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多元化视角的解读
2016-05-30卞少辉
卞少辉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从表层意义上探讨了自然和女性的关联,以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但本质上超越了两者的结合,并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对传统女性主义时代的拓展和理论综合。生态女性主义者把自然与女性受压迫的遭遇相提并论,把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反对压迫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各自借鉴的理论方法不同或对妇女与自然双重解放的根本途径的认识不同,生态女性主义呈现出一个流派众多的多元格局,诸如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和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多元视角的生态女性主义。本文旨在对生态女性主义多元视角解读,为实现正确的女性观与自然观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多元化;重构
引言
近年来,“生态”一词成了一个时髦的口号。人们热衷于谈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等,而作为一种激进的文化思潮,自 1974 年由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弗朗索瓦兹·德奧波妮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的概念以来,它逐渐发展延伸至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多元化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抒发了女性更容易实现人和自然的交汇和联系,并且可以引导男性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的美好愿景。它具备政治和文化内涵,展示了当代全球化的绿色变革和变革中的人类性别差异。不仅如此,生态女性主义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评论的方法。虽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还称不上是一种成熟的文学批评方法。
I. 生态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女性犹如自然,代表了原始、被动、柔弱和神秘。例如,地球常被比喻成哺育人类的母亲;女人和水之间的纠葛和联系成为文学作品中的常客;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各种缤纷的花朵都和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女性是大自然细心的呵护者,大自然是女性的避难所,她们相互慰藉,又互相依赖。而男性是文明、主动和强壮的代名词,他们和女性的关系经常是开垦和引导的关系。例如在一些文学词汇中,我们经常把将未开垦的土地称之为“处女地”。K.J. Warren曾经明确指出控制自然与控制女性具有相似性,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则把自然遭受人类的破坏与女性受父权压迫的遭遇相提并论,或者把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关联在一起。她们认为,只有男性才是自然的压迫者,女性和自然一样同样遭受男性的统治,进而指出传统生态世界观的偏颇,因为传统生态学忽视了父权主义的前提。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同时强调,妇女和自然遭受着相似迫害和奴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压迫是相互关联与相互强化的,她们呼吁实现妇女和自然双重解放的根本途径。由此,生态女性主义不仅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性别与环境问题上,还使人们反省人本主义造成的所有已演化成病态的思维,促进了生态女性主义朝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II. 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解构和生态重构
生态女性主义被称为女性主义的第三次浪潮,是因为它不仅将对女性的人文关怀扩展至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而且用崭新的方式重构男性与女性之间、女性与自然之间、甚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女性主义的一种新模式,它更具有成熟和批判性的特质,超越了仅仅质疑两性的差异,将对男性偏见和自然歧视的批判拓展到各种压迫形式的批判。其实,生态女性主义的实质是反自然歧视,反性别歧视、反种族歧视、反阶级歧视,甚至反其他一切统治形式的。这种新模式下的女性主义同时也为生态女性主义的建构创造了机会,并将女性主义推向了生态女性主义阶段,将女性主义议题与环境主义议题重新进行考量。
III. 生态女性主义的多元化视角
单纯从生态主义的角度看,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全球性社会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民族和性别构成的整体,这一整体具有共同的利益并且具有多元性。同样的道理适用于生态女性主义,它坚持多元、开放、包容的原则,这是生态学多元性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中的具体落实。关于女性生态主义多元性的解读可以通过两个维度:维度一是指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统治和自然统治根源的分析及其解决策略的分析是多元文化;维度二是指生态女性主义采取的是多元主义立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自然因素之間的差异。虽然生态女性主义否认“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分离,但它坚信从某些方面看人类属于生态共同体中的成员,而在其他方面也与它存在区别。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非传统、非主流的理论在西方女性主义和生态伦理学以及生态批评中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并且由西方发达国家延伸到第三世界国家,从而引发了对环境问题的深度多元文化思考。
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既是一种女性主义理论,又是一种生态伦理学,同时还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生态问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批评家希望通过文学批评的阵地来宣传生态女性主义,从而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投身于环保实践。同时生态女性主义者积极推崇关爱自然与女性的文学创作,使得传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构建更具方向性,同时更具时代色彩。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在处理女性与自然之间关系中所表现出的生态不足甚至生态破坏性,致力于对各派传统女性主义进行修正、加工、甚至生态重构,并将它们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生态女性主义阶段,建构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巨大包容性、整合性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Karen J. Warren. Ecological Feminism. London: Routledge,1994
[2] Karen J . Warren. “Feminism and Ecology: Making Connections,”Environmental Ethics 12 ( Spring 1987)
[3]秦秀白.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评介Grammar and Gender[J],现代外语,1996(2).
[4]荣维毅.女性主义与后现代[A].文池.在北大听讲座第三辑[Cl.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