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说课稿
2016-05-30丁亚娟
丁亚娟
著名乡土教育家李元昌教授倡导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我县落地生根,极大的促进了我县中小学教师参与小课题研究的热情,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我选择的教研主题是“多种识字方法的探究”,因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一二年级的孩子应以识字为主,而教给孩子识字方法让他們有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只有一步步去渗透方法,他们最终才能受益更多。依据“多种识字方法的探究”主题的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我、长春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板块的第二篇课文《乌鸦和狐狸》一课做了如下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该板块共有3篇课文,都是流传较广且为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寓言本身的趣味性和寓意性会给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乌鸦和狐狸》作为其中的一篇,它诙谐幽默,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能力:会认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差”;
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乌鸦受骗的经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狐狸和乌鸦的内心,了解乌鸦上当的经过,体会虚荣心会导致上当受骗的道理。 三、说教法学法
1.随文识字,关注学生识字方法的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在处理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以随文识字为基本抓手,并在识字中关注了识字方法的交流,突出了字理识字,如“叼”、“馋”等字,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用编字谜,扩词并说话的方式趣味识记。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教学时,用“馋”字引导说话,“刚才”与“钢材”进行辨析,通过学生模仿狐狸的神态读课文等,可以让语文课不仅妙趣横生,更重实效,体现其本色。
3.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优质教学资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需要重点解决的字词,通过教师板画,将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呈现到黑板上,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锻炼和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故事,看故事的主人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是谁呢?(画乌鸦和狐狸)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故事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读故事,学生自由读故事,学生互读故事,标出自然段,读准生字,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整体的感知,对文中生字的准确读音也有了一定掌握。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 学习“叼”字。(把握音形义) 指名读1、2自然段,我板画树与乌鸦。出示“叼”字的卡片,多种方式读。乌鸦用什么叼肉,我们用手当做乌鸦的嘴做叼的动作,把“肉”的图片放在乌鸦嘴上,让学生体会叼字的意义,并启发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2. 学习“馋”掌握音形。 你看到什么时会馋?食字旁与好吃的有关,看到好吃的嘴里会怎这样?看这个字哪个地方像流出的口水?编个字谜,看到美食难免会留下口水。你能组个词吗?看到好吃的东西会嘴馋,看到别人学习好很羡慕,那叫眼馋,你看到什么会眼馋呢?说话练习。通过这样一系列生活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形象地掌握“馋”字的字义,并训练语言。也为下一步的狐狸花言巧语做铺垫。
3.学习嗓和多音字“差”。 狐狸一看乌鸦有些动心了,狐狸又说什么了?出示句子。第一句夸乌鸦的羽毛漂亮,麻雀和乌鸦比都差多了。 出示字卡“差”多音字组词。读本音,“差”还能和谁做朋友啊?顺势引导其他两个音。都是翘舌音。 狐狸还夸了乌鸦什么?出示“嗓”,指名读,并组词。摸摸我们的嗓子在哪?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4.学习“哇”,积累词语。 乌鸦听了这些奉承话结果怎样?出示“哇”,这是乌鸦的叫声,学学乌鸦张大嘴巴“哇、哇”叫。这样模仿声音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5、出示“刚”指名读,课件演示肉掉下来的过程。把“刚才”与”钢材”进行比较识别。 (四)由浅入深,巩固识字。 1.以多媒体手段出示本节课所学生字,难点的字用特殊颜色。学生可以自己学习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发现我们这课的字有什么特点?有学生来总结提炼。 2.去拼音并组词。 3.打乱顺序,随机出示,学生开火车读
(四)拓展情节,培养说话。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乌鸦此时嘴里空空的,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或者你还想对狐狸说点什么?通过说话,让学生感悟到,爱慕虚荣很容易会上当的道理。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将孩子说的识字方法写到黑板上,此板书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