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学的不只是技能

2016-05-30悠爸

为了孩子(3~7岁)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救生圈池子玩水

爸爸时间

在吴悠成长的过程中,安全是悠爸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悠爸一直从多方面培养训练吴悠的安全能力,游泳就是其中的一项。

大概是因为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每个孩子都浸在妈妈羊水里,所以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不喜欢玩水。

吴悠第一次游泳是在刚出生之后,在妇幼保健医院,脖子上套着救生圈漂浮在一个小水池里,那次,她游着游着还睡着了。我正式带吴悠去游泳池,是吴悠小班的时候。原本打算当时就找个教练教吴悠学游泳,结果那天在泳池看到的一幕,让我决定不着急请教练。

游泳池有2个池子,一个深一个浅,我带着吴悠在娃娃池玩水。旁边一位家长正在质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按照教练的要求憋气闷水。一开始,那孩子还愿意试试看,不过,可能是没掌握要领,所以,头刚扎进水里,就以最快的速度抬起头呼气,几个回合下来,家长的语气也就从鼓励转为失望、生气。终于,当教练再一次要求孩子闷得时间长一点的时候,那孩子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我在一旁看着,心想孩子明显已经怕水了,如果学游泳学成这样,还是玩几年再说吧。

我对吴悠的教育理念之一是顺其自然。在游泳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虽然也有好友说,她家孩子是被教练扔进游泳池,被逼迫着学会游泳的。我相信,这个方法不是对所有孩子有效,而且,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对水的恐惧从而不喜欢水,即便学会了游泳,失去的是玩水的乐趣。

接下来2年的时间里,我也还是会带吴悠去游泳池玩。大多数时间,吴悠喜欢在小池子里玩,因为她可以站在里面,有安全感。在小池子里,我和吴悠会玩大鱼抓小鱼的游戏,每次无论是我抓到她,或是她抓到我,都会听到吴悠开心的笑声。当然,玩这个游戏的前提是对池子里的其他客人没有影响。

小池子玩一阵子后,吴悠有时候会提出去大池子玩玩,于是,我就给吴悠戴好救生圈或穿上救生衣,向大池进发。在大池子里,我们玩的游戏有以下几种:

1)跳水

我在水里,吴悠穿着救生衣从扶梯或岸边跳下来。当然,要旁边没有人,水花也就不会溅到周围的人。这个游戏挺刺激的,吴悠玩得乐此不疲,慢慢地,吴悠不怕水了,胆量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2)海马

吴悠有时候喜欢趴在我背上,让我在水里游或者走,她就能跟着动,甚至还能用语言来指挥我。这个过程不仅能强化我们的亲子关系,还能很好地让孩子与水连接。

3)抢球

我把水球丢在吴悠面前不远的地方,然后,一二三,我们一起去抢。谁先抢到,谁就胜利,就可以再次丢球。吴悠十分喜欢玩抢球,她戴着救生圈或穿着救生衣,全力以赴地往前“游”,每次比我快那么一点点抢到球的时候,就开心得不得了。其间,她的水感已经慢慢积累。

我就这么陪着吴悠玩水,让她从中享受玩水的快乐。那么游泳还学吗?学啊,当然要学。我有时候也会问吴悠,想不想请个教练,而吴悠通常立刻就说“不要”。不要就不要,顺其自然,不着急。

转眼吴悠大班了,有一次我带她去度假。度假村有3个游泳池。这可把吴悠乐坏了,轮流玩。度假村有一个滑梯泳池,吴悠想去尝试,我说:“好啊,就一起去。”从滑梯滑下来,人会直接落水,水虽然不很深,但如果是坐着,一定会没过头。也就是说,吴悠如果要玩,就需要在落水的瞬间,屏住气,然后迅速站起来。吴悠在一旁观察其他孩子玩滑梯,过了大约5分钟,她打算去尝试一下。我自然早早地等在落水点,准备好随时把吴悠捞起来。结果我一次都没捞到,因为吴悠每次都自己站起来,并且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瞬间憋气。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有冒险挑战的事情,当孩子自己观察、判断、准备后决定行动的时候,通常都能挑战成功,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建立自信。

度假村还有一个圆形的游泳池,中间有个小岛,水正好没过吴悠头顶。吴悠很想上岛,我说:“好啊,那就骑海马去吧。”于是我就驮着吴悠到了小岛。吴悠在小岛上玩了一会儿,要回岸边。这次,我没有直接把她驮回去,而是站在稍远的地方,让吴悠自己扑过来。在与吴悠的日常互动中,我经常会顺势设置一些吴悠能够做到的冒险挑战任务,让吴悠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由于水比自己站着要深一点,又没有戴救生圈,吴悠心里还是有一点害怕的,磨了好一会儿,一直在为自己鼓劲儿。我一方面耐心地等待,一方面帮她评估风险,例如伸出手示意给吴悠看,她和我之间其实就一手臂的距离。而且我保证,如果扑过来没有及时抓到我,我会立即伸手,把她捞起来,时间一定会比滑梯泳池落水的时间更短。就这样,吴悠最后鼓足勇气,扑向我,挑战成功。

这种冒险挑战的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一些恐高的成年人在体验高空拓展项目断桥时的感受,一旦挑战成功,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突破。接着,吴悠就要求我站远一点,再站远一点,自己开始一次次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了。

当度假结束的时候,吴悠已经能够在水里憋着气游一米左右了,虽然她游得很紧张,距离也很短,但对吴悠而言,算是质的突破。吴悠自己也很高兴。

回到上海,吴悠还让我带她去游泳。这次游完后,吴悠主动提出想要学游泳。太好了,我等了2年,终于等到了。我一直认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比得上孩子的自觉了,而自觉的动力来源,就是孩子自己想要学,所以,当孩子想要学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

我很快联系好教练,带着吴悠上了一堂体验课。课后,我问吴悠是否想学,吴悠想了想坚定地说:“想学。”于是,我和吴悠约好,如果开始上课了,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完整地上完,这也算是契约精神的潜移默化吧。

体验课是初春去上的,虽然是温水游泳池,但水温也就20℃左右,体感还是有点冷的。由于担心吴悠生病,正式开始上课是天热后。吴悠一边学游泳,一边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开学之后,吴悠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间生过几次病。和朋友聊天时,了解到他家孩子是从幼儿园开始学游泳的,冬天也不间断,发现经过一个冬天的锻炼,孩子的体质好了很多。于是在吴悠一年级的冬天,她完成了首个冬泳。如今,吴悠坚持跟着教练专业学习了2年,蛙泳、自由泳、仰泳全掌握了,体质也的确上了一个台阶。

学游泳这件事情,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能。首先,是建立孩子与水的良好关系,也就是让孩子喜欢玩水,不害怕水,即便呛水了,也还是要在水里玩的这种关系。第二,是孩子内在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人生路上,很多成长都是如此。第三,跟着教练学习游泳,必然有一个重复训练,相对枯燥,这一方面是磨练心性,另一方面也在培养孩子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所以,在游泳这件事情上,我也继续执行着自己顺其自然、体验教育、冒险教育的教育理念,静待孩子自己体验,自己克服恐惧,收获更多的成就感、自信与乐趣。

猜你喜欢

救生圈池子玩水
玩水
只要你踏上充满花香的路
Cartoons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玩水之旅
在海中
智能救生圈
简易野外救生圈
枫叶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