴趣,这时候就需要间接兴趣的加入了。比如学生起初很难读完《三国演义》,这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三国演义》,既能走进壮阔的历史画卷,又能享受一次语言盛宴,尽管有些苦难,但是多读几遍,多参阅资料,一定能读懂。这样,把直接兴趣转变成间接兴趣,阅读也就走向了深入。

最后是兴趣的衍化。从兴趣的广度来看,兴趣可以分成中心阅读和广阔阅读。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来看,也存在一个中心兴趣——对某一类书感兴趣。人的全面合写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之阅读某一类书容易导致知识结构的缺陷。人的成长过程中,各类书都应该涉猎、阅读。我们要把学生对于某类的读物的中心兴趣,发展为对有益读物的广泛兴趣,这样,既专又博,学生的人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兴趣不仅起点,而是“向更深处漫溯”,才能使阅读的道路越走越宽。

二、兴趣+不引导=徒劳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知学生读书的重要性。于是,从开始教学我就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想法,刚开始,我没有给学生附加额外的要求和任务。只要学生有兴趣阅读,读的开心就好了。但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些学生的读物中竟出现了封建迷信、暴力倾向等方面的书。交流读书心得时,由一个学生讲的鬼故事吸引了大多数同学,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不良影响。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你喜欢读什么书?”“我们为什么读书?是开心一笑就行,还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呢?”通过引导,学横发现在自己感兴趣的书中也应该进行选择。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我也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入学了《赤壁之战》后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并召开了一次“《三国演义》专题故事会”;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还定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选择课外读物,而且也知道怎样去读书了。

总之,在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呵护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要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受到是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以好读书为前提,更要读好书

记得某日课间,教室里传出大呼小叫的喧闹声。作为班主任的我非常敏感地意识到教室里有事发生。来到教室,眼前的一幕令我惊呆了!只听一学生A大呼:“奥特曼来了!”一个飞毛腿向另一学生踢去。旁边的几个学生也一拥而上,一帮人厮打在一起。好个热闹的场面。这哪像课间休息,分明像在古罗马的“角斗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我意识到这与书有关。我们在强调好书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不良读物给我们造成的不良影响。

如今,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读课外书的重要性,非常支持孩子读书。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肯看,什么书都愿意买。反正有人“买单”,孩子们当然尽情地挑选起自己喜爱的书来。

就拿《奥特曼》来说,奥特曼本是一位正义的使者,是像超人、蝙蝠侠一样保卫地球的勇士。可现在一些盗版刊物却将一些充满暴力的画面肢解出来,书中出现在孩子眼前的全是打斗的场面。孩子不知不觉便模仿起奥特曼的动作来,连玩耍时也是奥特曼式的打斗,爱打斗的奥特曼以深入孩子的内心。而奥特曼这一正义的化身却变得弱化了。

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读物方面,如果任其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点不加引导,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阅读兴趣、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的阅读内容也必然有一定差异。虽然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读得开心很重要,但孩子选择书籍方面,老师与家长也应适当引导。对于小学生,我们更应培养他们不仅好读书的兴趣,而且还要读好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论小学教育》.赞科夫,教育科学出版社

[2]《我们班的阅读日志》.薛瑞萍,长春出版社

[3]《小学语文教学》2009年1月

猜你喜欢

奥特曼感兴趣三国演义
奥特曼大揭秘
更 正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真假奥特曼
三国演义
时空点基——奥特曼
这样的智能厨房台面,你会感兴趣吗?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梦断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