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泛谈

2016-05-30程丹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界定因素

程丹丹

[摘 要] 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认同概念主要存在“过程、状态说”和“感知说”两种界定方式,其结构要素包含“九要素说”“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等几种不同观点,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好的教师应在认知上对自身有清晰定位,在情感上热爱教师职业,在行为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关 键 词]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40-02

20世紀90年代,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1世纪初。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催生了对教师职业——尤其是对师德修养的高要求,教师职业认同作为师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成为我国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是推进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结构和影响因素做一简单梳理,希冀能为该领域研究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在教育研究领域,有关“职业认同”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学者的强调重点也相去甚远。从简单化的角度来说,可以将我国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总结为“过程、状态说”和“感知说”两种。

(一)过程、状态说:这种界定方法侧重于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性和现时性。魏淑华 [1](2005)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其中“过程”主要是指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在自身经历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状态”是说在当前状态下,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程度。这也是国内大多学者较为认可的界定方式。在此基础上,孙婷婷 [2](2010)进一步将其综合为:教师对自身职业形象的动态内化过程。她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对“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和“应该成为的教师形象”以及“我是否正在成为这样的教师”的感知、理解、接受和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个体的心理与自己的职业不断融合、共同成长的动态演进过程。

(二)感知说:还有一些学者则更倾向于从感知的层面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进行界定。例如,于慧慧 [3](2006)将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指教师从心底接受这一职业,并能对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方明军 [4](2008)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积极感知和肯定性评价,是对该职业的基本性质、价值及主要规范的认识。赵燕婷 [5](2009)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通过感知自己的成长经验与社会现实情境,从而对自己职业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做出的整体判断,这种判断随着教师的不断成长会发生变化,并且会影响自己的外在行为方式。在这三者的定义中,于慧慧和方明军都倾向于从个体心理角度进行界定,赵燕婷则在个体心理因素之外,增加了社会因素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自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我国学者不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概念界定,但目前尚未达成一致。魏淑华在梳理国内外教师职业认同的有关概念时发现,当前理论界至少存在九种不同的概念类型[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形成兩个基本认识:其一,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本身的一种主观判断;其二,教师职业认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二、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即指教师职业认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在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有了基本把握之后,我们需要对其组成部分做进一步分析。在有关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九要素说:于慧慧 [7](2006)首先以八位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学教师为对象,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认同的半开放式访谈。随后,在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将教师职业认同划分为九大维度,它们分别是:(1)职业能力;(2)职业意义;(3)职业特征;(4)对领导的认同;(5)对同事的认同;(6)对学生的认同;(7)对工作回报的认同;(8)对工作背景的认同;(9)对所在学校有归属感或集体感的判断。

(二)三要素说: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孙利、佐斌 [8](2010)把“教师职业认同”定义为“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内化态度,包括积极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倾向”。他们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正式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量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量表中所包含的17个项目,分属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三个不同维度。其中,职业认知是指教师对待职业表现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职业情感是指教师面对职业的心态;职业价值主要指职业带给教师的价值感。

(三)四要素说:这一观点的形成是魏淑华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不断修正的结果。2005年,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结合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访谈记录及已有的相关问卷,魏淑华从教师职业认同所包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成分两方面进行建构,认为教师职业认同主要包含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愿望和职业价值观六大要素 [9]。2008年,以Mael 和 Ashforth 的“职业认同量表”和自己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自评问卷”为效标,通过质化研究分析发现,此项研究结果与前有研究结果既有相似也有区别。因此,魏淑华又进一步将教师职业认同维度归纳为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因素 [10]。

综上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结构的建构研究中,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尝试。然而,囿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化,教师职业认同结构要素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正如前文所述,教师职业认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动态性,因此,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则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研究中,大多使用实证手段(如问卷法、访谈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可简述如下:

(一)内部因素。宋广文、魏淑华 [11](2006)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性别、职业动机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有明显影响。其中,女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普遍高于男教师;以“自我价值实现”为职业动机的教师普遍具有较高职业认同水平。另外,需要关注的是,该研究还指出“不同年龄和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职业认同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外部因素。于慧慧、李巧平 [12](2012)在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城乡比较研究中揭示,城乡之间中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崔新玲将教师职业认同的外部影响因素归纳为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 [13]。

总而言之,教师职业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就目前来看,对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方法单一、体系零散等缺点,仍需要在今后发展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四、结语

虽然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丰富扩展,涉及的研究領域也在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逐渐形成体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结构及影响因素等的研究上,在教师职业认同内涵研究、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阶段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14]。从根本上说,师德建设是一项文化建设,即稳固教师心中的“锚”。这个“锚”就是教师对其职业的爱与责任 [15]。而教师对其职业的心理认同,则是这个“锚”的心理基础。

据以上文献梳理,好教师在职业认同方面应该有以下几方面表现:认知上,对教师职业有清晰认识,对教师的职责与义务有明确定位,对教师职业身份有良好感知,并高度认同自身所从事职业及自身身份;情感上,热爱教师职业,乐于为教师职业奉献自身力量,并为自身教师身份感到自豪和骄傲;行为上,积极、高效完成教育教學任务,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

[2]孙婷婷.城乡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7]于慧慧.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来自湖南省小城市中学的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方明军,毛晋平.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7):56-61.

[5]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6][9][10]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5,18,97.

[8][14]孙利,佐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测量[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80-84.

[11]宋光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

[12]于慧慧,李巧平.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城乡比较[J].天中学刊,2012(4):132-134.

[13]崔新玲.我国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8-71.

[15]顾泠沅,朱连云.教师发展指导者工作的研究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2(8):31-37.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界定因素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解石三大因素
高血压界定范围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