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尊严的精神卫生事业,像绣花一样看心病
2016-05-30赵旭东
赵旭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医学受益匪浅,得到迅猛发展,尤其与临床相关的药物治疗、诊断分类系统、生物精神病学的某些研究方面与国际进展紧密连接。不过,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受到的关注虽也日益增加,但总体上发展得还不够。
基于对我国精神医学发展中“短板”的关切,我认为,与人文社会科学、心理行为科学相关的分支学科及交叉边缘学科亟待加强。这些相关分支学科可以归于与生物精神病学相对应、相辅相成的“人文精神医学”之中。
发展人文精神医学,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建立上述的几个亚学科或专题领域,重要的是,要在精神科医师的头脑中树立起可以让他们在不同层面的生命现象之间进行融会贯通的解释和理解的思维方式,储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全面、人道、精致的专业助人者。换言之,就是要尊重每一位患者,像绣花一样看心病。
长期以来,忽视患者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在临床上产生了很多后果,例如,医生不与患者充分交流,医患关系恶劣,自我削弱了疗愈功能;画地为牢,自我缩减、限制了精神科业务范围和市场,大量患者流向其他科室甚至到医疗机构外寻求非医学帮助。因为本来许多精神障碍,尤其是神经症性障碍,通过一般心理治疗、专门心理治疗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现在医生没有时间说话或者懒得说话,一味依赖药物治疗,但处方行为不被信任,导致依从性下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中产生的非特异性心理治疗机制减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还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医源性心理压力和创伤,直接影响疗效,增加躯体治疗的不良反应。
这些年来,精神卫生领域也出现了人道主义的进步,比如,从以前注重變态心理学,发展到重视积极心理学;从以前关注缺陷,发展到现在重视患者的资源、适应性和心理弹性;从以前专注于矫治病态,到现在提倡预防,重视康复;从专注于个体发展,到注重生态、社会文化背景;从片段、急性期的服务,发展到人生全程心理健康服务。医务人员的社会角色也从权威式的社会控制,发展成平等、民主的合作和帮助。
现在我们强调发展有尊严的精神卫生事业。去年的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號就是“精神卫生中的尊严”。那么以后我们要在医疗机构的治疗、康复和帮助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率,增加体现人道精神的诊疗、康复措施,其中,非常有必要补三个“短板”:
1提倡精神科医生真正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尽量在诊疗活动中贯彻心理治疗的原则,培养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好好说话”。
2要在医疗机构里引入专职的心理治疗师,做专业的心理治疗。
3要在医疗机构里大量使用社会工作者,处理患者的相关社会事务。
这几个方面工作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让患者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家庭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创造力,真正给患者以尊严。
双11,俗称“剁手节”,已成为精明的商家们打折促销的狂欢节,也是让很多立志加入“剁手党”的人们内心挣扎的日子:买还是不买?如果你不想做商家的提线木偶,不愿意让自己的家成为杂货铺,那就痛下决心,给自己的生活来一次“断舍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