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课堂及时反馈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之思考
2016-05-30郝娟
郝娟
高效课改模式在我校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四年多了,在课改中我们彷徨过,动摇过,但到现在我们坚定了下来。根据开题报告的思路和计划,从理论上讲,本科研已经进行到了总结阶段(2014/9—2015/1)、课题研究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是:(1)全面整理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完成课堂研究作充分准备;(2)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3)及时回顾、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得失所在,从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总结。但是鉴于在具体研究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以及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形势,为了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变化,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本科研全体成员申请了本科研的延期。
实践表明,一堂高效实效的课,一定来自于考虑多种有效的教学反馈后的精心设计。现实的教学中,教学反馈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的经验,并使错误得到有效的纠正。没有教学反馈,就不是完整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某些教学反馈不但没有起到对教与学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对教学双方产生误导作用,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除了严格按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外,还能结合社会和学校的临时变化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课题组成员做到了定期开会总结归纳、各自反馈信息、分配或调整任务,课题组成员平时坚持遇到问题及时讨论、定时集体备课、定期上研讨课以及课后做好分析、讨论和反思工作,坚持做好相关记录,这些方式促进了本科研的顺利开展,保证了科研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一、教师在教学反馈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在新课改模式下,反馈容易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效果。例如:上课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忙于打分,而忽略了与学生的表情交流(微笑、点头肯定),忽略了口头的评价,从而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就有了空缺。
2. 在新课改模式下,由于座位的调整,以及课堂展示的小组、个人增加了,对于全体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不够全面,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
3. 反馈时,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不够
例如:面对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取得一点进步不给予表扬,认为这点进步没什么。在自尊心强的学生做错练习后,教师不是温和地说:“It doesn't matter. Im sur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而是批评、指责,这样的反馈也只能起消极作用。
4、上课缺乏热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上课缺乏热情,表情冷漠,语气平淡,与学生缺乏情感的交流;有些教师则在学生练习出错后,缺乏容忍的态度与耐心,甚至对学生进行讽刺或惩罚。这些做法都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畏惧感,怕老师,怕出错,怕出错偏偏又更会出错,因为恐惧心理会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如果教师长期这样做,学生的学习便缺乏积极性與热情,不愿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更为严重的是,教师的这种反馈会刺伤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自尊心而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因屡遭失败而自暴自弃。
二、针对以上问题,总结出的有效反馈
(一)面对新课改,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反思,领悟到其中的实质,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备课,做到在课堂中的临危不惧和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教师在课堂反馈中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神态、身体语言等多给学生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惩罚。对差生和缺乏自信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学生做不出练习或出错时教师说一句:“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can do it better.”教师的这些做法都会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他们怀着良好的心态继续听讲、积极参与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
(三)在学生做不出练习或练习出错时,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思考。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一些口误只需提醒他们让其自己改正;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导致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一些帮助,学生自己便能改正。教师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更细心,思考更深刻。
(四)反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进行言语技能的操练时,教师反馈要及时,学生做对了,立即予以肯定,可以增强其自信心、愉快感和自豪感,并有助于保持已有的知识。
三、青年教师的成长
本课题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科研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学习平台,在平时的搜集资料、集体讨论、集体备课、上研讨课、师傅指导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收获很多、成长很快。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缺乏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观察能力,通过参与本科研,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能快速进步。
课题组成员将认真反思,积极进取,保证本科研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争取能及时调整,适应多种变化。以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结合课题组成员所在年级的特点,结合我校的新课改模式,结合英语的各种课型有针对性地开展。2. 坚持做好定期讨论、集体备课和研讨课的反思和记录工作,并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改进和突破。3. 实现本科研的最终目标,尤其是通过学生间的及时反馈,促使学生学会正确思考,反省自己的课堂行为,调整自己下一步的学习策略。4. 认真领悟我校的每次课改会议精神,吸取对本科研有用的东西并付诸实践。5.利用好我校的每次月分析会,根据他人的分析再结合自我的反思,促进本科研的发展。6. 每个成员认真准备论文的发表。
“人的认识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不断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吸收信息的动态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从信息论的角度去反思我国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教学信息理论。他们认为“信息反馈是对系统实现动态的目标控制最优化的根本条件”。对教学信息反馈的研究逐渐纳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新课程改革吸纳了学习目标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理论等的核心内核。使“外语教学一直侧重研究外语学习的外显行为”,转为“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及其差异中寻找造成或影响这些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这些理念的变化使课堂教学反馈的研究有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必要。
相信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由此形成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提炼出的有一定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理性认识,即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信息反馈的特点与处理对策研究》,刘晓东,2008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与理论依据》
[3]《浅谈反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