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线谱在古筝教学中的必要性

2016-05-30刘欣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五线谱符号

刘欣

【摘要】当代作曲家创作的古筝曲,大都是由五线谱来书写完成的,但是对于部分古筝学者,尤其是社会中非专业的古筝学者,普遍认为使用“翻译”过来的简谱一样可以完成乐曲演奏。但是,五线谱和简谱除了在记谱方式上的不同以外,对于演奏者最大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本文就围绕该问题来进行粗浅解答。

【关键词】五线谱 视谱 符号 创作筝曲

古筝是当今中国传统乐器中发展最全面、流传面积最广的乐器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于筝谱的记录有过工尺谱、二四谱等,在今天,常用的筝谱通常为简谱和五线谱。对于简谱,绝大多数入门级别的习筝者都并不陌生,可能在他们相当长的一段学习期间,与他们为之作伴的都是简谱,但是突然到了某一天,他们发现需要用到五线谱时,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民乐还要用五线谱?能否使用移植成简谱的乐谱?

搞懂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以下几个观念,1、简谱并不是中国传统民乐的代表性符号,最早的简谱概念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经过众多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努力,它最终得以成形并于1904年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并取代了工尺谱,成为主流的乐谱记录方式。2、什么是曲谱?——记录音乐音高或者节奏的各种书面符号的有规律的组合。无论是文字谱,还是五线谱,首要的目的是表达记谱人对于音乐的最直观的“第一手“描述,因此,对于谱曲的理解直接会影响到演奏者的实际演奏。

综合以上两个观念,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为什么在古筝教学中要使用五线谱。

通常在经过若干年的学习之后,习筝者都会进入到现代作品的学习阶段,这类作品通常有两个特点:1、采用五线谱创作,2、自创演奏符号。当代的专业作曲家,大多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作曲系,他们所学习、接触的作曲过程都以由五线谱为主,因此他们也顺理成章地使用五线谱来为民乐谱曲。但是由于如今古筝教学中五线谱并不十分普及,因此会有一类乐谱是专门把作曲家五线谱的原谱译成简谱,这类曲谱流传广泛,基本上,演奏频率高的那些创作筝曲都各自有其简谱版本,在网上一搜比比皆是。那么就会有人问到:既然简谱版本这么普及,为什么一定要用五线谱呢?

原因有几下几点:

1、翻译的曲谱通常会有一些笔误。有些是粗心造成,而有些则是不理解作曲者的意图而成。 第一种问题虽然看似容易避,但实际上类似问题出现比较频繁。而第二种问题则更对译谱人有着较高要求,需要译谱人对作曲家的写作手法很了解,同时要熟知古筝演奏中的各种技法特点,所以通常是对原谱极为了解并且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专业古筝演奏人事方可胜任。

2、与伴奏(例如钢琴)的配合更准确。古筝乐曲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乐曲都配有钢琴伴奏,例如《临安遗恨》、《云裳诉》、《枫桥夜泊》、《望秦川》等等,这类曲谱通常是古筝和伴奏声部同时出现于乐谱上,对于演奏者了解整个乐曲的结构、伴奏声部和主奏声部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看简谱的话,只能体现古筝声部的乐音,而伴奏声部曲谱的缺失会对整个演奏产生巨大影响。另外,在合伴奏时,如果演奏者的读谱音高概念是首调,而钢琴伴奏人员则是固定音高,在一起商讨音乐时会出现一定交流上的障碍。

3、五线谱在识奏阶段更容易上手。学习民乐的同学经常会听到两个字:“首调”而与之相对应的则叫“固定调”,

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如果采用五线谱识谱,在概念转调时根本无需更换音阶概念,极大提高了视谱效率,也更容易背谱。比如筝曲《幻想曲》,这是一首由王建民先生创作的演奏级别的古筝独奏曲,该乐曲由人工调式组成,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多次概念转调,如果用简谱视谱的话,演奏者头脑中要记有多种不同的音阶排列顺序,非常容易造成音阶排列混淆,同时增加视奏和背谱难度。

综上所述,五线谱的使用在教学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極端,认为五线谱似乎比简谱“高级”,谱曲没有贵贱之分,其最终目的就是可以准确传达作者意图,帮助演奏者进行准确表达。只是在针对这类乐曲时,尽量采用五线谱为佳。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由简到繁的步骤,可先从五线谱的练习曲进行视谱练习并逐渐过渡到乐曲的视奏。

猜你喜欢

五线谱符号
嘻哈音乐课
河面上的五线谱
天然的五线谱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孩子们的五线谱
倍图的全符号点控制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pqr阶Cayley图的符号星控制数
在留守儿童的“五线谱”上谱入浓浓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