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30海洋
摘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作为汽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职业院校都积极进行基于校企合作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相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理论课、实训课“两张皮”的问题,整体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修理的重点也开始向性能检测、故障诊断倾斜,为了实现学生“所学”即为企业“所需”,应积极开展“理论讲授、虚拟仿真模拟、实操演练”相融合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有效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针对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汽车底盘;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作为汽车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很多职业院校对于该课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的名称、结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操训练,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零部件的分解及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与维修等操作技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于理论讲授不感兴趣,即使教师使用PPT、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还是不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这就造成学生在实操训练时,各总成及部件的结构、原理等并不熟悉,直接影响技能训练效果。而基于“理实一体化”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实训有效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真正实现“教”与“学”融合,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汽车维修业务转型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汽车总销量有望超过2700万辆,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将推动汽车后市场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业务已由传统的经验维修方式向故障诊断、换件为主的维修方式转变,尤其汽车检测技术及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维修业务的转型和发展。作为高职院校,应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检测诊断能力的培养,而非拆装的熟练程度。
1.2“理+虚+实”融合,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
很多职业院校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并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穿插于实训教学过程中,解决了理论与实训在内容、时间上不同步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理论”到“实操”的跨度较大,学生即使已经理解了理论知识,但真正面对实训设备的时候还是迷茫的,不知如何下手。例如变速器模块,它的结构、变速原理通过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正准备拆装变速器时,即便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还是对于拆装步骤、各零件连接关系等不能很好把握,往往需要教师不断演示,学生不断练习,这就造成不必要的人员、设备浪费。因此,在理论与实训中间增加虚仿真模拟,实现“理+虚+实”融合,从而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1.3提高设备完好率,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汽车维修业务的转型与发展,《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重点放在了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上,能够正常运行的实训设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因此,为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将“理论”与“虚拟仿真模拟”训练相结合,即每讲授完一个模块,就进行相应实训项目的仿真模拟训练,也就是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裝与分解环节,甚至常见故障的诊断等在电脑上完成初期训练,使学生在开始实训操作前就掌握了设备的拆装步骤及故障诊断流程,从而减少反复拆装、错误拆装对设备的损坏。同时,也解决了设备短缺、型号落后等实际问题。
2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过程
“理+虚+实”相互融合,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训的—体化。经过实践,“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开展,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保证了课程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课前预习
每次授课结束后,教师将下次课需要预习的教学内容作为课后学习任务下达给各位同学,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2.2课上讲解
理论教师利用PPT、视频等教学手段,进行专业知识讲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讲解理论知识的难重点,又要强调实操设备、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2.3上机仿真模拟训练
教师每讲授完一个模块,就组织学生进行该模块仿真模拟训练。仿真模拟软件将汽车底盘各系统及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等知识以三维动画、仿真实物等方式在电脑上体现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各模块知识。同时,每位同学在电脑上根据教师讲授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对汽车底盘相关部件进行仿真模拟操作训练。当学生拆装步骤、诊断流程发生错误时,将无法继续进行操作,直至正确操作为止。在这样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正确操作步骤、诊断流程的记忆,为实际操作训练打好基础。
2.4实操训练
通过虚拟仿真模拟训练,学生已经对于相关总成或部件的拆装、检测步骤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完成实操训练中工量具的选用,以及设备拆装流程、诊断方案等的制定任务。因此,在实训室主要完成设备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等训练,通过“理虚实”融合,在实操训练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这个环节中,实训教师全程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5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操作练习后,通过组织各小组对抗赛等活动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各小组学生要进行分工合作,根据所学所练,完成仪器、设备、工量具选择,操作流程方案制定,以及设备实操等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回指导,保障设备、人员安全。对于胜出队给予适当加分奖励。
2.6评价总结
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评价。主要有教师评价,组内互相评价,各组之间的互评等。在本环节,教师要总结该模块知识、技能重点及难点,强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布置作业及下次课预习内容。
3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实施“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授课教师及学生都反映较好。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有了提高,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带着思想在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保障。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很多教师转型困难,无法適应新的教学模式。以往授课教师只要“专业知识能懂,动手操作能会”就能开展相关教学,然而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要求不光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对于新知识、新技术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和学习能力。授课教师要作学生专业技能的引导人,并非单纯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应对各种实际中的专业问题。为此,授课教师要按着“双师”标准要求自己,通过企业兼职等方式提高自己在相关专业技能上的先进性,校企双向兼职将成为专业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
其次,信息化辅助教学不到位,软硬件教学条件有待提升。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信息化辅助教学。在当今“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专业教学,更应该注重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在已经不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时代了,在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面对知识的海洋,“一桶水”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作为教师不能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了,而是应作为一名“引路人”,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教学软硬件教学条件不足和落后的情况。试行班级人数较多,受实训设备及场地限制,实操过程中每组人数较多,实训周期变长,教师指导难度增大,因此应增加实训设备的采购,并且注重设备的换代更新。
最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课程设计有待进一步细化。在试行新教学模式过程中,主要还是按着事先划分好的模块进行,对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课程设计不够细化,接下来应该注重课程细节设计,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4结语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在原有“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理虚实—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更加融合一体,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先从课程设计开始,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进行设计,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然后,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原有的教学模式是一次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