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SP需求分析理论《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30贺建辉

科技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摘 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高职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聘人难现象,本研究采用问卷、访谈对xx学院的高职学生,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的高职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授课老师职场经验缺乏、教材枯燥、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使用ESP需求分析理论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建议:改进课程设置-英语课程设置与专业相结合,突出交际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任务型教学法。同时多媒体、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也被运用到教学中;培养ESP授课老师;选择合适的ESP教材,难度适中、内容贴近专业、材料有趣。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ESP需求分析理论;教学改革

走访我校今年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发现很多同学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而每年来学校招聘的单位常常抱怨很难招聘到适合企业应用的人才。对于这样的问题,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以此解决该问题。

一、ESP需求分析理论

ESP[ 1 ][ 2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它以需求分析为出发点,是应用专门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自从该方法被提出后,在专门英语中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冉晓莉[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ESP课程体系构建,马冰鹤[4]论证了基于需求满足的高职ESP教学探索。由于建筑工程高职教育的是以市场需求和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其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目标和ESP需求理论具有一致的目标,并且ESP理论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论。因此,可以借鉴ESP需求理论来研究《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

二、教学调研以及结果分析

为了找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对我校2014级和2015级6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研,同时也对我校部分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调研走访。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在校学习的学生中有快90%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课程设置,认为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较少,实践教学基本上以讲为主,自己动手实践机会少;80多%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方法单一,依赖于PPT教学;52%的学生不满意师资,认为授课老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教学很难和实际建筑施工环境对接;52%不满意教材:教材枯燥、难度大、理论太多。

在对毕业生使用单位的走访过程中,用人单位反映,我校毕业的学生总体比较好一些,但有一些方面仍需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应用所学建筑施工知识的能力比较差,自己不能动手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所学施工方法比较陈旧,有些施工方法已经淘汰,不能与日新月异的建筑施工技术真正衔接。从这次的调研结果来看,我校建筑工程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知识陈旧、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教材不合适等问题。

三、《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进研究

针对调研《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基于ESP相关理论,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几点改革。

1)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针对目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要学生多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把要学的内容,先让学生自己按照他(她)已有的经验先进行构建,然后老师在点评,最后做总结性的讲解。在实践课程中,要让学生生在做中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学生们积极参与模拟的实际工程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建筑构建来学习建筑施工技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熟悉这些建筑构建的施工之后,在进行下一建筑构建的练习。在学期末,通过完成一栋建筑来评价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效果。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在兴趣中,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比较多的理论知识,积累了感性的、丰富的施工技术以及经验。

2)授课老师改革研究。授课老师是《建筑施工技术》教改中的核心因素之一,老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往往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一般的,老师的理论知识比较好,欠缺的就是实践知识,很多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而《建筑施工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经过实际工程的锻炼,才能把最新的施工工艺讲清楚。因此,有必要提高这门课程授课老师的实践水平。为了解决授课老师缺乏实际施工经验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和建筑施工单位的合作和互动,一方面定期派遣《建筑施工技术》授课老师去施工单位走访、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定期的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来学校讲解建筑施工方面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施工技术。总之,要培养合格的《建筑施工技术》授课老师,去施工现场走访、挂职锻炼以及和聘请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定期讲座是必不可少。

3)教材改革研究。《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所用的教材有关,合适的教材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进步。因此,依据相关的ESP需求分析理论和调研走访结果,学生所用的的教材应与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基础相关,并且易于理解,教材中所使用的工程术语应该与实际工程工作的目标环境想接近或者贴近。另外、《建筑施工技术》教程的内容应该新颖、与时俱进,是能够反映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而不是已经过时的施工技术。

四、结论

为了解决走訪中发现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过时、欠缺实际工程经验老师、陈旧的教材,借鉴ESP相关理论,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三条措施即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教师的实际工程经验和选择合适的专业教材。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McIntosh & P. Stevens.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Harlow, Longman,1964.

[2] 郑丽丽.高职行业英语课程开发初探[J].滁州学院学报,2011(6).

[3] 冉晓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ESP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07-109.

[4] 马冰鹤.基于需求满足的高职ESP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43-45

作者简介:

贺建辉,工程师,西安外事学院建筑工程系,研究方向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关于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