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变化研究
2016-05-30郭祎肖薇薇
郭祎 肖薇薇
摘 要:以中部省份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6年、2012年的各省、市(州)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各市经济增长情况,将中部6省87市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区,并构建了5个指标体系对整个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各省内部各经济类型区和省域层面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进行阶段性分析。研究发现:(1)各市呈现出多数发达市发展较快而落后市发展相对缓慢的特征,市域经济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发展态势。(2)从各省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来看,江西省变化不大,湖南省和安徽省两极分化明显,河南省和湖北省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山西省两极分化程度逐渐缩小。(3)山西省和河南省呈现出先“崛起”后“沦陷”的态势;湖北省和湖南省则呈现出先“沦陷”后“崛起”的态势;江西省和安徽省则一直表现出“相对落后”的态势。
关键词:中部省份;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阶段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46-06
中部地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六省组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腹地。由于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沿海对外开放和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战略,这三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从而使得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而呈现出“塌陷”之势。对此,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中共中央果断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近年来,学者们主要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从整个中部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市(州)层面和县域层面[1-4]研究了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变化。有的学者也从各省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中部地区某一省份的市(域)、县域经济差异变化[5-8]。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学者们以不同的参照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有以中部平均水平对各省的比较研究[9-10]、中部各省内部之间的比较研究[11-14]、中部各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研究[15]、整个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区域进行比较研究等[16-17]。基于此,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以整个中部地区为整体的视角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以中部省份综合评价值为参照,结合各市(州)经济增长情况,将中部87个市(州)划分为4个经济类型区进行比较分析,并构建了5个分析指标,对中部地区2000年、2006年、2012年不同发展时段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再将中部各省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整个中部省份2000—2006年、2006—2012年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阶段性的研究。
(一)经济类型区的划分
空间对象即地域单元的确定是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分析的基础,空间划分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其经济发展空间特征的描述。在学术界,一般采用地区GDP增长速度指标来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及潜在的空间模式[18-19]。显然,这种研究方式简单、易行,但难以刻画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发展情况。为了综合评价中部地区综合发展的阶段性动态差异,本文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对中部省份地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综合评价值有正有负,出于比较目的,采用极值化方法将其全部转换为正数。以各市(州)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与经济发展速度作为分类依据,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参考,构建分类评价值M、N,计算公式分别为:M=市(州)综合评价值/中部地区综合评价值,N=市(州)经济增长率/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根据M值和N值大小,确立合理的取值区间,将所有市(州)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区。各经济类型M值、N值的取值情况具体参见表1。
(二)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遵循指标构建原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三级指标体系。由于需要测算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状况,因此,一级指标选择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入手,分别对经济发展的规模、活力、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与消费和社会发展的人口、城市化进行分析,旨在从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合理的综合研究。在查阅了各省、市统计年鉴后,鉴于某些指标难以获取,以及对指标进行测算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GDP增速、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年均纯收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口增速、非农人口比重这11项指标既比较容易获取,又能对中部省份地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表2)。
(一)各市(州)、各省综合评价值及其分析
采用极值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转换为无量纲化指标测评值,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的测定分析。通过数据检验发现,2000年、2006年和2012年的指标变量之间KMO值分别为0.858、0.822和0.771,显示出其指标体系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在SPSS软件支持下,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省、(市)州的综合评价值,将6省和87个市(州)根据其各自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名(表3)。结合各市(区)在省区的对应情况,可以发现:(1)各省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省会城市经济综合实力遥遥领先于非省会城市,且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综合值差距较大。各省会城市中,综合值最高的是长沙市,最低的是太原市。(2)各省省域内经济发展差异也非常突出。从综合评价值看,省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相对最大的是湖北省,相对最小的是山西省,其他省份最高与最低的综合评价值之差介于中间。此外,从综合评价值看,中部各省经济发展差异也较明显。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其中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和河南省4省的综合评价值高于中部地区的综合评价值。
(二) 各经济类型区分类结果
根据前文确立的划分依据,将中部87个市(州)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区。从整个中部地区层面看,增长型市(州)数量少于滞长型市(州)数量,发达型市(州)数量少于欠发达型市(州)数量,呈现欠发达市(州)数比重大、发展相对较慢而发达市(州)发展较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从市(州)综合评价值看,87个市(州)中发达市(州)的数量有34个,占中部地区市(州)总数的39.08%;欠发达型市(州)的数量有53个,占中部地区市(州)总数的60.92%。这也反映出中部地区欠发达市(州)数相对过多的情况,对于中部整体经济实力的拖累过多。(2)从市(州)经济发展速度看,呈现发达市(州)发展较快而落后市(州)发展较慢的特征。中部87个市(州)中,滞长型市(州)共有45个,增长型市(州)有42个,相差不大。在34个发达型市(州)中,有16个属发达增长型。这也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极化现象明显,但市(州)域经济差异将有缩小的趋势。
(三)各省比较分析
出于对各省各经济类型区的比较目的,在经济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AGIij分析指标。指标的表达式及解释如下:
(1)
其中,AGIij为第j省第i类市(州)人均GDP相对中部地区人均GDP的指数, AG0为中部地区人均GDP。
对各省进行综合比较(表4)可以发现:(1)各省都呈现出各经济类型区之间的差距较为显著的特征。各省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水平比较表明,人均GDP水平差距最大的是湖南省,各经济类型区中最高、最低人均GDP水平比值达到3.13。其次是江西省各经济类型区中最高、最低人均GDP水平比值达到3.12。人均GDP差距最小的是河南省,这一比值为2.09。整个中部地区最高、最低人均GDP水平比值为3.62。(2)由人均GDP低于中部平均GDP的经济类型区人口比重情况发现,这一比重最大的是湖南省,高达79.17%;最低的是山西省,仅为38.63%;江西、安徽、湖北、河南4省分别为65.22%、66.80%、59.98%、74.93%。整个中部地区人均GDP低于中部平均GDP的经济类型区人口比重为67.78%。(3)中部各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也具有各自的特征。湖北省经济发展潜力最大,增长型市(州)数量为13个,滞长型市(州)数量为4个, 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也较高,为15 152元; 湖南省所有 的各经济类型区的人均GDP在6省中最高,达到15 781元,发展潜力也较好,增长型市(州)数量为9个,滞长型市(州)数量为5个。江西省整体上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增长型市(州)数量为8个,滞长型市(州)数量为3个, 但由于 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较低,仅为12 165,而人口数量达到65.22%,这将成为未来江西省发展的一大障碍。山西省 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为15401元,相对较高,而且人口比重较小仅为38.63%,但滞长型市(州)数量大于增长型市(州)数量,发展速度已逐渐放缓。安徽省所有 的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最低仅为59.78%,而且人口比重也较高为66.80%,滞长型市(州)数量为10个,增长型市(州)数量为6个,这说明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不断陷落。河南省各地区人均GDP差异最小, AGIij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为中间水平,但增长型市(州)数量仅为1个,滞长型市(州)数量为17个,发展速度在中部省份中最小; 将成为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最大的障碍。
(一)各经济类型区分类结果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其中,AGi为第i类经济区人均GDP, gij为第i类经济区第j个市(州)GDP,Pij为第i类经济区第j个市(州)人口数量,n为第i类经济区市州数量。
根据前文确立的划分依据,将中部87个市(州)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区。本文针对2000年、2006年、2012年3个时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一步从市(州)域、省域、以及经济类型区等层面分析2000—2012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对比分析发现2000—2012年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的市州数量变化不太明显(表5):(1)从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市州数量及占比变化看,发达增长型经济区的市州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发达滞长型经济区的市州数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次表现为欠发达增长型经济区的市州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欠发达滞长型经济区的市州数量呈先变小后增多的变化趋势特征。此外,2000—2006年间,发达型市(州)减少了1个,欠发达型市(州)增加了1个;2006—2012年间,发达型市(州)减少了1个,欠发达型市(州)数量没变化 。①2000—2006年间,增长型市(州)数量减少4个,到2012年数量没有变化。2000—2012年间,总的来说只减少了4个。各经济类型区的市(州)数量变化反映了中部地区市(州)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滞长的态势,且欠发达型市(州)比重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2)从人均GDP及其指数看,2000—2012年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人均GDP均有显著提高,但从各经济类型区的人均GDP指数来看,发达型经济类型区的人均GDP指数从2000—2006年都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这说明,从2000—2006年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差异不断加大,发达型市(州)的发展水平相对更高,而落后型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低,发达型与落后型市(州)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所拉大。2006—2012年,除欠发达滞长型经济类型区人均GDP指数均有减少。这说明,从2006—2012年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所减小,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发达型市(州)的发展水平相对降低,而落后型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提高了。总体来说,从发达滞长型、欠发达增长型和欠发达滞长型经济区来看,中部地区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2000—2006年差异有扩大趋势,但到2012年,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缩小,但缩小的幅度并不是很明显。
(二) 各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阶段性比较分析
1.2000—2006年
(1)江西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经济类型区发展差异变化不大,发达型经济类型区增加一个;发达型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小幅降低。这客观反映了2000—2006年江西省经济实力在中部地区相对提升,但总体上依然是“相对落后”的省份。(2)安徽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发展趋势,欠发达型经济区的人口比重有所减少而人均GDP指数也减少至六省中最低,且这一指数下降明显,反映出安徽省在中部发展中相对落后。(3)湖北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整体上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发展趋势。欠发达型经济区的市州数量增加两个,且GDP占比明显下降;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口比重也有小幅上升。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一直保持第一,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指数排在第三位。这反映了湖北省各经济类型区呈现出一定的极化发展特征,各经济类型间发展差异扩大。(4)山西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保持上升态势,欠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比重相对降低。发达型与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均有较大程度的升高。表明各经济类型区发展较为协调,经济类型之间发展差异有所缩小。(5)湖南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两极分化较严重,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有所扩大。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有所上升,虽然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口比重有下降趋势,但其人均GDP指数下降了大约10个百分点。(6)河南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整体上也基本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有所上升,人口比重也相应上升。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明显上升,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有较小幅度的下降。可见,除山西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有所缩小外,其余五省均有所扩大,其中安徽省扩大最为明显,湖南省次之。
2. 2006—2012年
(1)江西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继续增长态势,发达型市州数量增加一个。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的同时,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也有所上升。但发达型经济类型区人均GDP指数下降较大幅度,下降了25.55个百分点。欠发达型人均GDP也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表明江西省相对2000—2012年的发展速度放慢,但是省内发展差距开始缩小。(2)安徽省明显的两极分化发展趋势有所缓解,2012年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有所上升,占全省人口比重也相应提升。欠发达型人均GDP指数依然是六省当中最低的,人口比重排名第三。这说明安徽省依然是中部地区发展较落后的地区。(3)湖北省各经济类型区呈现出两极分化缩小的趋势。发达型经济区与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相差了几乎3倍。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与占全省人口比重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发达型经济区与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变化幅度都很小。(4)山西省各经济类型区经济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发达型市州数量也增加1个。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上升了10.29个百分点,人口比重上升9.18个百分点。发达型和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均有下降。表明各经济类型区发展较为协调,整体发展变化不大。(5)湖南省各经济类型区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并有所扩大,发达型经济类型区占全省GDP比重有所减小,但是发达型经济区市州数量仅有3个,而且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下降到20.83%,却创造了41.05%的GDP。发达型人均GDP指数上升58.11个百分点,欠发达型经济区人均GDP指数仅上升了7.72个百分点。(6)河南省各经济类型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省内各经济区发展的差距在缩小。发达型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和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有很小幅度的降低。发达型经济区和欠发达型经济区的人均GDP指数都有所降低。可见,中部省份整体发展速度变缓。
总之,2000—2012年间,从各省内各市(州)经济发展差异变化来看,江西省变化不大,湖南省和安徽省两极分化明显,河南省和湖北省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山西省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程度逐渐缩小的趋势。
(三) 各省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分析
综合对省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动态对比(表8)可以看出:(1)2000—2012年间,除湖北省和山西省,其余各经济发展综合排序变化都很小。(2)江西省从2000年、2006年和2012年占中部地区GDP比重都有所提高,但幅度都比较小,2006年提高了1.08%,到2012年提高了0.15%。但是,江西省整体占中部地区GDP比重仍然较小。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2000—2006年间占中部地区GDP比重都有所降低,分别为0.04%、4.79%、1.31%;2006—2012年都有所提高,分别为0.32%、2.3%、1.84%。山西省、河南省2000—2012年占中部地区GDP比重先分别上升了2.24%、2.53%,再分别降低了0.75%、3.88%。其中,河南省在2000年、2006年、2012年占中部地区比重一直是第一位。从2000年到2012年的变化来看,江西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占中部地区GDP比重都有所上升,分别为1.23%、0.28%、1.59%、0.53%;湖北省、河南省占中部地区GDP比重都有所下降,分别为2.49%、1.35%。从这些变化当中表明,各省在2000—2006年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但到2012年基本又回到了2000年各省占中部地区人均GDP比重。(3)从人均GDP指数变化来看,江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从2000年到2006年再到2012年间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分别为3.29%、19.38%、8.35%,然后再下降,分别为0.43%、12.95%、12.65%。其中,江西省变化幅度较小,山西省、河南省变化幅度较大。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从2000年到2006年再到2012年间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下降,分别为0.14%、18.6%、5.22%,再上升,分别为5.54%、14.91%、6.69%。其中,湖北省变化较大,但是从未低于100%,除2006年以外,一直排名第一位;安徽省、湖南省的变化都较小。从2000—2012年间的变化来看,江西省、安徽省、山西省、湖南省人均GDP指数均有上升,分别为2.86%、5.4%、6.43%、1.47%;湖北省、河南省人均GDP指数均有下降,分别为3.72%、4.3%。从这些变化当中表明,各省在2000—2006年间的变化幅度较大,但到2012年基本又回到了2000年人均GDP指数,这与各省占中部地区GDP比重的变化相一致。(4)从人均GDP指数大小排序在2000年到2006年再到2012年的变化来看,湖北省由第一下降到第三,再回到第一位;湖南省由第二降到第四,再回到第二位;河南省由第三位到第二位再到第四位;山西省由第四到第一再到第三位;江西省由第五位到第五位再到第六位;安徽省由第六位到第六位再到第五位。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为: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其中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和河南省4省的综合评价值高于中部地区的综合评价值。总之,2000—2006年间,山西省和河南省发展速度最快,在“中部崛起”中发展势头最为猛烈;湖北省、湖南省出现“沦陷”之势;安徽省和江西省则“相对落后”。2006—2012年间,山西省、河南省发展最为缓慢,出现“沦陷”之势;湖北省和湖南省出现“崛起”之势;江西省和安徽省则依然表现出“相对落后”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可,栾贵勤,王海龙.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7):13-18.
[2] 周杰文,张璐.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1):49-52.
[3] 张改素,丁志伟,王发曾.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5):15-23.
[4] 张仲芳.中部各省经济崛起的动态测度与崛起指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46-48.
[5] 赵玉芝,董平.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人文地理,2012,(1):87-91.
[6] 熊鹰,王克林,文先明.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格局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境,2008,17(1):22-29.
[7] 龚承刚,李妍.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11):79-82.
[8] 方叶林,黄震文,陈文娣,等.2001—2010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831-839.
[9] 郭媛.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地位[J].科技信息,2007,(20):10-11.
[10] 储节旺,周绍森.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现状综析[J].江淮论坛,2005,(3):25-29.
[11] 张仲芳.“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江西发展状况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5-9.
[12] 黄志坚,贾仁安,吴键辉.中国中部6市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18.
[13] 徐李全.“江西在中部崛起”的总体态势和时序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15-20.
[14] 胡振华,孟卫华.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角色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4):37-40.
[15] 魏晓,陈威.“中部塌陷”与湖南经济的崛起[J].经济地理,2004,24(6):776-800.
[16] 覃成林,唐永.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塌陷”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0):6-10.
[17] 周绍森,王志国,胡德龙,等.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54-60.
[18]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6):36-39.
[19] 鲁凤,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80.
Abstract: In the central province as the study area, from 2000, 2006, 2012, the provinces, city (state) data,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cities, the middle 6 province 87 city divided into 4 economic zones, and constructs 5 index system of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economic type the changes within the area, economic area and provincial 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analyzed. The study found that: (1)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st developed cities, rapid development and backward city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slow, the difference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economy is expanding shrink. (from 2)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Jiangxi province changed little, Hunan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and Hubei obviously polarization, showing the first expansion trend, Shanxi Province,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s gradually reduced. (3) in Shanxi province and Henan Province showed a "rise" after the fall of the situation; Hubei province and Hunan Province, showing the first "fall" after the "rise" of the situation; Jiangxi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has shown a relatively backward situation.
Key words: provinces in central part; economic zon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s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