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寿宁人改期的端午节
2016-05-30
通常情况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但在寿宁,人们一直都遵循着五月初四过端午的习俗。
寿宁民间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过端午又称为“做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有“年三天,节三顿,中秋立夏没一顿”的说法。至于寿宁人为什么要提前一天过端午,坊间说法纷繁多样。在寿宁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与明朝时的一次剿匪有关。
当年寿宁县有个著名的官办银场,名为大宝坑(即官台山)银场。银场矿产丰富,招致一些不法之徒的觊觎。明景泰元年(1450年),括州(今浙江丽水)人郑怀茂率2000多喽啰在官台山立寨为王,准备强行采银。他们在官台山霸道蛮横,干尽扰民的坏事,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甚至咒称官台山为“棺材山”。
明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初四这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广衡协同福建按察副使沈讷,挑选了一批身手非凡的精壮乡勇,乔装扮成乡民进山,借口仰慕郑怀茂部众,送上鱼肉酒菜好相招待。郑怀茂不知情由,当晚大开酒宴。到初五凌晨,郑怀茂和他的部下早已喝得酩酊大醉,刘广衡和沈讷内外夹击,将郑怀茂等匪众悉数歼灭。后来,为了纪念这次围剿成功,寿宁百姓在这之后便于五月初四过端午节,并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一传说值得商榷,进而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寿宁民间选择初四过节,很可能与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不祥”有关。
以前,农历五月被认为是百病丛生、时疫流行的“恶月”,五月初五又是祭祀“五瘟使者”(也称“五帝”)的日子,古人称之为“恶月恶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而古时福建人多“信巫尚鬼”,民间忌讳繁多,大至婚丧嫁娶,小至出行、剃头、安床,都必须选择黄道吉日,一点都不能马虎。因此,寿宁人便避开五月初五这个“不祥”的日子,选择提前一天过端午,以此期冀瘟疫疾病、灾难厄运等,都能随着祝福的提前到来而烟消云散。
而据史料记载,五月初四过端午节,还可能与闽王王审知有关。根据明万历《福宁州志·卷二·风俗》所言,闽王王审知去世时恰巧为五月初五,寿宁等地的民众因感怀王审知的仁德,不忍心在五月初五当天大肆纵乐,于是将端午节提前,挪至初四。
尽管,关于寿宁特色端午的来由,民间流传版本众多,但确定无疑的是,早在明代中葉,寿宁人五月初四过端午节的习俗就已形成。一到五月初四这天清早,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门口插上菖蒲、艾叶,并煮上十几碗各色菜肴,在小杯子里倒上自酿的红酒、自制的茶叶以及提前一两天就包好的粽子,摆上方桌,放好筷子,供奉祖先。这一套传统还有个风雅的名字,叫作“请节”。