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销商与生产商的食品检验合格率分析
2016-05-30费威王俏荔
费威 王俏荔
文章编号:1001-148X(2016)11-0024-09
辽宁 大连116025;3.宁夏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750004)
摘要: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本文分析了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食品质量检验合格率相关决策行为,并对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单位食品合格率符合标准规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食品生产商决定的最优单位食品合格率,受到网络经销食品采购价格的负向影响、合格食品单位净溢价的正向影响以及净损失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网络食品经销商;食品生产商;食品检验合格率;网络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8-16
作者简介:费威(1982-),女,辽宁鞍山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管理、经济优化;王俏荔(1975-),女,山西交城人,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学,食品卫生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需失衡下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CGL040;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食品回收安全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jjx-08;大连市社科联2015-2016年度重点课题“大连市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dlskzd054;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利益联结视角下辽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C02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形成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网上购物作为日常消费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产业的不断完善,也为普通食品、生鲜食品以及快餐的网上销售带来了新的契机。网购食品的“物美价廉”和方便快捷,使其成为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重要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不断被曝光,例如“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网络订餐平台相继被发现存在“黑作坊”无证经营、卫生条件恶劣、网售进口食品缺乏相应的安全卫生检疫许可、假冒伪劣过期食品的网上滥售等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深入研究,揭示关键环节主体相关行为动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是随着近年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开始的。谢建华和孙云曼(2013)分析了我国食品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及特点[1];刘小兰(2015)指出消费者无法通过触、闻等方式直接接触食品,只能依靠网页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使原本就具有“信任品”特征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2];孟璇(2015)[3]和李伟(2015)[4]认为网络食品市场监管难点主要体现在网络食品销售的法律依据缺乏完善性、经营主体资质把关难、信息不对称加剧、涉及区域广、线上食品消费者维权意识弱。对此,国外的研究文献通常依照西方政府规制理论分析新兴市场的特点,及时将监管统一到现有的法律规制范围内。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2013)认为,在质量信号供给不足、优质不能带来优价的市场上,生产劣质品是每个商家的优势策略[5]。董春晓和慕玲(2015)研究认为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价格信号供给过剩,导致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弹性低与价格弹性高,由此消费决策行为所带来的宏观效果造成网络食品供应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趋势,从而导致网络食品安全问题[6]。因此,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治理思维不能照搬实体经济监管的模式,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小商户,而应以质量信号的供给为着力点,才能实现治理绩效的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分析了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追溯[7-8]、检测等质量安全决策[9-10],零供双方相关食品质量安全的双重检测与奖惩行为[11-14],以及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的监督与激励机制[15-19]。
综上,现有文献对于食品经销商与生产供应商等相关主体的质量安全控制决策和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针对网络食品经销领域的质量检验等问题的分析还存在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分析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质量检验合格率相关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微观视角为加强我国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该结论表明,随着网络食品需求的日益扩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进一步增加。当食品需求量受到采购单价或者网络食品销售价差影响更为显著时,即网络食品销售的低价格对需求的激励程度特别明显,那么网络食品销售量会急剧增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就会增加。其次,对于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在严格的、较高的单位食品合格率规范约束下,食品采购单价相比于合格食品净溢价较低时,如果食品消费市场对质量安全关注度高,社会各界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这种合格食品的单位净溢价更显著,就会激励食品生产商提供具有较高合格率的食品,从而增加其预期利润;在较低的合格食品规范约束下,生产商供给合格食品的机会成本相比于收益更高,合格食品供给会产生净损失,随着该损失额的减少,供给合格食品会使得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有所增加。相应地,在严格的、较高的单位食品合格率规范约束下,食品采购单价相比于合格食品净溢价较高时,较高的单位收益将对食品生产商的合格食品净溢价产生挤出效应,食品生产商会采取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食品检验力度。而由于较高的食品合格率标准规范,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较高,在较高采购单价下的食品生产商机会主义行为作用下,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也会随着合格食品净溢价提高而减少。然而当食品采购单价较低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受到该单价上涨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会随之上涨而增加;当食品采购单价较高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受到该单价上涨对合格食品净溢价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而当采购单价上涨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减少。
四、启示及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和建议:
第一,加强对食品的抽检力度。根据检验成本决定适当的食品抽检数量与最大可接受的不合格食品数量。无论是食品经销商还是第三方网络平台,亦或是政府有关质检部门,对于食品质量检验都要严格严肃和态度端正。在针对不同批量食品的检验时,都要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确定相应的抽检数量与不合格食品最大可接受数量。
第二,网络食品销售相比于传统渠道销售的食品价差增大,有利于网络食品销量进一步增加,进而能激励食品生产商加强食品质量生产,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合格率。因此,在严把质量安全关、正规经营的前提下,促进和鼓励网络食品销售良好发展对于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是有利的。尤其是应通过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网络食品销售流程与监督检验环节,从而降低网络食品的经销成本,维持甚至加大一定的食品销售价差,实现对食品生产商等相关主体的正向激励。在网络食品销售中更应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加强消费者的网络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并制定与发布网络食品质量安全奖惩细则以及网络食品售后维权标准规范,从而增加供给安全食品生产商的品牌声誉,增加合格质量安全食品的相对供给收益,在经济上加强对生产商的行为激励。
第三,通过合理地设定合格食品的质量标准规范,结合市场对合格食品的适当反映,能够促使食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等相关主体自主选择符合质量标准规范的行为。具体而言,较高的合格食品质量标准规范与合格食品的高净溢价能促使食品生产商根据自身利益选择生产供给符合质量标准规范的食品。同时网络食品经销商会更为积极地经销该类食品,实现社会各界的多赢。
第四,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价值观。这主要是由于网络销售食品需求量受价差影响的显著性增强或者采购单价上涨时,食品经销商的预期成本会增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减少。对于网购食品,不能一味追求价格的低廉,更应注重所购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商的口碑,以及经销商所提供的相关售后服务配套等多方面消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网络食品经销商不一味追求所售食品的低价格,从而采取以牺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而压低采购价格、减少检验成本的行为,并且也会激励食品生产商采取有利于提升食品品质的行为。
第五,确立网络食品销售的官方评价体系并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目前我国网络食品销售的网评没有统一的鉴定和规范标准,经销商可以通过雇佣网络“水军”等方式发布虚假的食品质量等相关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相关食品。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网络产品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评价与发布的官方平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类别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统一规范。并且为消费者提供网页、微信、微博和短信、电话等多种方便快捷的查询相关信息的方式,同时对日常信息及时进行公开公布。
参考文献:
[1]谢建华,孙云曼.中国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3(10):168-171.
[2]刘小兰.基于网络销售的食品安全信号博弈分析[J].农产品加工,2015(9):31-33+36.
[3]孟璇.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5(12):284-285.
[4]李伟.加强网购食品安全监管 打造互联网食品的安全体系[N].中国食品报,2015-03-16(003).
[5][美]托马斯·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董春晓,慕玲.“互联网+”时代网络食品安全监管[N].学习时报,2015-05-25(004).
[7]Brian L B. Traceabil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eat Supply Chain: Implications for Firm Organiz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J]. Journal of Food Distribution Research,2003, 34(3):13-26.
[8]梁杰,陈雨生,尹世久.基于实验经济学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5(6):9-17.
[9]Tirole J. A Theory of Collective Reputa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Persistence of Corruption and to Firm Quality[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6,63(1):1-22.
[10]Carriquiry M, Babcick B A. Reputations,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Choice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in the Food Industry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7, 89(1):12-23.
[11]Foster S T.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26(4):461-467.
[12]Kuei C, Madu C N, Lin C. Developing Global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1,49(15):4457-4481.
[13]陈瑞义,石恋,刘建.食品供应链安全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结构、信息与关系质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34-40.
[14]于荣,唐润,孟秀丽,等.基于行为博弈的食品安全质量链主体合作机制研究[J].预测,2014(6):76-80.
[15]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16] 廖卫东,等.食品公共安全规制制度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7]周应恒,王二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一个总体框架[J].改革,2013(4):19-28.
[18]周小梅.激励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制度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1):35-41.
[19]王晓莉,李清光,冯蔚蔚,等.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的选择——结合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效应的思考[J].财贸研究,2016(4):76-84.
[20]Starbird S A. Designing Food Safety Regulations: the Effect of Inspection Policy and Penalties for Noncompliance on Food Processor Behavior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0, 25(2): 616-635.
An Analysis of the Food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 Rate of Food Distributors and
Food Manufacturers——On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
FEI Wei1,2,WANG Qiao-li3
(1. School of Economics,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2. Center of Econometric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decisions of food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 rate from the network food distributors and the food manufacturers by building economic optimization models,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network food distributor and the food producer to decide the unit food qualification rate to meet the standards,finding that the optimal unit food qualification rate decided by the food manufacture i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the food purchase price of the network distribution and the unit net loss, while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unit net premium of qualicationfication food unit.
Key words:network food distributor;food manufacturer;food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 rate;network food safety
(责任编辑:维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