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初三数学课堂更有效
2016-05-30董海霞
董海霞
【摘要】 文章通过对初三数学课堂的背景分析入手,从激发学生兴趣;讲究学习方法;抓学习落点等三个方面浅谈了对有效课堂的方法探索,论述了如何使初三数学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策略
一、背景分析
进入初三学年后,随着数学这门学科难度的增加,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多,学困生比率不断增加,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甚至恐惧,经过仔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教材过简
目前所用教材,与以前相比,已大大精简. 看似非常简单,好像给学生减轻了负担. 但实际上,我认为过分的精简,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例如部分章节知识跨度太大,关键知识点的衔接不是很理想,很难让学生自己看懂;有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相应的例题与之匹配;有些知识点,教材中并未讲解,却在习题中出现,教材中所配备的例题和习题的题型,早已落后于练习册和中考试题,等等. 以上情况,均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二)教辅材料难度过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学生的作业本早已被练习册取代. 练习册固然有它的优点,首先知识被细化,其次题型全面而且灵活. 选好了练习册,相当于有了一位无形的老师. 但练习册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题量大,知识被细化的同时没有做有针对性的选择,导致题量过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其次是题型较难,导致很多同学听完课后,练习册上的很多题不会做;于是就有部分同学开始抄别人的作业,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
(三)中考试题难度加大
近年来,中考试题愈加灵活、难度加大. 老师唯恐平日练习的难度低于中考试题;因此在日常考试中,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如此一来,就导致了部分同学的日常考试的分数很低,尽管有的同学很努力,但日常考试的成绩仍然很难提高,经过多次打击之后,这部分同学很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抄袭作业,结果考试成绩更加不理想,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研究策略
(一)激发学习热情,提振学习信心―实施暖心工程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开启他们学习上的内动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三学年,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经过探索,我采用了以下两个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在课堂上,通过恰当的评价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初三学生,已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感知力,此时, “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的评语已经苍白无力了.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评价语,即评价语不能模式化和标准化.
如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没有一名同学能马上回答,此时,班级里的气氛会突然变得沉闷. 这种情况下,我会说:“我可以引导一下,但我更希望同学们能够自己找到解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既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过一会,个别的尖子生可能想出答案,举手要回答,但我并不着急,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说:“我相信更多的同学可以找到答案”,直到有几个甚至更多的同学想出答案,我才指定同学回答. 这种方法,可以留给大多数同学足够的思考时间,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
2. 讲究方法、提振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实施唤醒工程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对于学困生,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次习题课的前一天,我会先对班级的几个学困生讲一次,如学困生仍未理解,我就再讲第二次,并且反复练习,直到这几个学困生听懂为止. 第二天上习题课时,我会让学困生辅导一些学生,此时,学困生非常高兴,非常有成就感及自豪感,我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少有的表现欲,非常认真地给其他同学讲解. 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困生帮助了其他同学,同时也让这些学困生找到了自信,慢慢地对学习有了兴趣,享受到了学习给他带来的快乐.
3. 抓有效学习落点,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实施优脑工程
要想实现有效学习,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振他们的学习信心,还要抓有效学习的落点,让学生能很快掌握并灵活运用,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具体做法是:
(1)教材章内重组、形成专题专练
为解决前面提到的教材以及练习册存在的问题,我在授课时对教材进行重组、形成专题专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初三下册教材第一章《锐角三角函数》为例,我是这样重组的.
1)定义:专题(1)在Rt,求某角三角函数值,(2)不在Rt,求某角三角函数值.
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专题(1)已知角求值专题,(2)已知值求角专题,(3)已知值范圍求角范围,专题(4)已知角范围求值范围.
3)关系性质.专题(1)比大小,专题(2)关系的应用,专题(3)构造替换——转移角.
4)解直角三角形.专题(1)条件方法,专题(2)构造直角 专题(3)实际应用.
5)分类讨论.专题(1)两边不夹角问题,专题(2)角、点不确定问题.
6) 三角函数在综合题中的应用.
有针对性地重组教材,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使其知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便容易记忆,有利于其知识的建构,更加有条理,不易脱节、易于掌握. 使学生们能够沿着正确的学习路径,高效地学习.
(2)课堂内容提炼成主题词,强化学习目标
在长期的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常常只有老师心中有数,很多学生只是思维上的被动盲目跟从. 优等生能从老师所讲的问题中归纳出本节的知识点,学困生则常常不知老师所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把教学内容提炼成主题词,写在黑板上,强化记忆,使各类学生均能在课堂上掌握.
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例,第一节内容是已知两边或者一边角解直角三角形,则主题词就是“条件、方法”;第二节内容是在巩固上节内容基础上,讲解在没有直角的情况下如何构造直角,我的主题词就是“特殊——一般,一个——两个,有——无”;第三节应用题主题词是:三种角加转化;第四节分类主题词是:不确定问题确定化.
(3)正确引领学生思维,寻找解题最佳途径
初三数学的学习,千万不能采用硬记数学公式的方法. 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理念,充分理解每节课的重点、每个公式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例如: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替换构造,转化等. 同时我也很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中遇到的方位角的问题,“甲船看灯塔在什么方位,乙船看灯塔在什么方位或甲再往前走100米再看灯塔. ”学生难理解. 这种情况下,我教给学生们解题技巧是:1. 角是由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方位角的顶点是眼睛. 两条边是坐标线和视线. 2. 坐标跟着眼睛走. 如此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在找一个动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问题中,我引导学生的方法是“两圆一垂直”,学生很容易理解,即不重复也不遗漏. 解直角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可以用三边的比来解,那么口诀是:“见比设份”. 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就很容易理解,学生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收获与反思
一种思考:教育学生是一件持久往复的工作,要用一颗恒久的爱心去培养学生. 一种启发:给学生多一份阳光与鼓励,少一份批评与指责,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每一次电闪雷鸣般的批评变成和风细雨的温馨行动,你就会深切的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心情.
一种幸福:初三数学的教学过程是艰辛、复杂和曲折的,但经过努力,看到学生成绩大幅提高,这个过程,则又是最愉悦、最幸福和最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