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变化对诚信教育的冲击研究
2016-05-30马丹李欢任成瑶
马丹 李欢 任成瑶
[摘 要] “90后”大学生是充满个性、充满想法的群体,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价值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多元性和双重性。这些变化给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把握“90后”大学生的这些变化,充分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诚信教育,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就“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变化、“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原因分析,“90后”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对策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诚信教育机制;“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26-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改革的日益深化,东西方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接触,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90后”的大学生成长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他们的思想深受各种思潮的影响,价值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多元性和双重性,在诚信问题上表现不尽如人意,部分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有着严重的缺失。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诚信现状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熊容伍认为,“‘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状况的主题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可以被期待的,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价值选择和评价标准上表现出多元性和双重性,对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的认识还较为模糊,集体意识较为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等。”
李春燕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道德观念滑坡、部分学生政治素质不高;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政治观、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
刘丽萍认为“‘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政治立场、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人际交往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对知识追求的渴望表露无遗。”
“9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便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让更多大学生更加理智地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汶川地震全国救援、奥运圣火在中国点燃、世博盛典都让“90后”大学生对国家制度、文化建設更加自信,对未来更加充满期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世界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并存,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家长对学生的宠爱,导致部分大学生较为看重个人利益,注重自我,重视消费享受,艰苦朴素精神较为缺乏。
(二)“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网上的数据分析,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诚信问题表示担忧,教师普遍认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心理素质、集体观念有待提高。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在平时作业、考试、毕业论文、就业、贷款、上网方面。
一方面,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大都持肯定态度,但是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上,比如就业材料的伪造、助学贷款材料不真实等,往往更偏向于个人利益。而且部分大学生通过不诚信行为获利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自己聪明、灵活,而周围学生也并不会检举这种不端行为,更多学生采取的做法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某些行为的看法非常宽松,比如平时作业的抄袭,毕业论文大段文字复制,网上交友提供虚假信息等,他们并不认为是不诚信行为。特别是网上交友提供虚假信息,由于网络运行的不规范性和不安全性,大部分人认为“使用假的个人资料是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以此为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合理化。
二、“90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法制的不完善很难对不诚信行为进行处罚
由于国家经济的飛速发展,让国家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在很多领域皆出现了法律、制度的盲区,经济利益的诱惑让社会上很多人忽略了道德的底线,利用法制的漏洞,用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为自己攫取利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很容易受社会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在不良的价值导向下,很多大学生道德观念底线比较低。
(二)社会、家庭的原因
“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社会问题的出现,讹人者的不诚信的行为并没有收到法律的制裁,反而是助人者有可能陷入巨大的麻烦中,因此让更多的人担心自己惹祸上身,导致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对这样的事情不要去管,而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校的原因
首先,学校在诚信教育方面以道德教育为主,对不诚信行为没有强有力的束缚,更多地期望学生通过受到教育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道德的约束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往往力不从心。其次,学校在诚信教育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未能出现一个完整的诚信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和约束。再次,学校和社会未能构建良好信息互通机制,无法将学生在学校的信用记录延续到社会上,让学生感觉在学校的生活和社会上的工作是相分离的,因此很多学生对自身在学校里的诚信记录并不在意,这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助学贷款还款率低的原因。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对自身要求不严,未能对自己的品质进行塑造、初高中的学习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对学生在个人品行成长方面少有引导,导致学生的心智不够坚定,道德品质修养不够,道德观念模糊、底线低,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解决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仅要依靠学校、家庭个人的努力,关键是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制定适宜的诚信评价体系,同时高校加强诚信教育,构建有效的诚信教育机制。
(一)政府高度重视,整合社会力量,加强社会正能量的引导
政府应该将诚信纳入法律,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坚决的处置,在媒体上正面宣传诚信行为,加强社会正能量的引导。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资讯的引导,通过邀请政治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深入剖析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社会根源、心理原因及不诚信的严重后果。同时,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结果的宣传,尽量减少不诚信行为获利方面的新闻,让民众意识到不诚信行为代价的巨大。
(二)实施诚信教育新模式,更新诚信教育理念,梳理诚信教育内容
1.实施“知行合一”的诚信教育新模式
在大学生谈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诚信时,大家都能出口成章,对于如何坚持诚信行为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但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学生很少,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具体做法和所说的截然相反。这更多是因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道德责任感仅仅在理论上,和自己实际生活的做法是相脱离的。因此,我们国家的诚信教育在初中时期就要改变单纯的说教方式,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诚信规则和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在大学阶段、诚信教育更要采取多种模式,充分利用专题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讨论,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让大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学习,从内心深处接受诚信道德观念,并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活动中理解诚信,践行诚信,培养道德情感。
2.更新诚信教育体系,梳理诚信教育内容
传统的诚信教育更多的是依托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等方式进行教育,内容也以灌输诚信理念,讲授历史上的诚信故事,宣传当今社会的诚信楷模为主,更多是文字方面,对学生来说,宣传的人物和事迹似乎离自己的实际生活非常远,很难产生共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渗透性。“90后”的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首先,以生动、短小的语言凝练诚信教育的主题内容,用图片影像资料形象展示诚信教育的内容,把诚信教育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朋辈效应,宣传大学生身边好的榜样,平常但是感人的事例。其次,细化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把诚信教育具体到学术诚信教育、交往诚信教育和荣誉诚信教育上,对实际学习生活有指导,效果就会更好。
(三)高校和社会通力合作,建立通用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和制约机制
建立社会和高校通用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硬性力量”。
1.建立通用的大学生诚信档案
教育部应主导高校整合资源,根据同样的标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素质、社会实践、信用记录等内容,为高校之间相互推免研究生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为建立公民信用报告提供數据支持
信用报告中包括(1)大学生考试作弊、学术造假等奖惩记录;(2)大学生助学贷款、缓交学费等相关信息。银行可以根据公民信用报告对公民进行信用等级分类,对信用客户所享受的待遇直接挂钩。让大学生在学校时就培养建立自己的诚信信用。
四、结论
诚信是做人基本,是社会和谐之本,是人际关系之本。建立完善的、長效、社会通用的诚信评价体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推动政府的法律建设、社会的改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高校的诚信教育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应该紧抓“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更新诚信教育理念,探索更多更新的诚信教育方法,让诚信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熊容伍.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变化的影响因素与教育对策的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李春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3]刘丽萍,陆亚萍.大学生思想变化分析与应对策略[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3).
[4]袁桂君,张玉婷.“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