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师资科研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5-30王喜凤

科技风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研师资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河南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师资科研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方面深入剖析,并提出完善师资结构、注重师资培训进修、细分专职教师岗位、完善激励机制、丰富科研资源等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管专业;师资;科研;SWOT

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华锐学院为例,对其经管专业师资科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民办高校师资科研发展提供借鉴。

一、SWOT分析法的引入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首次提出SWOT分析法。它客观地分析市场环境和研究组织实际情况时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即对组织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环境的机会( 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找出组织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使组织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能够扬长避短;同时,又能发现组织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使组织能动地趋利避害,实现良性发展。

二、经管专业师资科研的现状

(一)经管专业师资方面的基本情况

1)师资人口结构。经管系教师中管理岗11人,教学岗19人;从年龄结构看,80后职工占83.3%,其中出生于85前7人,85后18人;从性别结构看,男、女性教工2∶7。当前经管教工趋于年轻化,且男女比例失调。

2)师资学历结构。目前,经管教工学历普遍较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26人,约占全系教工总人数的86.7%;本科学历仅4人,经管系教工学历层次较高。

3)师资学缘结构。从师资来源看,该系有4位教师本科或本硕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其他更多教工来自国内外各地高校,如河南大学、兰州商学院、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等,学缘结构较合理,多元化的知识背景和科研背景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4)师资职称结构。目前,经管系中级职称占系教工总数的42.9%,副高职称出现断层,高级人才缺乏。目前,系里“双师型”教师共12人,占40%。由此可见,经管系“双师型”工程初见成效,但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

(二)经管专业科研成果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科研成果颇丰(详见表1),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整体上,教工研究成果多但质量低。

三、经管专业师资科研的SWOT分析

(一)经管专业师资科研S分析

1)师资队伍年轻化,教学科研创新意识强。青年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交流,且不受传统思想束缚,思维活跃,教学科研创新意识比较强,科研工作中易产生新成果。

2)合理的学缘结构,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师资学缘结构合理化,师资来源多元化,教师专业方向和科研背景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异质化”群体中,思想碰撞的情况较多,易呈现学术争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经管专业师资科研W分析

1)教学任务重,教学科研力不从心。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任务重,课头多,周课时20节以上,教师处于“备课-上课”的机械化状态,备课仓促,教学质量差,科研无时间保障。

2)学术带头人紧缺,科研工作难以迈上新台阶。师资职称、学历存在断层现象,博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中年学术骨干教师资源匮乏使得科研工作难以迈上新台阶。

3)培训进修机会少,教学科研水平难以提升。该系教工的教学科研工作靠“拼老本”,一味地“输出”知识,而“输入”知识的机会很少,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与时俱进。

(三)经管专业师资科研O分析

1)就业形势严峻,教师资源丰富近几年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市场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在供需失衡状态下,充沛的应届研究生资源大大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2)国家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大,科研经费逐年递增。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对科研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科研经费也逐年递增,这将为民办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纵深发展提供经济条件。

(四)经管专业师资科研T分析

1)科研资源匮乏。目前,学院只购买了知网部分资源,核心期刊或最新的期刊的资料无法获取;另外,图书馆藏书有限,系内征订的少量专业杂志借读频率低、尚未实现其教学科研辅助价值。

2)人员流动性大。经管专业人才社会就业面比较广,一旦遇到就业良机,经管专业教师流失的概率增加,较强的流动性带来师资队伍的不稳定。

3)科研申报门槛高。近几年,国家、省市级课题增多,但申报难度较大,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通常不具备申报资格,科研层次难以提升。

四、对策研究

(一)完善师资结构,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

建议学院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如博士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逐渐形成“以老为导、以中为主、以青为补”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建立“青年教师研修制度”,注重师资培训进修

建议学院设立教学技能培训机构,制定“青年教师研修制度”,把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进修纳入学院的常规工作:校内培训,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优势互补;校外培训,鼓励教工“走出去”,参加学术交流、专业培训、青年教师进修。

(三)细分专职教师岗位,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线并重

建议系内结合教师专长,将专职教师岗位细分为科研岗和教学岗,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做法: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设置为科研岗,适当降低基本课时量,使其专心搞科研;擅长讲课的教师设置为教学岗,适当增加基本工作量,使其认真搞教学。

(四)完善激励机制,助力教工教学科研积极性

建议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课酬改革,提高超课时的报酬,调动教工主动承担工作量的积极性;同时,制定《科研奖励细则》,加大科研积分和奖励力度,适当减轻教工科研的经济压力。

(五)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科研资源

建议院系结合,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方便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方法如下:购买更多权威的、最新的网络资源;系内设报刊室,由专人负责,为教工潜心科研提供相应的空间和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教工科研提供充沛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范望喜等.湖北省民办高校教师现状的SWOT分析[J].特别关注,2010年:18-19.

[2] 潘金龙.市场营销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36-39.

作者简介:王喜凤,汉族,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科研师资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