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究

2016-05-30邱甜甜程艳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职业生涯规划

邱甜甜 程艳

摘 要: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医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通过对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需求进行实证调研分析,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57-0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对于医学生,如何实现个人发展和终身职业发展,需要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指导医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诸多医学院校都有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关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研究对象较为宽泛,对医学学科规律和职业特殊性的考虑较少。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高校应结合自身培养目标对学生开展各具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本研究以低年级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低年级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一、当前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对个人职业生涯自我规划的需求情况和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非常需要和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占比7269%,可有可没有态度的占比1932%。该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需求。非常清楚和清楚个人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内容的学生,比例达到3361%,对个人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认知一般的学生占比5672%。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认识不够。

(二)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和满意度评价

调查显示,对于现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认为效果一般的有3739%。该结果表明学校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还是有一定帮助,但也需要提高效果。对于现在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达到3529%,认为现有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的占比5798%。该结果表明学生对现阶段学校实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不高。

(三)职业生涯教育需求方式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五项教学形式分别是课外实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职业测评。学生最想要的授课老师是专业导师,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专家。专业任课老师、就业指导专家和辅导员也列入选择。在教育内容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感兴趣的五项教育内容分别是求职面试技巧指导、行业从业能力培训、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自我探索潜能开发、就业招聘信息。结果表明低年级医学生喜爱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探究

為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紧扣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和需求。本研究通过对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改进。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注意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就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不同的个人特点实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医学院校应成立生涯辅导中心,为每个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决策咨询、建立个人生涯发展档案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提供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辅导,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制定合适的规划。学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应根据每一阶段医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所处环境特点,建立分阶段职业规划辅导,满足他们在不同环境和不同阶段的需求,使他们真正将学生生涯与未来职业规划有机结合[3]。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应该注意多样化

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最感兴趣的职业规划教育形式是课外实习。见习实践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4]。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安排医院见习活动,能满足学生渴望探索未来职业的欲望[4]。除了实习外,社会调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也是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形式应该注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应该注意多元化

因医学生专业性很强,就业领域方向较明确,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似乎没那么重视[3]。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感兴趣的职业规划教育内容可以分为学生生涯规划、求职能力提升,就业环境认知、职业能力提升四大块内容。这四块内容涉及到求学、求职、长期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学校可以根据医学生所在发展阶段的任务特点而进行组合、突出重点,构成系统、全面、立体的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应该注意专业化

职业生涯规划的师资队伍应该是由3部分组成。一是专职人员,主要是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员和专职的就业辅导人员。二是兼职人员,主要是辅导员以及普通老师。三是外请专家。目前,高校应该加强专职人员的建设,提高兼职人员的素养,增加外请专家来访次数,尤其是专职人员应该专业化、专家化。高校应当加大投入,培养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强化这支队伍的学习与培训,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

总之,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让其能顺利就业和实现职业发展,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紧扣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和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专业化,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赣南医学院教学改革课题:Jgkt-2015-71

参考文献:

[1]林文诗.新形势下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思路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66-968.

[2]刘洁.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1(6):55.

[3]龙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虚与实[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82-83.

[4]Garica RL,Windish DM.Resident career planning needs in internal medicine:a qualitative assessment[J].J Grad Med Educ,2010,23(6):37-39.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