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德《来自南海》三部曲的述评

2016-05-30刘碧闻聂浩然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米德兒童青春期

刘碧闻 聂浩然

【摘要】: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著名女人类学家,她通过对萨摩亚的少女、新几内亚儿童和三个原始部落的田野调查,探讨了有关文化和青春期、文化和儿童教育与成长以及文化和性别关系的问题,并将这些作品冠名为《来自南海》。她的研究与独特见解对人类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米德;文化;青春期;兒童;性别

一、生平介绍

玛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190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社会学博士,这样的家庭背景为她成为人类学家作了铺垫。1923年米德攻读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学位,1924年她有幸结识了美国文化人类学始祖弗朗兹 ·博厄斯(Franz Boas)并拜在其门下,转攻文化人类学。她最著名的著作是被冠名为《来自南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三部作品,在西方人类学界也确实有人称赞米德的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是“标志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之开端的里程碑”。 [1]《来自南海》三部曲是米德基于在南太平洋岛屿的田野调查完成的。分别探讨了有关文化和青春期、文化和儿童教育与成长以及文化和性别关系的问题。

二、《来自南海》三部曲介绍

(一)文化与青春期的关系

1925年,24岁的米德独自一人前往萨摩亚土著部落进行考察,探寻使美国青少年骚动不安的青春期危机在原始文化中是否也存在,并为当时处于生物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中的博厄斯寻找文化决定论的证据。

她发现对于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具有暴风骤雨般的困难时期。萨摩亚的文化背景之所以能够使少女们青春期的成长成为十分轻松的事情的因为 整个萨摩亚社会充溢着的那种普遍的随和性 [2],任何人的生活的步履都不会被别人所催促不停,也没有人因其身心发展缓慢而受到严厉的责罚。这样不仅模糊了人们之前的差异,同时也尽可能的消除了由于天资不同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萨摩亚人缺乏人际关系和专门化的情感,尤其是缺乏专门化的两性情感。 [3]萨摩亚人的生活情景表明,无论是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群体归属还是配偶、职业的选择在萨摩亚社会几乎都是单一的不存在互相冲突的选择。[4]所以,青春期并非必然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紧张时期,任何心里紧张都来自于文化条件。这恰恰验证了文化决定论。

(二)文化与儿童教育与成长的关系

《来自南海》的第二部曲是《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该书描写的是米德于1928年米德前往南太平洋上的新几内亚北部阿德米拉提群岛行田野调查。在这6个月的时间,米德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马努斯儿童受到的教育和成长过程。她通过研究幼儿的游戏、成人社会如何影响儿童的成长,试图了解马努斯儿童如何成长、如何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典型的马努斯成人的人格特征。

米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文化传统的影响力。她得出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结论。她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可以接受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可塑性是有限的让孩子创造不符合其所处社的价值观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成人的规则最终将取胜。这里米德再次强调了文化决定论。文化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一个人不可能试图通过让学龄儿童接受其父母根本不能容忍的新行为模式来改变他们身处的社会。 [5]

(三)文化与性别的关系

米德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在1950年平装本再版的序言中,米德评论说这是她争执最大的一本书。[6]所讨论的是在新几内亚进行实地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探明两性间的气质多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多大程度由文化决定,此外详尽地研究与这些区别相联系的文化机制。[7]

米德描述了山地居民阿拉佩什人、沿河居民蒙杜古马人以及傍湖居民德昌布利人,这三个居住在方圆百里之内的原始部落当中男人和女人们在文化和气质上所具有的显著差异。

首先,山地居民阿拉佩什人,该部落中的男人和女人们的行为就像我们期望中的女人们的行为,人们的生活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内容而组织的,即尽管男人和女人在生理和潜能上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在共同的事情上倾注了满腔的母性之爱。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生活在一种信任、自信的的氛围之中。第二个部落,沿河居住的蒙杜古马人。该部落中的男人和女人们的行为像我们期望中的男人们的行为。尽管与阿拉佩什都属于同一个文化区域与阿拉佩什所具有的母性的、女子气的、非男性的人格不同,蒙杜古马人走向另一种极端,他们虽然也忽视性别在确立人格差异中的作用,然而,无论男女,都强调他们具有一种勇猛刚强的性格特征,以至完全摒弃了那种温柔的特征。他们生活在一种相互猜忌、充满敌意的状态。 第三个部落,居住在湖边的德昌布利人。第三个部落中的男人们的行为像我们传统中的妇女那样与我们传统认同的性别角色截然相反。这里的女人是社会的主导者,从事为部落提供食物的生产活动是维持部落生活正常运行的中流砥柱。男性则注重自我妆扮,沉湎于艺术创作活动,缺乏主见和责任感,在情感上非常依赖女性。女人对男人的态度可以用善意的容忍与感激来概括。

通过研究,米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阿拉佩什人 、蒙杜古马人、德昌布利人的不同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并不是由各自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而是与他们的传统文化有关,即文化是可塑的——一种文化完全可以将只适合于部分人种的行为模式强加于享有这种文化的所有成员或其中的某一种性别,这再次证明了她的文化决定论。

三、评价

(一)贡献

由于这些著作(来自南海三部曲),米德将美国的人类学引至一个新的模式—田野工作针对一个问题而加以研究。[8]她首次将影视方法用于人类学的田野记录;米德关注生活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有问题意识,善于从生活中寻找问题米德不用大量民族志材料证实了文化决定论的同时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志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她深受本尼迪克特影响共同创建了文化人类学的文化与人格学派,从心理学入手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开拓了研究的新领域。

(二)缺陷

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中,米德使用了独特的民族志叙述方式。没有对文化进行平铺直叙的介绍而是在描述中加入了自己的评论。将观察者也就是人类学家的价值判断完全融合在里面读者很难对事实的表现做出判;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中的结论只适用于女生,未能亲身参与萨摩亚人只准男性参加的政治、宗教、经济的活动,使她了解整个社会受到了很大限制,对萨摩亚人的研究缺乏全面的资料,对其结论的正确性争议大;米德过于强调文化决定论的作用,忽视男女个性特征与生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米德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指出,三个不同原始部落人们个性特征的不同,是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没有指出生物特征的作用。虽然玛格丽特·米德的部分思想受到一些质疑,但她对文化与人格领域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美]哈维兰、周晓红、李姚军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57.

[3][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70.

[4][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73.

[5]張帆.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结合—玛格丽特米德之文化决定论综述[J].思想战线.2012(1).

[6]维特巴诺、瞿海源、许木柱译.心理人类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156.

[7][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宋践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55.

[8]维特巴诺、瞿海源、许木柱译.心理人类学[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178.

猜你喜欢

米德兒童青春期
儿童画五幅
其米德策耶:《论语》属于全世界
儿童节快乐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BABY,COME BACK
最好的儿童故事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