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2016-05-30任广桂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心理障碍高职学生

任广桂

摘 要:高职学生的心理障碍来源于多种因素,要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必须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本文就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四方面的分析,并就这四个方面应该如何进行引导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68-01

一、引言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给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加上高职学生正处于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受到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心理障碍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还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品质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为了保证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必须要对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二、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障碍的发生必然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是学生正是脱离家长的掌握、逐渐迈向社会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更多的表现出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自主心理以及放逐心理等[1]。在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到教师和家长的严格束缚,这一时期的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均是以教师和家长为中心,缺乏必要的自主性。进入大学之后,家长对学生的约束和指点较少,教师也不再像高中阶段那样详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早期容易出现系列的恐惧心理问题。学生逐渐适应高职学校的状况之后,自主心理开始发展。然而由于高职学生均来自世界各地,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诸多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容易产生摩擦与矛盾。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障碍逐渐加强。加上过度依赖电子技术等网络交通工具,进一步强化了高职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学校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智力与学习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导致高职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却无法得到有力的帮助,最终引发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2];其次,学校氛围的不良影响。这是相对于个别学校而言的。部分高职院校的学习风气、校园风气等不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问题;最后,学校单调的业余生活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总会对大学生生活充满向往,然而,当学生发现大学生的生活与想象中差距较大,业务生活单调无味后,学生空虚、烦闷、厌学等心理问题即会被激发出来。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大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心理健康問题以及心理障碍等问题在社会上受到的关注点并不多,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3]。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的知识教育,人们对于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都看的较轻,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障碍时未及时受到合理的疏导与治疗,继而更加严重。

(四)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专制性、民主性和放任型。其中,我国大多数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均属于专制性。该种教育方式即是指家长对学生生活和学习过度的干预。甚至要求,使得学生的性别发展偏向盲目遵从、懦弱、死板等方向发展。民主型教育方式是最适宜学生心理和能力发展的家庭教养方式。从学生的心理障碍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三、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对策

(一)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

高职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时间更多,因此,要解决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多给予关注。对于学生的机构建设来说,当学生的心理开始出现问题时,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要建立专项的心理教育机构,并要求心理教育机构能够根据学校各科教师的工作做好课程安排。机构成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必须根据学校的规定积极辅助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适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4]。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同时还欢迎学生进行自主心理问题咨询和解答,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心理问题,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二)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健康的校园氛围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心理不良情绪,学校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首先,对于校园的文化环境,学校应该要予以优化;其次,对于校园的网络环境,学校要予以控制,限制不良信息的流入;最后,对于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学校应该要根据不同学院以及不同的年级,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给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使学生的压抑等心理得到缓解。

(三)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高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渗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如厌学心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课本教学为主、心理素质教育为辅进行综合教学,并配合心理教育机构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等问题。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在高职院校中远离亲人和朋友,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化。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为学生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等有关,要解决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需要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作者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谭啸,莫少强.心理学手段干预中学跨栏跑教学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127-130.

[2]张力,王贵成,杨香坤.高校学生冰上课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克服[J].冰雪运动,2010,01:78-80.

[3]王晖.职业院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15:100-101.

[4]汶录凤.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02:99-100.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心理障碍高职学生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